第370章 納倫曉風
範陽倉。
得到城外的消息後,摩尼衛中一個不起眼的人出動了。
孫秀榮的班底中,大致以這三種人為主,一個自然是胡弩鎮戰友,比如白孝德、侯琪、元豐、席元禮、李進才、石玉奴、李繼勳等人,這裏的人最多,倒是與朱元璋起事後的情形差不多。
再就是納倫盆地南弓部、歌舒部的少年了,這裏麵號稱有四大,哥舒迷奴、南弓熏、納倫曉風、宇文邕奴,眼下除了哥舒迷奴另謀高就外,其餘諸人都在碎葉軍裏就職,其中宇文邕奴文武雙全,眼下隱隱成了當孫秀榮離開後實際上掌控碎葉軍大權的人,而荔非守瑜怎麽看都像一個門麵。
南弓熏出身普通牧戶,這樣的人想要出頭不是天賦異稟,便是特別努力,南弓熏顯然兼而有之,加上他作戰勇猛,在前期沒有馬璘、白孝德加入前,他實際上孫秀榮麾下的頭號猛將。
再就是像納倫曉風這樣的、太多的出身部族貴族的少年了,這樣的人在一開始揀拔時極容易脫穎而出,因為它們既然是部落裏的貴姓,自然就有奴隸為他們放牧牛羊,自己就能沉下來練武,也能留心放牧之外的事情。
但這樣的人想要發展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也不容易。
在以前的南弓部裏,納倫部正是該部其中的一個小部落,該部就以納倫為姓,曉風這個名字就如同南弓熏一樣都是孫秀榮給他起的,他原本自然有一個帶有突厥風格的名字——弓月部雖然是突厥人與鮮卑人的混合部族,但由於突厥人是主人,肯定就以突厥語為榮,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自從加入碎葉軍後,納倫曉風不好也不壞,有一定武力,跟著孫秀榮學習一段時間後,也能知書識禮,帶兵打仗也還湊合——實際上隻要按照操典來辦,碎葉軍很難打敗仗。
隨著正經弓月部大酋之子蘇哈的出現,以前的南弓部的人都被比下去了,也鮮有表現的機會,多半都窩在北庭諸郡任職內政。
納倫曉風顯然也是其中之一。
再就是封常清、馬璘、岑參這樣原來就在大唐擔任一定職務的人了,算是孫秀榮挖過來的。
接著就是孫秀榮收的義子,比如耿思都、孫孝恪、孫孝恭等,這些人並沒有多聰慧,勝在忠心。
其中本身出自弓月部,但被胡祿居部擄掠過來作為奴隸的孫孝恪最為突出。
最後就是每征服一地得到的意外之喜,此時,由於碎葉軍上述諸人都成長了,想要再次脫穎而出並不容易,康國人康孝榮算是其中之一。
現在看來,還是唐軍出身的人更容易成材,特別是名人,想想也是,大唐本就名人輩出,想要脫穎而出更為不易,那需要特別的稟賦才行,封常清、馬璘、白孝德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就連荔非守瑜至少在打仗上非泛泛之才。
普通,不好的說法就是平庸。
這就是納倫曉風。
這一次,孫秀榮對提前布局到長安的李繼勳一眾人花費了極大的心血,除了掌控大局的李繼勳,按照他一貫的作風,那是絕對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的,在摩尼衛裏,如果說李繼勳、白解憂是明麵上的人物,那麽三十四歲的納倫曉風就是暗地裏的人物。
納倫曉風,就是這支摩尼衛實際上的都虞侯。
當然了,外人並不知曉,就連李繼勳也不明白他的角色身份,因為區區一千人,實際上碎葉軍隻有三百人,剩下的大多是從長安西市中的商隊護衛揀拔的,他們能夠毫不猶豫聽從李繼勳的,不是為了別的,而是他們知道孫秀榮是真正的光明使者。
若是隻有三百碎葉軍,納倫曉風存在的意義確實並不大,但多出來七百祆教徒護衛那就不一樣了。
納倫曉風,就是孫秀榮特意安排在怛邏斯的祆寺正經跟著主持修習過一段時間的人,也是提前從孫秀榮手裏得到祆教經典的,他對祆教、摩尼教、密特拉教等祆教分支的理解在整個碎葉軍裏首屈一指。
你如果讓他去參加天山大學的學習,沒準他遠不如每年招收的那五十個學生,但納倫曉風對於宗教似乎有一種天生的認知,於是,他就當仁不讓地跟著李繼勳來到了長安。
在長安時,李繼勳通過石寄奴招募了三千精銳護衛,除了那三百碎葉軍,剩下的人實際上是由納倫曉風訓練的,他的手裏也有孫秀榮專門賜予的象征著祆教重達意義的火紋刀!
並沒有喻文景嘴裏的第三種勢力,當李繼勳帶著一百騎兵出去後,納倫曉風就意識到孫秀榮一直期盼著的“時機”來了,他當即命令剩下的兩百碎葉軍騎兵以及七百步軍準備好。
實際上,經過長達三年的訓練後,這些原來的商隊護衛早就變成了正經的碎葉軍,納倫曉風在他們心中不亞於如今幽州城祆寺主持安延明,因為納倫曉風對祆教教義的解釋從來都是透徹的,而不是像安延明那樣欲言又止。
而納倫曉風一直所說的,“我的這一切都是光明使者教給我的”的話,更是讓這些篤信祆教的粟特人更加忠於光明使者。
納倫曉風正在用他的言行影響著這支七百人的隊伍,由於他們在被揀拔時也是十八歲左右的少年,到如今除了沒有頂著碎葉軍的名頭,實際上已經是一支碎葉軍老兵了。
這樣的納倫曉風,顯然是天道教的核心成員之一。
納倫曉風娶了弓月部大酋薩哈連的女兒,對了,就是以前那位西林守捉劉龍仙因為覬覦此人而喪了性命的女人,當然了,作為一個手腕靈活、成熟的政治家,孫秀榮先一步將此女認作義妹,然後再嫁給納倫曉風也是應有之意。
但他為何不嫁給別人,當時未成婚的人還有很多,他為何單單瞧中了看起來十分平庸的納倫曉風?
這其中的種種原因,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沉得住氣,顯然是他的特質之一。
於是,在與官職比他大許多的李繼勳麵前,在大唐境內這三年裏,納倫曉風不顯山也不露水。
而一旦預判到有大事發生,又能當機立斷。
估計這也是孫秀榮看上他的原因之一。
當然了,才能平庸,長相平庸,讓人過目就忘也是特征之一。
納倫曉風走出了範陽倉。
秋日裏,幽州城內外一片金黃,沐浴在秋日的暖陽下,迎著逐日增強的北風和越來越多迎風飄蕩著的紅葉,納倫曉風沒有感受到閑適,而是感到了一種濃濃的殺機。
在南弓部的少年裏,他是長得最像突厥人的,故此,當他穿著摩尼衛的秋日服飾走出範陽倉時,沒有任何人會主動看向他。
按照正常規矩,他上麵有李繼勳,他是沒有資格主動外出聯絡的。
但他還是出去了。
他需要趕緊拜訪幾個人。
第一個就是薛岌!
薛仁貴的孫子,一位年僅三十歲、掌握著幽州城三成力量的裨將!
薛岌,也就是薛暮雲的堂兄,一個在如今的幽州城中看起來不起眼的人物,但納倫曉風卻深知他的能耐的人。
薛岌,薛嵩之弟,由於薛嵩已死,薛岌實際上繼承了他老爹薛楚玉在幽州全部資源,那就是來自河東薛氏的家族勢力。
薛岌,一個看起來與納倫曉風很像的人,是納倫曉風來到幽州城之後結交的少數人之一。
薛岌,也是孫秀榮嶽父獨孤修的侄女婿,他娶的就是前安西大都護府判官獨孤峻的女兒!
獨孤峻,如今早就去世了,但以他與孫秀榮的關係,在去世之前肯定沒少與自己的女婿分說孫秀榮、碎葉軍的事。
他如果是獨孤修的女婿,就不可能在這裏任職,但是獨孤峻的就不同了,與獨孤修相比,獨孤峻太微不足道了。
當高如震死後,薛岌的地位就愈發重要起來,當納倫曉風甫一得知高如震死了後就意識到這一點。
康孝忠手下的一萬大軍裏,高如震三千人,薛岌三千人,高如震一死,他手下的三千漢軍顯然隻會聽高鞠仁的,康孝忠自己統領一千騎兵。
還有三千人都是胡人,還都是步軍,實際上是留守幽州力量的中堅、精銳,他的統領叫史參,史思明的義子。
在史思明眼裏,史參的這三千人雖然都是步軍,但都是重步兵,戰力實際上一點也不亞於其他人,何況由於士兵都是胡人,多半會騎馬,真正需要打仗時,他們也能快速機動。
城外馬市的三千匹戰馬,多半早就被史思明盯上了。
沒多久,納倫曉風就來到了薛岌的府邸前,當他抵達此處時,竟發現薛岌也在大門內逡巡著,似乎在等著某人。
他自然知曉,以自己的地位,薛岌肯定不是在等自己,不過薛岌見到他後似乎也熱絡得很,他一把抓住納倫曉風的手,說道:“哎呀,二郎,好幾日沒見了!”
瞬即又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出大事了!”
納倫曉風自然知曉是什麽大事,不過裝作不知道的模樣,驚道:“何事?”
薛岌向左右望了望,也沒回答他,一把將他拉進了大門裏。
一瞬間,納倫曉風就知道了他在等誰。
薛岸!
他的弟弟薛岸,今年才十六歲,也是史朝清鐵彈營的成員,史朝清已死的消息估計薛岌通過某種連納倫曉風也不知道的渠道得知了,作為一個正統的軍將,在周摯的嚴令下他是不敢隨意出城的,何況今日歸他這個營頭值守,焦急之下,他隻能在門口幹著急。
當然了,他肯定也派出了自己的家丁出去探查,但眼下並沒有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