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謀在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諸侯討董

第一百一十七章 諸侯討董

  在北方戰爭打的如火如荼時,中原地區也迎來了東漢的滅亡序章――諸侯討董。


  在此要闡明一些真實曆史。首先,曆史上號召諸侯共討董卓的人,並不是曹操,而是喬玄族人橋瑁。在《三國誌·魏書·武帝紀》注引《英雄記》中有詳細記載,“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董)卓罪惡,雲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而在《三國演義》中卻將此事寫成了是曹操所為,很有可能是為了突出曹操的梟雄姿色,以及劉備的仁慈鮮明。由此也可見羅貫中很有可能是故意的在“醜化”曹操。將曹操描繪成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狠角色。


  其次,曆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討董之戰,並沒有“十八路諸侯”這麽多。據《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記載,除了曹操於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的有十個州郡長官:其中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另外據《後漢書·袁紹傳》,參與討董的有十一家,如果加上曹操也就十二路諸侯。比《武帝紀》中所記的,多出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此外,《三國誌·吳書·孫破虜傳》明確記載了,長沙太守孫堅參與討董之役的經曆(《三國誌·魏書·武帝紀》和《後漢書·袁紹傳》之所以未提孫堅,可能是因為孫堅當時對袁術有某種依附關係,《後漢書·獻帝紀》就有“袁術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戰於陽人”,“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於襄陽”的記載)。綜合以上資料可知,曆史上聯合討伐董卓的諸侯,總共有十三家。《三國演義》在這十三家之外,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孔融(畢竟孔聖人的嫡係,怎麽能不參加如此正義的戰爭)、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這些人的加入很可能是為了以後的戰事做鋪墊,否則劉備的發展史便太過蒼白)。其實,曆史上的孔融此時雖任北海相,但因忙於對付黃巾軍,並未參與討董之役;曆史上的陶謙此時雖任徐州刺史,但當“董卓之亂,州郡起兵,天子都長安”時,陶謙卻“遣使間行致貢獻”,並因此得到犒賞:“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自然也與討董無關;


  真實的曆史上,馬騰早在漢靈帝末年便與邊章、韓遂等起事於涼州,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招安,任征西將軍,根本不可能參與討董;而當時的公孫瓚此時以奮武將軍身份領兵屯駐右北平郡,對付烏桓、鮮卑武裝,也不可能參與討董;至於這個龍套張楊,此時僅率一支數千人的兵力,流動不定,尚未成為一鎮諸侯,後來才被董卓任命為河內太守,當然更不算討董聯軍中的一家。


  再次,曆史上的劉備與討董之役的關係,僅在《三國誌·蜀書·先主傳》注引《英雄記》中有這樣一句:“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而《先主傳》正文及《關羽傳》、《張飛傳》均無一字提及此事,可見劉備等人當時地位卑微,僅僅是追隨他人參與討董,在整個戰役中並未建立什麽值得稱道的功績。

  對於現在的劉備說法,基本都是在宋元以來的通俗文藝中,最早早已出現“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說法,是元代的《三國誌平話》和元雜劇《虎牢關三戰呂布》,均寫到“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而且還把劉關張寫成戰功最為卓著、最引人注目的英雄。而此次戰役未能成功的原因也並不是諸侯心不齊。


  首先,當時聯軍在酸棗會盟的時間是初平元年(190年)正月,此時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突然有許多人馬聚集在一塊,軍糧供應就是個難題。由於聯軍首領大多缺乏自身積累,大部分人隻能靠作為“東道主”的冀州刺史韓馥、陳留郡太守張邈提供後勤供應,他們二人顯然也沒有這麽大的能力。


  也就是說,麵對總兵力10萬左右、以騎兵為主且久經戰陣的涼州軍,關東聯軍不僅在素質、裝備和後勤上沒法比,就連數量上也不占明顯優勢,涼州軍在守、關東聯軍在攻,攻守之勢也有利於涼州軍。


  這就是劉岱、張邈、張超、橋瑁等人每天“置酒高會”、“莫肯先進”的原因,不是他們成心耍滑頭,而是他們知道根本打不過。


  曹操也在《嵩裏行》中寫“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但當他聯合鮑信率先出擊汴水時,卻被徐榮殺得一敗塗地,上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應該此時的曹操沒有張邈等人清醒和明智。當時真正的實力派是徐州的陶謙、幽州的劉虞和公孫瓚、遼西的公孫度、荊州的劉表和益州的劉焉,他們都手握重兵,倒是“眾各數萬”,占的地盤也都很大,他們如果一塊參加會盟,董卓恐怕連放手一拚的信心都沒有了,沒準會乖乖退回涼州去。可惜他們雖然沒有公開反對關東聯軍,但也沒有參加會盟,他們仍然尊崇洛陽的天子,表明他們事實上在給董卓站台。


  他們的態度之所以與袁紹等人不同,是因為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實力,是既得利益者,對他們來說保住已得到的利益比冒險更明智。


  雖然號稱有“十八路”之多,雖然英雄如虎、猛將如林,但實力遠不如人,真正的實力派也沒有來參加,這才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失敗的根本原因。


  如今的時空卻是不一樣了,首先,以劉備為發起人。霎時間天下諸侯相繼應聲響應。兗州刺史曹操第一個領兵三萬直奔劉備所在。隨後,南陽太守袁術;豫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長沙太守孫堅;上黨太守張楊;西涼馬騰韓遂,就連正值對峙的幽州劉虞都派來了公孫瓚參與討董。


  由於和曆史上的不一樣,此次聯盟是劉姓之人發起。所以各路諸侯隻要是心中有點漢庭的都會領精銳趕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