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謀在三國>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俗話說得好“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這句話可不是憑空飛來的。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曆史的一大特色就是一治一亂,盛世得大治,亂世為犬不得。治亂轉換之間,天下往往要經過長達數十年的戰亂,而大亂必須大賢,往往到了最後,可能就是某一英雄或者梟雄一舉平定了天下,隨後便會開始了新一輪和平時期,若是平穩由此沒準可以迎來盛世。諸如漢,唐,明三朝便是如此。


  常言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三國這個亂世之前,中國便曾有春秋戰國這個更加紛亂的時期,周以分封製天下,不想經過了周朝悠久漫長的統治,天下諸侯便會不再安於自己的封地,互相攻伐吞並,其後便有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如果這一時期,天下各國都如此隨遇而安,那麽就不會有之後的各種治亂交替。戰國七雄中的秦國積數代之繁華,終於在秦始皇一舉之下滅了其他六國,開辟了大一統的秦朝。隨後始皇以三個統一(統一文字,統一錢幣,統一度量衡)徹底為治亂埋下最初基礎。


  秦雖被滅,可始皇給了漢朝一統的資本。劉邦這項羽的基礎上迅速將天下一統,隨後漢朝繼起。東漢晚期,若不是東漢被董卓,趁兩大集團勢力空缺之時鑽了空,根本不會發生董卓之亂,而之後的群雄紛爭,竟然最後演變成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麵,可是,最終還是三家歸了晉。


  而晉朝的統治並沒有長久,晉得之與魏,來的輕巧,亡的也可憐。縱觀數千年,晉朝是唯一一個亡於兩個白癡皇帝的朝代,也因為晉無大治,導致無力抗衡北方異族。使的晉之後的亂局變成中華最悲催的數代,在這之間有五胡亂華,有十六國的分裂,而且這一分裂持續了漫長的一百多年,即使後來勉強南北相繼一統,也隻是南北對立,這便是南北朝。而南北朝時期,事實上還是一個分裂的亂世。唯一不一樣的不過是,已經逐漸在走向統一。終於,南北朝的對峙最終被楊堅的隋朝輕鬆的統一。


  因為有了隋朝的基礎,唐很輕鬆的一統,然後又有宋、遼、金、西夏的對峙分裂,然後被元朝統一。而這一時期,說統一是假,說奴役才是真的。元朝的勢不可擋,是無法抗拒的,也正因為他是以奴役為標準,所以引起了漢人的強烈反對。若不是出了朱元璋這個亂世大帝,恐怕奴役還會延續。朱元璋用了16年時間,從東向西,戰線長達數千裏。就是如此艱難之下,朱元璋仍然統一了天下。而隨後的明亡,隻能怪命運弄人。


  每次戰亂,都有大量人口因此死亡。中國早在漢朝時期就達到了五千多萬人口,但曆經一千多年的變化發展,到晚明時期也才隻有一億多點。人口之所以增長緩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亂,以及因戰亂而引起的饑荒。比如東漢時期的156年,人口在5000萬之上,但三國時期的公元221年,全國人口隻有90多萬,下降了98%以上。當然,這其中有統計的漏報,因為在戰亂期間,統計工作不可能做得那麽到位,但從古人的文字描寫,也可以知道,大量人口損耗是不爭的事實。比如曹操曾寫道:“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若是光從作品角度去分析可能是誇張了,可根據數據分析,這很顯然是真實的描寫。

  每一次戰亂都是人類的一場噩夢,因此,有了一句話:“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亂世之中,人能活命就不錯了,哪裏還有什麽尊嚴。而相比於盛世之下,很多時候,狗吃的東西可能比亂世人吃的東西還好。


  可是,盡管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另一個事實,亂世中的人才,青史留名的往往要多於盛世。比如春秋戰國時期,除了那些著名的五霸七雄之類的國君,還有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蘇秦、張儀等等諸多非常有名的人物。這些人每一個都有其獨立的思想,有其主持的學說,遊走於列國之間,施展其所長,希望拯救天下,達到治的局麵。如此的百家爭鳴,也隻可能出現在分裂國家。


  可以說,正是春秋戰國時期產生的思想,打造了中華文明的基調。此後的曆史,就在這個基調中前行。秦末之亂,有劉邦、項羽、張良、蕭何、韓信等等著名的人物湧現。在三國時期,傑出人物也是一批接一批。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荀彧、司馬懿,以及曹操、劉備、孫權等,無一不是名流千古的人傑。


  就是民國時期,同樣也是牛人輩出。胡適、魯迅、黃興、蔡鍔等,以及後來新中國的元勳,都是在那個時代成長起來。那麽,為什麽亂世反而容易出英雄呢?

  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亂世對人才的選擇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和平時期,人才要出來,要經過各種考核,各種考試,比如古代的科舉考試,現代的高考等等,然後,到了工作崗位,又是各種論資排輩,各種業務考核,一輪輪下來,最後,人才的棱角早已被磨平,雖然學會了為人處事,學會了各種圓滑,但闖進兒早沒了。而在亂世,隻要有才能,立馬就能脫穎而出。比如項羽,二十多歲就做了天下的霸王,而諸葛亮出山時候也才二十多歲,但劉備對他言聽計從。如果在和平年代這可能麽?這是顯而易見的問題,根本不可能。


  所以,亂世也有亂世的好,隻要有水平,總能脫穎而出。比如劉邦本是一亭長,主要就靠著自己老家的一幫人,就坐了天下。而他手下的蕭何,原來也不過是一個縣裏的小吏,但後來卻成了名聞天下的賢相。要是在和平年代,蕭何一輩子可能也就寫寫文書罷了。閱讀最新章節請關注微信號:rdww444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