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梟雄曹操
公孫續收服了將近五萬西涼軍,這些西涼軍的人馬,有一部分老弱病殘,去公孫續的地方屯田去了。
剩下的西兩人馬,他們一副人跟在張繡身邊,另一個部分跟在高順身邊,公孫續並沒有著急他們打散,這樣做的話,這些西涼軍的兵痞也會給公孫續找麻煩的。
我們先放下公孫續不說,且說此時,從長安一路向函穀關趕來了一隻人馬。
這隻人馬他們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大漢丞相曹操的人馬,曹操是梟雄是個人物,我們不去評說他個人的品質。
直說曹操的所作所為,他也不失為是一個華夏英雄,他北極烏桓,平定南匈奴,更有文姬歸漢的事情,都是曹操的傑作。
所以,我們也少稍微介紹一下曹操,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卒於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即後世的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華夏北方,並實行一係列政策恢複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祖父曹騰,是東漢地位顯赫的宦官。父曹嵩,官至太尉。曹操自幼機警,既長,喜結交名士。20歲時,受州郡舉薦,以“孝廉”為“郎”,授洛陽北部尉。在任期間,造五色棒懸於尉廨門上,有犯禁者,不論地位高低,皆棒殺之。後遷頓丘令,征拜議郎。
靈帝光和7年(公元184年),改任騎都尉,隨皇甫嵩鎮壓穎州黃巾軍,遷為濟南相。中平6年(公元189年),曹操與袁紹討伐董卓兵敗。後鎮壓黃巾軍,隊伍日益壯大,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漢獻帝都許縣,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從此,曹操大權在握,號令四方,滅呂布、破袁紹,征烏桓,統一了華夏北方。
曹操雖出身豪門,但係宦官之後,在時人眼中仍為“寒族“。這種社會地位激勵著曹操積極進取。青少年時期他酷愛讀書,經史典籍廣泛涉獵,尤愛讀軍事著作,且在詩歌、書法、音樂方麵天賦獨具,幾可與名家媲美,武藝也十分高強。
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麽特別的才能,隻有梁國的喬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陽何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此據《後漢書?許劭傳》,《三國誌》中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孫盛《異同雜語》及《三國演義》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曾經潛入張讓家,被張讓發覺後,手舞著戟越牆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這些活動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健的基礎。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即後世的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
曹操之前曆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汙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甚至有了買官製度。朝廷徵還其為東郡太守,拜為議郎,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托病回歸鄉裏,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當時天下紛亂,先是發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靈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絕,後來王芬事敗自殺。接著,又有西北金城郡(即後世的蘭州)的邊章、韓遂殺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餘萬反叛朝廷。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後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靈帝駕崩、宦官失勢之機誅滅十常侍,但沒有取得何太後的支持。於是何進便召時任並州牧的董卓進京,脅迫何太後同意。然而此舉打草驚蛇,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被宦官下手謀殺。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又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即後世的河南洛陽東)。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董軍。二月,被聯軍擊敗的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即後世的陝西西安西北),自己則焚毀宮室,挖開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陽方圓200裏荒蕪凋敝無複人煙。
而關東聯軍懼怕董卓精銳的涼州軍的戰力,無人敢向關西推進,全都屯兵酸棗(即後世的河南延津北)一帶。而曹操認為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應趁機與之決戰,遂獨自引軍西進。
曹操行至滎陽汴水(即後世的河南滎陽西南),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因為士兵數量懸殊,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於難。
回至酸棗,曹操建議諸軍各據要地,再分兵西入武關(即後世的陝西丹鳳東南),圍困董卓,關東諸將不肯從。
關東諸軍名為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意在伺機發展自己勢力。不久,諸軍之間發生摩擦,相互火拚。聯合軍至此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