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山越,彭澤!
等片刻之後,等的孫權也是直皺眉的時候,隻聽諸葛瑾這才說道:“主公放心,屬下的計策,就出在主公治下的山越,屬下此計一出,不但能夠阻止公孫續的大軍南下,還能夠平定主公治下的山越之亂,此乃一箭雙雕之計也!”
雖然,諸葛瑾說到了山越,也說到了一箭雙雕,但是,他們這些謀士說話太費勁,這也讓孫權有些稀裏糊塗。
不過,做為主位的他,不能把話說得太明白,那樣的話,會有損自己主公的形象。
但是,作為主公,他還不能不問,不問明白,他怎麽下令呢,所以,孫權就接著問道:“子瑜,這都什麽時候了,你把話說明白點。”
“諾!”諸葛瑾聽見主公有些激動,他這才說道:“主公,屬下的意思,就是派人去和我們治下的山越各大渠帥聯係。讓他們在各地起事反抗公孫續。隻要主公答應他們,等打退公孫續之後,跟他們平分揚州!”
“子瑜,你的計策雖然不錯,可是,沒有多少可行性啊!”孫權雖然,他在排兵布陣方麵不如,自己的父親孫堅,自己大哥孫策,但是,孫權的某些智商還是很高的,比如算計別人,他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不折手斷。
那麽,想孫權這樣的人,他對什麽勾結山越無所謂,他對諸葛瑾這條計策的可行性卻非常重視。
於是,孫權接著又說道:“子瑜,我們和山越本來就是死敵,我們要聯合山越,那些渠帥會跟我們合作嗎?
就算能夠說服他們跟我們合作,那麽,還要答應他們擊退公孫續之後,跟他們平分揚州。別說我不甘心跟山越平分揚州,就算我答應了他們,誰又能保證他們,在公孫續走了之後,不繼續跟我們為敵,尾大不掉嗎?”
有的時候,聰明就是傻,傻有的時候也就是聰明,孫權能夠坐上江東之主,但是,他卻對諸葛瑾利用山越的問題,看不明白,隻看見自己的利益,卻看不到,事情在發展中的變化。
這件事情,就好像春秋戰國,秦國的秦獻公,跟魏國以及山東六國常年大戰,而大戰自然需要運送糧食,而從西秦到函穀關,萬水千山,春秋戰國時候兵馬的運輸能力很落後。
所以,每一次秦獻公讓當地的嶽陽令運送糧草,等到了戰場,糧草剩下的還不到一層。
而一連兩次,秦獻公為了軍心和民心,並沒有懲罰這個嶽陽令,可是,等第三次運送糧草的時候,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所以,這一次秦獻公為了正軍法,就砍了這個負責押運糧草的嶽陽令,可是,這個嶽陽令死的冤枉啊。
因為,大軍把糧草從幾百裏外運到戰場,這些運糧的兵馬自然也要吃喝,那些九層的糧食,不是被嶽陽令貪汙的,是被這些兵馬給吃了。
而今天,孫權也是這樣的,其實,往往上位者都會有這種問題,就好像,明朝有一位昏君,三十多年不上朝,有一天他突然得到了忠臣的稟報,說現在是天大大汗,百姓無糧可用。
可是,皇帝卻說,沒有糧食就吃肉啊,這些草民怎麽這麽笨呢?好了,我們閑言少敘書歸正文。
但是,孫權他是主公啊,他既然對諸葛瑾的計策有了疑問,諸葛瑾他自然就需要解釋。
於是,諸葛瑾就耐著性子說道:“主公英明,不過,主公您大可不必擔心,首先我們許諾山越的那些好處,現在都是公孫續的城池了,所以,主公您也不損失什麽。
另外,主公您不給他們點好處,人家又憑什麽為我們出力賣命呢?另外,關於擊敗公孫續之後,山越的問題,別把公孫續看的太簡單了,我看光是憑借山越,也無法戰勝公孫續,主公您也不能坐視不理,所以,等我們和山越戰勝公孫續之後,山越的勢力,也會損失慘重的,到時候,主公您不但能夠利用山越擊退公孫續,還能夠立即公孫續消滅山越的。”
哈哈哈!
孫權聽完諸葛瑾的解釋之後,他就哈哈的大笑起來,因為,孫權已經接受了諸葛瑾的計策。
那麽,後續的問題又來了,既然要跟山越勾結,那麽,就需要一個人,去跟山越談判,這個人選是誰呢?
孫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諸葛瑾本人,因為,這條計策就是諸葛瑾他想出來的,但是,還沒等孫權下令讓諸葛瑾去和山越談判呢?
就見諸葛瑾先一步行禮道:“啟稟主公,屬下覺得,要想勸說山越跟主公和做,這個出使之人隻有子敬最為合適。”
那麽,諸葛瑾提議讓魯肅出使山越,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呢,其中,這個問題也不好判斷,就要看諸葛瑾和魯肅有沒有矛盾,那他諸葛瑾出使山越和魯肅出使有什麽不同了。
但是,此時,孫權哪有這個閑心去關心,諸葛瑾是個什麽心態呢,總之有人出使山越就好了。
於是,諸葛瑾就下令讓魯肅出使山越,而山越就是東漢末年,各地地方武裝的統稱,泛指揚州。
山越是當時江北浙江地區,越部落占山為王武裝勢力的統稱。東漢末年,黃巾之始,天下大亂,有諸多地方割據勢力,因社會動蕩,或者不納王租而占山為王,被統稱為山越。
晉書曾把西晉將領王浚滅東吳的過程稱為“王浚南征……兵無血刃,揚越為墟。“晉書?武帝紀之中把東吳稱作揚越。可見山越的稱呼原因可能隻是對山賊的地域性稱呼。
山越一詞也常與浙江、山民等共同出現。這也解釋了為何山越勢力彼此並沒有什麽聯係,而且為數眾多,時而出現。有學者認為三國時期的山越為古百越部落後人,因不納王租占山為王,平時也勞作和平民百姓無異。
山越分布在“長江以南、浙江、紹興、福建、嵊州等省境內。“(翦著華夏史綱要)。白翠琴亦在魏晉南北朝民族史之中指出山越“主要分布於吳郡、會稽、紹興、嵊州、丹陽、東陽、豫章、臨川、廬陵、衡陽、長沙、始安、桂陽等東吳的揚州諸郡和曹魏的廬江郡。
總之,三國時山越分布範圍東及於海,西達湘江,北抵長江,南鄰交州,相當於今浙江、紹興、寧波、嵊州、福建等省的部分山區“。
何光嶽指出山越“分布於古代揚州區域內的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新都、鄱陽等郡,即相當於今長江以南的閩、浙、贛、皖、蘇等省交界的山區叢林地方“。
而在東漢揚州有四股比較大的山越勢力,也就是有四大渠帥,他們分別是活動在吳郡的嚴白虎,活動在會稽郡的潘順,活動在丹陽郡的金奇,活動在豫章郡的黃亂。
而揚州之前在江東孫權手中的郡城有吳郡,會稽郡,丹陽郡,九江郡,廬江郡和豫章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