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兵臨黟縣!
孫尚香她雖然,混進了趙雲的兵馬之中,這樣是很辛苦的,因為,趙雲募集新兵,可不是用來玩的,看得,更不是用來欺負老百姓的。
他們是要征戰的,是要玩命的,所以,每一天,孫尚香都是要,率領兵馬,在教軍場之上,刻苦訓練的。
這不練不知道,孫尚香一練,他就發現,公孫續兵馬不虧都是精銳之師,他們的訓練不僅切實有效,更是刻苦非常。
而孫尚香混進趙雲的兵馬之中,總算是吃喝不犯愁了,盡管不如家裏好,雖然孫尚香她攤上了那麽一個二哥,但是,她還得往下走,至於,孫尚香的家裏發生了什麽變故沒有?她就不得而知了。
而孫尚香一個女子,他在男人的隊伍之中,本來是十分不方便的,好在孫尚香,上來就混了一個軍侯,軍侯不管在哪裏他都有獨立的住處,除非是出征在外,還來不及立下營寨的時候,才會和弟兄們在一起。
但是,孫尚香也有她矛盾的地方,一方麵她是恨死孫權了,可是另一方麵,她還是惦記自己的母親,另外,公孫續和孫氏大戰,孫尚香她再怎麽說,也是姓孫的,所以,她自然不希望孫氏滅族。
所以,孫尚香的內心是矛盾的,一方麵他被自己的二哥出賣,卻被自己的敵人兵馬所救,不然孫尚香就算不被徐盛給抓回去,也會餓死在哪個路邊的。
所以,孫尚香她最希望看到的是,公孫家和孫家兩家握手言和,但是,這樣的奢望是不可能的,孫尚香她對於這一點是十分清楚的,但是,正所謂該來的早晚得來,在孫尚香順利的進入到趙雲的兵馬之中,一個月後,趙雲下令大軍開拔,而孫尚香這一隻百人隊,卻是,在出發的那隻隊伍之中,而留守豫章郡卻沒有孫尚香。
黟縣,隸屬於安徽黃山市,徽州六縣之一,位於安徽省南端、黃山風景區西南麓,距離黃山風景區三十餘公裏、黃山機場六十一公裏,皖贛鐵路、黃祁高速公路(在建)穿境而過。黟縣因黟山(黃山)而得名,建置於公元前221年,總麵積857平方公裏,總人口9.45萬,轄4鎮4鄉、4個社區、66個行政村。
黟縣是“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級曆史文化名城。境內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更有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古村落,黟縣又被稱為“華夏畫裏鄉村”、“桃花源裏人家”。西遞、宏村2000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成功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
黟縣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省能源沼氣建設先進縣”、“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省平安縣”等稱號。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17個首批“華夏旅遊強縣”之一,正由一個傳統的山區農業縣向新興旅遊強縣跨越,正成為安徽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黟縣因黟山(黃山)而得名,總麵積857平方公裏,轄8個鄉鎮,總人口9.67萬。
建置於公元前221年,是全國曆史最為悠久的文明古縣之一,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更有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古村落,素有“東方古代建築藝術寶庫”、“華夏傳統文化縮影”之美譽。
黟縣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田園風光迷人。陶淵明遊曆於此,寫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記》,李白題詩讚譽“黟縣小桃源,煙霞百裏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因此,黟縣又被稱為“中國畫裏鄉村”、“桃花源裏人家”。
商周黟地屬揚州,春秋屬吳;吳亡屬越,戰國屬楚;秦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定荊江南地,亡楚滅越,置會稽郡,黟地屬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並天下,廢分封,行郡縣,始置黟縣,原稱黝縣,屬鄣郡。
越絕書之中明確記載了:“烏程、餘杭、黝、歙、無湖、石城縣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刻石徙之。”黝之名始見於此。宋淳熙新安誌之中記載:“秦並天下置黝、歙二縣,屬鄣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黝縣屬荊國,後相繼改屬吳國、江都國、廣陵國。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一說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鄣郡為丹陽郡,黝縣屬之。
漢成帝鴻嘉二年(公元前19年)六月,以黝縣為廣德王國,立中山憲王劉福弟孫雲客為廣德王,鴻嘉三年雲客去世,無子繼承,國遂廢。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複以廣德故國(黝縣)立廣川惠王劉越曾孫倫為王,傳子赤。王莽篡位,貶赤為公,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廢,改黝為鹵。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恢複黝縣,仍屬丹陽郡。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遣中郎將賀齊平黝陳仆、祖山,設置新都郡,改“黝”縣為“黟”縣。將歙縣劃分成歙、休陽、新定、黎陽四縣,加上黟縣、始新共六縣,隸新都郡。
晉滅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新都郡更名新安郡,黟縣屬新安郡。此後,宋、齊、梁諸朝,黟縣均屬新安郡。
隋朝平陳,改郡為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黟與歙均並入海寧,屬婺州;十一年複置黟、歙,屬宣州;十二年置歙州,州治設於黟,領黟、歙、海寧三縣。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州為郡,更歙州為新安郡,徙郡治於休寧,黟屬新安郡。大業十二年,歙人汪華據縣,稱吳王,增設黟州於黟縣。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新安郡為歙州,屬江南西道,黟縣隸歙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歙州為新安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複改新安郡為歙州,屬宣歙饒道,黟縣仍隸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江東道,黟縣隸徽州。
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改州為路,徽州路屬建康道,黟縣隸徽州路。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明軍陷徽州路,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江南行台;二十四年,興安府改為徽州府,屬江浙行省;二十六年,徽州府屬中書省。黟縣隸徽州府。
明朝至清朝,徽州府曾先後屬直隸京師、廣德兵備道、徽饒兵備道、徽寧兵備道、徽安道、徽寧道、江南省、安徽省,黟縣一直隨徽州隸屬之。
我們閑言少敘,書歸正文,黟縣是丹陽郡的西南邊境,如果豫章郡還在孫權的手裏,那麽,黟縣的地理位置,就不是那麽重要了。
可是,如今,孫權已經把豫章郡給丟了,所以,黟縣就顯出他的重要性了,但是,有句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孫權盡管和周瑜,諸葛瑾都看出黟縣的重要性了,但是,孫權他目前可沒有那麽多的兵馬,去照顧到黟縣了,更何況他們聯合黃亂的事情失敗了,失敗的原因,那就是沒有把孫尚香給黃亂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