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東漢重生> 第七百八十四章 謀主仲達

第七百八十四章 謀主仲達

  可是,從荊州攻打益州,不可能直接空降成都,所以,公孫續就選擇直接西進,從巴郡打入荊州,之後再兵臨成都城下。


  **

  益州成都,他是華夏幾代古都,是東漢益州的治所,成都簡稱蓉,四川省會,公元1993年被華夏國務院確定為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是設立外國領事館數量最多、開通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


  公元2015年由國務院批複並升格為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阿壩接壤,南與眉山相連。成都市下轄錦江區等十個區五個縣,代管四個縣級市。2014年末,成都市轄區建成區麵積604.1平方公裏,常住人口萬人。


  成都是“首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和“華夏最佳旅遊城市”,承載著三千餘年的曆史,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明蜀王陵、望江樓、青羊宮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第二十二屆全體大會將於2017年、第22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將於2016年在成都舉辦。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二百年前。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曆,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曆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建於公元前256年,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吞並蜀國、巴國。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龜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


  公元前106年。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


  新朝地皇五年(公元24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又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東漢時仍為蜀郡。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


  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四十萬人。


  漢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


  成都在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公元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


  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禪,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來諸葛亮治國,恢複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

  成都城,州牧府的大堂之上,隻見,一個個頭不高,麵堂發黑之人坐在了主位之上,而在他的左右兩側,則是站著各色人等,但是,他們不約而同,都是身穿文武裝束,都是主位上的手下文武。


  隻見,曹操看了看眾人之後,這才說道:“諸位,我們當初被公孫續打出了中原,這一隱忍就是三年,如今我們雖然恢複了一點實力,但是,他也就差我們這個益州,就一統江山了,所以,這一次是我們最後的機會。諸位都要用命,否則,我們將會失去一切。”


  “諾!”“諾!”“諾!”曹操的眾手下同時行禮道。


  “很好,斥候稟報,公孫續已經整頓兵馬,因該馬上就要對我們用兵,至於,軍中軍師,則是由奉孝和仲達做主,奉孝主持州郡內事,仲達負責軍中調配。”曹操接著說道。


  “諾!”“諾!”“諾!”眾人再一次的行禮道。


  奉孝和仲達,奉孝不用問自然就是郭嘉,而郭嘉一直都是曹操手下頭號謀主。


  而仲達,則是曹操在平定漢中和益州之後,剛剛投奔他的謀士,仲達是此人的字,相信大家不用我說,也知道此人是誰。


  沒錯,此人就是和諸葛亮,龐統齊名的司馬仲達,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卒於公元251年9月7日),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裏舞陽村(即後世的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托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其子司馬昭稱王後,追尊為晉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郡中推舉他為計掾。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裏,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製手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複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畏懼,隻得就職。曹操讓他與太子往來遊處,曆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


  而據《魏略》則記載,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征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


  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誌”,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裏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


  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回護他,而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他對曹操說:“劉備用詭計俘虜劉璋,蜀人未歸附而又爭奪遙遠的江陵,這是破蜀的機會,不可錯過。今若在漢中陳兵示威,益州就會震動不安,再進兵威逼,蜀兵勢必瓦解,趁這個好機會,事情是可以成功的。聖人不能違時,也不能失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