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血海孤狼> 第八十六章 包馬3

第八十六章 包馬3

  “一百五十米以上、一百五十公裏?”李孔榮並不知足,他覺得一百五十米太高、一百五十公裏太近,便道:“它有多大的功率?如果增加功率的話,是不是可以測的更遠?”


  ??“確實可以測的更遠。”孟昭英同意李孔榮的觀點。“但是這並不理想,發射機的功率要經受電磁波來回雙程的衰減。單程傳輸的損耗,功率隨距離隨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衰減,雙程就是隨距離的兩個平方,也就是四次方衰減了。這就是說,發射機功率要增大十六倍,作用距離才能增加一倍。現在的功率是二十五千瓦,如果探測距離要增加一倍,那功率就要達到四百千瓦,這個……。漢盛,功率這麽大,是不是會被敵人發現啊?”


  ??李孔榮沒想到功率增加十六倍探測距離才增加一倍,好在對飛機三百公裏、對大型艦船六百公裏也夠了。預警機巡邏的時候整個艦隊分為兩圈,內圈是以航母雷達、或直升機雷達為核心,探測航母周圍三百公裏的空域就夠了,外圈才是預警機。如果對飛機的探測距離是三百公裏,那麽預警機將以六百公裏為半徑繞著航母做圓周運動。


  ??這樣布置預警機能發現距離航母九百公裏、一百五十米以上的飛機,還能發現距離航母一千五百公裏的艦船。這已經夠遠了,並且預警機自身的安全也能得到足夠保障。三百公裏的探測距離足夠預警機做出正確的規避措施,至於預警機被日軍測出……


  ??“隻要天上的雷達不斷放出信號,哪怕功率再小,久而久之敵人總是能發現的。”李孔榮道,“既然會被發現,那為何不信號更強一點,這樣探測的距離遠,預警的時間也長。”


  ??“我懂了。”孟昭英負責的是技術,對海軍作戰並不清楚,李孔榮這麽一說他就清楚了。


  ??“以現在的技術,計算機真的能處理一千個信號嗎?”預警機使用的不是厘米波雷達,而是米波雷達,等於說在發射機上沒有任何技術問題,難的是接收和處理。剛才在岸邊一幫數學家、計算機專家說要新計算機才能解決問題,現在預警機上隻有他和孟昭英、任之恭三人,他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在地麵是可以的。搬到天上就是不知道計算機會不會水土不服。”任之恭道。天上是沒有水土的,但任之恭的意思李孔榮明白,他也擔心設備穩定性問題,複雜的東西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如果隻是普通的脈衝波雷達呢?”李孔榮問。他希望兩種雷達做一個對比。


  ??“普通的脈衝波雷達那就簡單了。”孟昭英道。“這就是把地麵雷達搬上飛機而已。難的是天線,現在天線的問題也解決了,飛機做過風洞試驗,也實際飛過幾次,飛行員說不存在什麽問題。和多普勒比起來,脈衝雷達不能探測目標的速度和飛行方向,距離和高度是知道的。我剛才也說過,高度很不準確,但近一點會更好。”


  ??“嗯。”孟昭英這等於給了他兩個選擇,一個是能測速度和方向的多普勒雷達、一個是隻能測距和測高的脈衝雷達。他猶豫了好半響才道:“四架飛機,保險起見,我看就各半吧。”


  ??“各半?”孟昭英和任之恭對視了一下,點頭道:“也好,這樣保險點。如果計算機性能穩定,我們到時候再改。”


  ??四架遠程預警機,但航母艦隊不光隻有遠程預警機,李孔榮接著問道:“小型是厘米波雷達進行如何了?能裝在直升機上嗎?”


  ??“試驗設備已經造好了,隻是沒有美國那邊還沒有把直升機運過來。”任之恭道。“一來我們就可以裝機測試。還有艦載雷達也是,都造好了,就等裝船測試了。”


  ??“那也要等航母下水啊。”李孔榮見雷達都造好了,心中頗為滿意,可想到成本他又問道。“雷達的成本如何?像這種遠程的,一台要多少錢?”


  ??“艦載雷達的成本要一萬英鎊。”任之恭對成本似乎熟悉一些。“小型的便宜,不但五千英鎊,但磁控管要量產,不量產也不便宜。遠程的價錢在天線上,特別是罩子很麻煩,它是玻璃鋼造的,各個麵都要厚薄一樣,因為罩子不轉天線轉,厚薄不一回波就會不一樣,這個罩子做了好幾遍都沒做好,到底花了多少錢我不記得,隻能問魏先生。加上計算機,我估計遠程雷達肯定要超過六萬英鎊。”


  ??“研究室的這幾年花的錢還沒算呢。”說到成本,孟昭英也提醒了一句——無線電研究室有五百多人,占整個研究所一半還多,花錢也最凶。


  ??“是,研究室花的沒算。”任之恭點頭道,“漢盛兄,這樣算下來是天價啊。”


  ??“天價就天價。”李孔榮毫不在乎在研究所花的錢。“戰爭打完,性能差一點的雷達就可以對外出售了。錢總算能賺回來的。……,這是光點嗎?”正說著話,雷達平麵上忽然閃出亮點,李孔榮指著屏幕問。


  ??“是。是亮點。”孟昭英和任之恭都湊了過來。“是蘇黎世機場起飛的飛機。”


  ??“距離怎麽看?”李孔榮不明白這個時代的雷達。


  ??“距離用尺子量。”任之恭的答案差點讓李孔榮大笑,可距離確實是用尺子量的。屏幕玻璃上畫有一大一小兩個同心圓圈,任之恭拿著一把尺子量過後道(他顯然是做給李孔榮看的,向他表示是這個辦法):“對空探測的距離更遠一些,大概要超過兩百五十公裏。目標的距離先是用尺子量,然後按比例估算——第一個圓是一百公裏,第二個圓圈是兩百公裏,光點在這裏,還不到第一個圓圈一半,也就是四十公裏左右。”


  ??“方位又怎麽判斷?”李孔榮忍住笑意再問。


  ??“這裏有。”任之恭指著顯示器平麵周圍的刻度,以及一個不惹人注意的電羅經。“方位角隻是相對於這架飛機的。如果在天上,那就要結合電羅盤一起判斷了。”


  ??“明白了。”李孔榮想笑又笑不出來,東西雖然簡陋,可在這個時代卻是非常領先的。“看來還是要有速度和方向比較好。”


  ??“是。多普勒更為先進,但信號處理是一個大問題。”孟昭英道。“就希望計算機那邊那邊能做出可以上天的計算機。”


  ??在預警機裏呆了半個小時,之後三個人又爬上機背看那個直徑八米的大圓盤。圓盤是用鋼支在機背上的,與機背相交的部分已用鉚釘鉚死,而按照風洞設計,飛機起飛後圓盤像機翼一樣是有一定升力的,穩定性並不是問題。李孔榮擔心的是尾翼,尾翼如果太大會影響雷達回波,好在314本就是三個尾翼,高度也不高,預警機的改裝型號是四尾翼,幹擾不是太大。


  ??“就這樣吧。”站在飛機機背是,此時太陽已經鑽出雲層,湖麵波光粼粼。李孔榮背著風點上一支香煙,看著太陽的方向說道。“多普勒裝兩架、脈衝的也裝兩架,不過預留出裝計算機的空間,用的好全部改成多普勒。”


  ??“嗯。”任之恭點頭,孟昭英卻道:“那國內那邊呢?重慶明年五月霧又要散了,到時候日機仍要轟炸,今年半年就被炸死兩千多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國內的問題其實是保密的問題。”李孔榮道,“國民dang篩子一樣真的很難保密。唯一的辦法是海軍回國組織一個防空網,但重慶方麵對海軍是非常忌諱的,因為海軍不效忠黨國。現在海軍正在和國內談判,這一兩個月就會有結果,一旦有結果,雷達肯定是要布置的,我可以保證。”


  ??孟昭英舊事重提,任之恭卻道:“專.製害人啊!好好一國家讓他們弄得支離破碎。”


  ??任之恭是山西人,孟昭英是河北人。兩人的觀點實際上並不一致,任之恭說完孟昭英卻道:“漢盛兄,海軍獨立真的那麽重要嗎?”


  ??“昭英兄是想說為了百姓,海軍為何不能向重慶妥協是吧?”李孔榮迎著陽光看著他微笑。


  ??“我沒有這麽說。”風聲中,孟昭英答的有些生硬。“我隻是不想百姓因為沒有提前預警被日機炸死。再說現在是抗戰,我真的希望漢盛兄能從權處事。”


  ??“哎!”李孔榮搖頭,“如果真的對重慶妥協,海軍很快就會像甲午那樣全軍覆沒。當然,如果海軍一開始就向重慶妥協,那就不會有海軍。你們大家也不會在瑞士,不會有雷達、不會有其他技術。現在你看到的一切都因為海軍沒有受到重慶的幹擾而發生的。


  ??海軍的獨立隻是為了抗戰、最少是更快的結束抗戰。說句很無情的話,百姓的死亡在戰爭是不重要的,他們的死活輕於士兵的死活,士兵是生或死對於戰爭來說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勝利、是更早的結束這場戰爭。你們認為這場戰爭會死多少人?我認為不會低於兩千萬!如果我們兩千天才能獲得勝利,那麽一天就要死一萬人。死於重慶轟炸的人是看得到的,報紙上會刊載;死於全國各地的人是看不到,或許連屍骨都沒有人埋。


  ??我們隻對看得到死亡痛心疾首,卻常常忽略那些看不到的死亡。隻要能早一天結束戰爭,那就挽救了一萬人的生命,這比重慶這幾個月遭受轟炸而死的人要多的多。”


  ??“真要死那麽多人嗎?”孟昭英沉默,任之恭對李孔榮口中兩千萬的數字難以置信。


  ??“差不多吧。”李孔榮苦笑道:“國府沒有預備役,國統區征兵隻能抓丁,交戰地區就更慘了,你來我去,人都逃光了。反倒是淪陷區好一些,生活比較安定,不過日本人很早就施行糧食統製,各地也在征糧。其實這兩年我們得感謝老天爺,因為都是豐年,接下來……”


  ??“接下來怎樣?”孟昭英和任之恭都盯著李孔榮。


  ??“接下來一定是荒年,全國都缺糧,特別是河南一帶。黃河決堤,本來就民不聊生,國.軍又在當地征糧,這樣下去不需兩年當地百姓就要逃荒、說不定最後要人吃人。”李孔榮滿懷悲憫,卻沒有辦法阻止接來下的大饑荒。


  ??“就沒什麽辦法嗎?!”孟昭英眼巴巴的看著李孔榮,他是窮苦人家出身,對窮人的疾苦感同身受。“漢盛你一定有辦法的!”


  ??“不反攻的話隻有一個辦法,就是配出良種,增加水稻產量。”李孔榮道——就在這個月,在海南,丁穎教授找到了野生稻。李孔榮已經安排他在馬來亞一帶試種配種了。“糧食減產是全國性的,南方如果增產,或許北方、比如河南就可以不就地征糧了。”


  ??“那就好。那就好。”孟昭英顯得異常振奮,想說話卻灌了一嘴風頓時咳嗽起來。


  ??“下去吧。上麵太冷。”李孔榮招呼著兩人下飛機。


  ??“雷達沒問題吧?”從普費菲克湖回到研究所,魏如見到李孔榮便問。


  ??“不是大問題,是遇到技術瓶頸了,不過計算機研究室那邊想到了解決辦法。”李孔榮道。


  ??“是不是說要再造電子計算機?”魏如猜得八九不離十,“你是怎麽說的?”


  ??“我說可以試一試。”看著魏如的表情,李孔榮道:“有問題嗎?”


  ??“你都答應了,我還能有什麽問題。”魏如笑道。“每年年底我都會收到一大摞的項目申請,計算機那邊一直還想造新計算機。一台就是幾十萬美金啊,我一直卡著不給,你答應了那明年給研究所增加預算就是,反正我不要頭疼就是。”


  ??“你們不是合夥騙項目經費吧?”李孔榮失語道。


  ??“怎麽能說是騙呢?”魏如帶著笑意,“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要做多普勒雷達就要造新計算機,不然就隻能用尺子量距離,對著電羅盤看方位。”


  ??“好了,不計較了。”李孔榮並不在乎投入預警機上麵的錢,他問道:“冶金那邊到底什麽情況,那種鋁合金到底能不能仿製出來?這個問題很重要。”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