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最後時刻
“傳朕旨意,封寧遠總兵吳三桂為平西伯,薊鎮總兵唐通為定西伯,平賊將軍左良玉為寧南伯,鳳廬總兵黃得功為靖南伯,劉澤清為平東伯……”
三月初六崇禎下詔,令薊遼總督王永吉,寧遠總兵吳三桂薊鎮總兵唐通放棄寧遠,山東總兵劉澤清火速進京勤王!
三月初七傳旨定王朱慈炯,進封林森為宣武將軍,令林森率定王親衛五千進京勤王!
三月初一,李自成兵不血刃取得大同,兵分三路,主力朝宣化、居庸關挺近,大將劉芳亮率部經懷慶、長治、取道河間府北上京師,大將任繼榮、馬重禧出固關取真定,三路大軍挾風雷之勢,向京師包抄而去。
三月初六順軍主力到達宣化,
隨後宣大總督王繼謨投降!宣府總兵王承胤派人前往大同投降!巡撫朱之馮上吊自盡……
陽和兵備道於重華帶領山西以範永鬥、王登庫為首的十餘巨商捐資百萬迎順軍十裏……
又讀了一遍皇帝老子的親筆詔書,朱慈炯不由感歎,最後的時刻終於還是到了啊,這封詔書離南京還有近百裏的時候,就已經被朱慈炯安排密切注意京城動靜的官兵截獲,傳旨太監也被秘密處死掩埋。
他自然不會派兵北上,如今的他處在積蓄力量的關鍵時刻,可不打算將自己的底牌全部暴露在南京一幹官員的眼前。
何況按照曆史軌跡,他現在就算出兵也已經於事無補,最後將同吳三桂一樣,兵馬還沒到北京城下,京師就已宣告失守。
今天已經是三月十一,再過七天李自成的大軍就會殺到北京城下,對於他來說,真正讓曆史軌跡發生轉變也隻有等到那最後一刻,如今也隻能等雷承傳來的最後消息了,但願雷承能成功完成這項重大任務吧。
雷承早在二十多天前便已抵達北京,一千定王精銳老親衛除了三百多分散在山西進京的各處要道打探消息以外,其餘人等盡數化妝為普通百姓,小商小販甚至是流民乞丐散落在京城之內。
定王對局勢的預判讓雷承佩服的五體投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越發險峻,雷承已經做好了隨時突入紫禁城執行營救計劃的準備。
大明王朝的最後時刻終於到了!
三月十五日,順軍抵達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不戰而降……
十七日順軍進駐北京城下!
十八日崇禎下詔罪己,詔曰:“……朕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為朕赤子,不得而繈褓之……罪非朕躬,誰任其責……皆朕之過也。……朕以藐躬,上承祖宗之丕業,下臨億兆於萬方,十有七載於茲。政不加修,禍亂日至……陵寢震驚,親王屠戮。國家之禍,莫大於此……朕將親率六師出討,留東官監國,國家重務,悉以付之。告爾臣民,有能奮發忠勇,或助糧草器械,騾馬舟車,悉詣軍前聽用,以殲醜類。分茅胙土之賞,決不食言!”
北京城下,李自成讀罷崇禎詔書,心裏冷笑,此時想跑,為時晚矣,即命太監杜勳入城,要求崇禎放棄帝位,禮行禪讓,如此可封崇禎為王,世代皆受榮華……
十八日午後,紫禁城外一裏處有家極不顯眼的客棧,太監苗宣、顧寬、雷承三人圍坐桌前正在商議。
“依雷某之見,天色一黑就應立即進宮!”苗宣神色堅毅,似乎終於下定了決心。
雷承卻還沒有最後下定決心,猶豫道:“可殿下曾言,入宮救聖駕,須等北京城破,如果今晚便入宮,李賊與京營相持不下,隻怕時間久了,顧寬露出破綻!”
“殿下也和咱家說過,李賊若兵臨城下,京師最多堅持兩三日,如果等李賊進城,咱家隻怕宮中生變!”
雷承閉口不言,定王在他來之前,可是讓他一切都聽從苗宣安排,如今苗宣似乎決意今晚行動,他也隻能早做安排,此事關係太重,根本容不得半點閃失,若是因為他的遲緩,最終導致宮內發生莫測變故,那他恐怕真的是百死莫贖了。
砰砰。
雷承三人一驚,屋門打開,進來一名商賈打扮的親衛,說道:“順軍攻打外城甚急,據弟兄們觀察,最多兩個時辰,外城必破。”
“什麽?”雷承大吃一驚,據他判斷,京營好歹還有十來萬禁軍,就算不敵流賊,守護外城幾天問題應該不大,這也是他一直猶豫不想太早進宮的主要原因,按照他的意思,最早也要等外城被破,流賊攻打內城之時再做行動,可李自成這才攻城多久,連頭連尾半天都不到,外城就要破了?
“外城破了?”天色剛剛黑下來,一名小太監跌跌爬爬的跑進奉天大殿,語無倫次的把外城已破的消息稟報了出來。
崇禎露出一絲慘笑,跌坐龍椅之上,一刻鍾後才緩聲說道:“承恩,隨朕走走。”
王承恩默然不語,緊緊跟在崇禎身後,邁步朝殿外走去。
三月的天氣依舊冷冽刺骨,崇禎穿的單薄,卻絲毫未見寒意,萬歲山上,崇禎眺望遠方,隻見烽火點點,炮聲槍聲喊殺聲不絕於耳……
“李賊如此不惜一切,連夜鏖戰,這是鐵了心要在今日攻陷京師啊。”崇禎苦笑道:“回宮吧!讓皇後帶太子永王前來見朕。”
乾清宮禦書房內,崇禎臉色柔和的看著周後以及自己的兩個兒子,淡淡說道:“如今賊重兵壓城,京師必將喪於敵手,朕即便一死,也無顏麵見列祖列宗,隻是苦了你們母子。”
周皇後哭訴道:“臣妾侍奉陛下十八年,陛下卻從不肯聽臣妾一言,如今破城在即,臣妾乃是中宮之主,為免受流賊折辱,當自盡以報陛下。”
“終歸還是朕對不住你啊,朕會將烺兒、照兒交於朱純,令他提督內外諸軍事,輔助東宮,潛出京師再圖大計,至於你就……崇禎長歎道,你就……自縊吧。”
“臣妾拜別陛下。”周後抹幹眼淚,留下兩個兒子,獨自一人在幾名宮女的簇擁下回轉坤寧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