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定北(8)
聖武元年四月初二,北京攝政王府一片愁雲慘霧,大清攝政王多爾袞在得知西征大軍全軍覆沒,兩個同胞兄弟被俘的消息後吐血三升,一口氣沒上來終於一命嗚呼,死時雙目圓瞪盡是不甘。
好在鄭親王濟爾哈朗回轉北京主持大局,如今的大清正處在風雨飄搖的關鍵時期,用生死存亡來形容都不為過,聖母皇太後和順治皇帝還在敵手,一向以鐵腕治國治軍的攝政王多爾袞又因傷病含恨而死,濟爾哈朗雖與多爾袞同為叔王,但他在強勢的多爾袞治國時期一向謹小慎微,奪權的念頭連想都沒敢想過,可如今北京城中以他為尊,千鈞重擔壓在身上,濟爾哈朗很清楚當務之急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才能保住大清的國怍。
現在的北京滿蒙漢三族守軍加起來都不到五萬,六七千蒙兵一心隻想離開北京這座死地,三萬漢軍難為倚仗,若是明軍強攻北京,真正能夠依靠的隻有不到一萬五千的八旗兵,這也是大清最後的資本,日後能不能東山再起的全部希望,所以濟爾哈朗絕不打算這支最後的力量白白消耗在北京城頭上,否則大清便是真的完了。
城外神武軍大營內,石傳風和黃得功等幾位軍中將領飲酒正酣,黃得功和石傳風相處一個多月,一開始對於皇帝安排一個道士來主持大局,心裏很是不爽,可現在觀感早已大變,如今石傳風在幾名軍中高級將領的眼裏根本就不能算是個道士,喝酒賭錢無一不精,黃得功相信如果這城外有窯子,這個假道士喝花酒談風月的本事絕不會輸給他們這些個大老粗,這樣的人居然能深受當今天子的寵幸,簡直就是沒天理啊。
不過這一想法很快便被黃得功自己推翻了,石傳風如果隻會這些,那在眾將眼裏最多也就是個一時蒙蔽天子得以幸進的小人,可接觸的時間越久,眾將心裏便越是震撼,這個假道士每次談判的時候似乎總能猜透滿清大臣的心思和底線,敲詐勒索的手段層出不窮,當然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每閑談之時,石傳風對於天下形勢的分析以及天子接下來會有那些改革措施,都有其獨到的見解,尤其說今上現在準備大力發展工商業,將億萬百姓從土地當中解脫出來的說法更讓眾將震撼不以,至於什麽工業革命他們雖然聽不懂,但這並不妨礙幾人對石傳風見識之廣深深讚歎。
不過黃得功現在也鬱悶的一塌糊塗,天子命他北上奪取帝都,可到如今他駐紮他北京城下兩月有餘,卻連北京的城牆都沒摸上一次,雖然有房山之戰和擒獲滿清太後皇帝的大功在手,但黃得功多少還是覺得有點遺憾,身為軍人,攻城掠地本就份屬應當,如今北京人心惶惶,正是一舉拿下的大好時機,黃得功急的抓耳撓腮卻遇上一個無動於衷的石傳風。
大明以文製武乃是祖製,身為武臣骨子裏麵都是畏懼文官的,否則當年身為一品武臣的毛文龍也不會在自己的大營裏麵被一個二品的文官砍了腦袋,石傳風雖不是文官但卻深得今上信任,破天荒的給了國師的官身,而且他還是欽差擁有節製北上兵馬的權力,地位和督師比起來也不相上下,黃得功雖是一軍主將,可也不敢自作主張越過石傳風命令大軍強攻北京城。
但是北京最新傳回來的消息讓黃得功再也坐不住了,多爾袞死了!趕回北京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地位雖尊,然而不管是能力還是威望一時半會都難以服眾,現在北京城裏暗流湧動,蒙古的巴達禮親王在得知三萬西征蒙軍退回草原的消息後不可能不做好隨時撤離北京的準備,他手裏的六七千勇士可是他在科爾沁各部當中說話的本錢,怎麽也不會為了滿清死守北京消耗自己本就不多的力量。
至於那三萬漢軍早就被下破了膽子,黃得功相信隻要神武軍兵臨城下,作出即將攻城的架勢,甚至都用不著炸藥包去摧毀城牆,負責守衛的漢軍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開城投降,畢竟一萬五千八旗兵根本不足以守衛整座城池。
戰機稍縱即逝啊!偏偏石傳風沒有半點奪取北京建立不世功勳的念頭都沒有,黃得功心急如焚隻能把石傳風請來喝酒,打定主意也要石傳風鬆口,實在不行也要把石傳風灌醉然後不顧一切開始攻城,事後就推說石傳風喝多了同意他攻打北京,隻要拿下了帝都,想來就算石傳風再怎麽不滿也不會多說什麽。
石傳風確實有點醉了,這年頭的酒雖然沒有後世經過高溫蒸餾出來的酒那麽烈性,但度數也絕低不到哪去,就好像石傳風能喝五十二度的白酒喝個一斤半,現在喝三十度的喝兩斤半三斤也就到了極限,何況這頓酒,黃得功本身打定的注意就是要把石傳風給放倒。
眼看石傳風醉意越來越濃,黃得功眼中閃過一絲得色,舉起酒碗嗬嗬笑道:“國師真是海量,來幹了這碗。”
石傳風打了個酒嗝,睜開醉眼擺了擺手道:“不能喝了,再喝就要吐了,黃老弟今天不停灌老道酒,看來是想去打北京了啊。”
帳內眾將皆是一愣,喝酒喝到現在,眾將可是隻字未提攻城的事,聊的都是些風花雪月奇聞逸事,這老道士是怎麽斷定他們也攻打北京的?這未免精明的過份了些吧!
石傳風嘿嘿笑了兩聲道:“你們也不用瞞著老道,從早上到現在大營裏麵的動靜老道可都看在眼裏,你們不想攻城,弄幾百包炸藥出來做什麽?”
黃得功心裏隱隱生出一股怒氣,敢情扯了這麽久,這個假道士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簡直豈有此理!當即不悅道:“國師說的沒錯!本侯確實打算今日午後攻打北京,天子命本侯北上奪取帝都,本侯卻在這北京城下耽擱兩月有餘,今日攻城若能一鼓破之,首功當歸國師,若是未能破城致使城中百姓遭受滿清屠戮,所有罪責本侯當一肩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