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雄圖(16)
大堂中的氣氛也隨著朱慈炯這番對待王族政策的話變得有些沉重甚至有點詭異起來。
知夫莫若妻,周後一看崇禎的臉色便知曉崇禎這是對兒子將要推行的王室政策感到不滿,但是已然失去權柄的夫君也知道自己根本無力改變什麽,所以多少有點心灰意冷,看向大兒子的那一眼更是多少帶有一絲愧疚的情緒在裏麵。
知子莫若母,要是論情感,周後活到成年的兩個兒子當中,她的情感傾向無疑更偏向朱慈炯一些,朱慈烺畢竟是太子,從下便被崇禎帶在身邊當做接班人培養的,而朱慈炯大多時間都是陪伴在她的身邊,對於小兒子她自認很了解,現在卻越來越覺得陌生,今天朱慈炯說的話隱隱之中帶著絲絲唯我獨尊的霸氣,認定了的事情想要改變幾乎絕無可能。
“哎。”周後笑意盈盈的出聲道:“天都快正午了,父子難得見上一麵不如先喝些酒再商議國事吧。”
“你去安排吧,我與炯兒再說些話,準備好了叫我等便是。”崇禎隨口應付了一句,又對朱慈炯說道:“為父也知道王族的興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別的為父也不去說也不想問,為父思來想去還是想問你一句,你打算如何安置你大兄和你弟弟,難不成真的讓他們做一輩子避世隱居的閑人不成,還有你日後也會誕出子嗣,你又打算如何安置他們,難道也讓他們去往不毛之地與那蠻夷作伴不成?”
周後本依言準備去安排酒菜,聽到這話頓時駐足,饒有興趣的看向朱慈炯,顯然對於這個問題,她同樣很想知道答案。
朱慈炯顯然早已知道今天來這裏,這個問題必然是繞不過去的,臉上帶著笑意道:“啟稟父皇,大兄與小弟是兒臣的手足兄弟,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還得親兄弟’呢,大兄和小弟就算想做閑人,恐怕兒臣也不會讓他們這般清閑呢,隻是如今天下未靖,說不得還得委屈大兄與小弟在此間住上個一年半載,等兒臣肅清了國內匪寇,鏟除了南方門閥勢力,再料理了儒家發展了新學,大兄與小弟自當現蹤人前,與兒臣一起開創大明的宏圖霸業。”
“一年半載?你所說的三件事這麽短時間便能辦好?”崇禎嗤笑道:“為父也做過皇帝,知道你所說的這三件事的難度,隻怕三年五載也未必能夠完成吧。”
“父皇明鑒,在兒臣眼裏,肅清內亂整飭南方並不困難,唯有儒家勢大根深,新學士子未成長起來之前,確實不能輕動他們,不過兒臣既然說一年半載便可讓大兄和小弟現世人前,自然也有兒臣的把握,相信到了那個時候,儒家已經對兒臣構不成任何威脅。”
崇禎知道朱慈炯話裏的威脅代表的是什麽,實際上就算是現在憑借文臣的道德輿論對朱慈炯來說也已經不具備什麽威脅了,不過朱慈炯既然已經表態了,他也不好咄咄逼人,想了想說道:“為父給你三年時間!三年後你當如何去做。”
“自然是先尋一個讓二位兄弟出現在世人麵前,就算天下人不信也得信的借口,另外兒臣盡管在前麵說過王室不得封於內地,但加上一條非皇族直係也無不可,也就是說兒臣的兄弟和子孫可以封在內地,但皇兄的子孫和兒臣的孫輩不得封在內地,如此一來兒臣至少可以保證兩位兄弟可以和兒臣永遠在一起,至於封地由二位兄弟自選,而臣當許以一省自治!”
崇禎微微動容,一省自治還是自選,這等於是國中之國啊,朱慈炯說出這麽優厚的待遇確實足見其誠意了,周後臉上也因此露出滿意的笑容。
朱慈烺笑道:“皇弟何須如此,其實皇兄此生隻想做一個閑散王爺,既然皇弟想要整頓王室頒行新製,愚兄身為皇室之人自應以身作則,封不封地的當真無關緊要。”
“皇兄體諒皇弟之心皇弟豈能不自知,皇兄原本就是一國儲君,這天下都該是皇兄的,隻是皇弟機緣巧合之下竊占而已,皇弟心中本就對父皇皇兄多有愧疚,若非怕那些皇弟一手提拔起來的悍將心存怨懟,以致社稷動蕩江山不穩,這皇位還於皇兄都是應當,若是不妥善安置皇兄,天下人豈不是要說皇弟薄情寡性?”
洪承疇已無力吐槽,心道你都要對自己親族動手,對那些為大明社稷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世家動手了,你要是要不薄情寡義,這天下怕都是厚道之人了。
“其實兒臣對於父皇方才所言大明之外皆是蠻夷之地的說法並不讚同,以兒臣所知方今天下其實還有很多不亞於大明教化的文明國度,甚至在某些方麵,域外之國還猶有勝之。”
“比如如今已在海上肆掠的荷蘭,還有正在組建無敵艦隊打算瘋狂擴張的英吉利、西班牙等等國家,這些國度都在迅速崛起,他們製造堅船利炮遠渡重洋,為的就是大行殖民主義。”
“大明作為東方強國豈能落後於西方列強,所以在這個當口進行殖民擴張才是當務之急,征服得來的土地同樣需要治理,對於這些萬裏之外的土地需用人去治理,兒臣信不過文臣,所以委任王室成員前往自治,一來可以甩掉大明身上的包袱,二來可以妥善安置王族,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方才父皇還問起,兒臣的子嗣會如何安置,實際上兒臣早有考量,除了需要承繼大位的皇儲外,兒臣便是打算將其餘諸子分封海外異域,同時進行大規模殖民,並將原國內異族向內地廣泛移民,如此不出百年,那些深慕王化的異族之邦便會成為大明真正的治下之地,不過此乃長遠之慮,現在言之尚且為時過早。”
崇禎哼了一聲道:“你也知道言之過早?你繼位好歹也有一年多了,中宮之位遲遲未立不說,宮裏妃子至今為止不過四人,那惠妃、順妃的兄弟皆是統兵大將,你就不怕大明重蹈外戚之禍?至於另外兩個不說也罷,指望你來為大明開枝散葉,為父隻怕得要把眼睛望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