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明末皇太子> 第三百九十一章 科舉貨幣產業(13)

第三百九十一章 科舉貨幣產業(13)

  “古有大賢隱於野……故而刑之論,當寬柔相濟,方為法度之本也。”


  “此文甚佳。"朱慈炯將手中的答卷放在一旁笑道:"真是行文如水字字珠璣,通篇文章句句圍繞論題著墨無有半句廢言,論點雖頗為大膽,但眼光獨到且極為長遠,當是大才!可為本科榜首。”


  史可法瞄了一眼被天子丟在桌上的答卷,不由稍稍一愣,這篇文章三位主考曾經有過爭議。


  錢謙益認為此文文采雖為上上之選,但立論太過驚世駭俗,認為立法當就勢而論,嚴刑峻法以鎮腐臣,寬厚之法以待萬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官員要是腐化墮落,必將使一方數萬黎民深受其苦,而百姓犯事則隻會禍害少數人,因此官員和民眾若犯同樣之罪,官員當重懲百姓則應薄懲,甚至可以在製定《稅法》《商法》等等法令之後再製定《官法》《民法》加以細化,再將《大明律》拾遺補缺引領總綱,簡直是豈有此理也可笑之至!


  法度是由誰定的?名義上是君王,但真正製定法令條款的卻是文臣,現在官員不但要製造出一部法令來套在自己的頭上,還要與百姓分而待之?

  官員搶了民女就要斬首示眾,百姓搶了民女就坐監?實在是荒唐,那些個閱卷的考官也不知道是幹什麽吃的,這樣的答卷就應該直接黜落,讓這個不知所謂的考生三年後想清楚了再來,可現在卻被選為百人之一,板上釘釘的將一個進士出身攬入囊中。


  錢謙益的意思也很簡單,就將此人落為第一百名,進士出身又能如何,朝堂上的官員不認可,這輩子能做到一府正堂也就頂了天了。


  然而另一位主考陳子壯意見正好相反,盡管他也不認可此子文中論刑的方式要分而待之,但身為閣臣,他比錢謙益更了解當今天子,天子雖未明法要官民區分,但今上對貪腐之臣何等狠辣,對升鬥小民又是何等寬容,這次殿試的前一百名考卷可是要登在大明時政報上受天下萬民評論的,天子若是看到此人被落為一百名之末,豈不是要誤會他們幾位主考存有私心?

  因此陳子壯認為理應將此文呈送禦覽,若是天子不以為然,則將此人的名次落到五十名以後,這一意見得到陳邦彥的讚同,錢謙益雖心中不快,卻也無可奈何。


  現在朱慈炯直接將這位考生欽定為狀元,錢謙益頓時冒了一腦門子冷汗,心裏更是暗道僥幸,此子若是真被他落到最後,一旦天子看到這篇文章,他作為會試主考必定難辭其咎啊。


  “啟稟陛下。”史可法躬身說道:“這位考生乃是浙江鄞縣舉子張煌言,半年前吏部安排其為河南登封知縣,風評極佳,不但將登封治理的路不拾遺,還肅清了吳縣為禍經年的小股匪患,文武兼備實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張煌言?朱慈炯愕然,作為曆史上南明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朱慈炯對其底細自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此人乃是與嶽飛、於謙並稱為‘西湖三傑’,堅持抗清二十餘年,滿清都追諡其為‘忠烈’,讓其神位入祠,若非他南下,張煌言這個時候已然展露頭角,與錢肅樂等人起兵抗清了。

  當初朱慈炯南下的時候便有意尋出此人來輔佐於他,隻是到了南京之後,千頭萬緒瑣事繁雜,時間一長也就忘了,萬萬沒想到張煌言參加了今年的會試,還一紙答卷送到了他的眼前被自己定成了狀元,當真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啊。


  朕之聖武朝官員缺額頗多,此人既然文武雙全,又有治理一縣的政績,朕當不吝簡拔……


  在場數位大臣心裏不由咯噔一下,倒是史可法、高弘圖麵不改色,似乎早已習慣,軍中就不說了,那個江陰小吏不是驟然間便被提為公安部副部長了嗎?現在要重用本朝第一位狀元郎,委實算不得什麽大事。


  朱慈炯稍加思索道:“就讓這張煌言先為翰林院修撰,半年後入職參謀總部,掛廳長銜,前往水師衙門升任參謀長。”


  眾位大臣無不暗鬆一口氣,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天子見才心喜,一下子將張煌言提拔成為文官係統當中侍郎一個級別的高官,這聖武朝廷有一個閻應元就足夠讓人不爽了,要是再冒出來一個,就算此人是狀元,哪怕張煌言日後能做到內閣輔臣,但沒有按部就班慢慢升遷,總是官員中的異類,也更讓人不爽,對張煌言史可法還是很欣賞的,要是天子冒然大幅度提升其官,張煌言日後在官場被排擠也就可以預見了。


  現在天子讓張煌言當翰林修撰,倒是附和大明慣例,無非就是增加資曆,日後入閣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沒有絲毫出格的地方,至於半年後入職水師參謀長,說起來也就相當於一部郎官,升遷速度雖稍顯快了些許,但水師參謀最多也就算是半文半武,讓堂堂一位狀元不走文官仕途,說起來倒是有點屈才了……


  其實朱慈炯哪裏能想到這些,他讓張煌言入翰林確實是存了以後讓其入閣的打算,內閣閣臣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中央常委了,這樣的機構朱慈炯一時半會間並無裁撤掉的打算,那麽選什麽人入閣就非常關鍵,不但要忠直還要有能力,這張煌言完全符合條件,不足之處無非就是年齡太年輕,資曆太天缺乏罷了。


  讓張煌言入水師則是朱慈炯因為其人而想到了鄭成功,大明以後的戰略重心之一便是取得海洋霸權,進而征戰海外,可大明陸軍雖強橫無匹,但現有的海軍力量卻不足為道。


  大明現有的海軍力量隻有掌握在鄭芝龍手裏的上千條戰船,但不要說鄭芝龍活脫脫就是長了反骨的佞臣,大明勢弱之時便陽奉陰違,海軍儼然成了鄭芝龍的私軍,前些年滿清強盛之時更是與皇太極勾勾搭搭,現在大明複興,心思雖有所收攏,但要說鄭芝龍對大明有多忠心,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