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立國
濟爾哈朗已經老了,他生性本就謹慎,甚至可以說有些怯懦,他也不是沒有爭權奪利之心,相反大清的實權人物多爾袞被氣死,多鐸、阿濟格兩位親王到現在還是大明的階下囚,皇帝、太後未歸的時候,他如果想要竊居大統並不困難。
但他終歸不是老王努爾哈赤的嫡脈子孫,他如果篡奪屬於侄子的皇位,本身已經頻臨奔潰的大清必然掀起動蕩,就算他能強勢鎮壓,消耗的也是大清的國力,而現在的大清國力根本就不容消耗,否則就是自取滅亡,所以濟爾哈朗寧願與多爾袞一樣做個實權攝政王,這個選擇大清國上上下下都能接受,也能因此讓大清度過眼下最為艱難的一段時期。
多爾袞三兄弟在大清國力最盛,威望最高的時候,都隻是攝政王,扶持順治那孩童繼位,固然有多方博弈的原因在內,但他濟爾哈朗如今是臨危受命,又有何顏麵有何威望取順治而代之?
繳納了如同剔骨割肉一般的巨額賠償銀子給大明以後,大清國國力已是元氣大傷,但最讓濟爾哈朗心驚膽戰的還是大明。
大清八旗退出關外以後,大明便能騰出手來收拾國內的亂匪,濟爾哈朗毫不懷疑,以大明如今的新軍戰鬥力,剿滅李自成與張獻忠基本和碾死一隻螞蟻差不了多少,濟爾哈朗擔心的是,一旦聖武小皇帝料理了國內,會不會掉轉槍口來收拾大清這個世仇。
濟爾哈朗同樣不懷疑,大明要碾死大清,同樣不會花太大的力氣,大清在大明的眼裏,恐怕也就是比李、張二賊稍微強壯一些的螞蟻罷了。
他想跑,可優柔寡斷的性格讓他始終沒能下定決心,而就在他搖擺不定的時候,大明居然信守承諾,將布木布泰和順治帝一起釋放回了國……
聖武小皇帝打的什麽算盤,濟爾哈朗猜不透,但卻如釋重負,軍政之事太後一言可決!
而布木布泰不愧是大清立國以來最具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的女中諸葛,返回關外的途中便去信蒙古,不知是曉之以情還是許下了什麽承諾,總之科爾沁部當即出兵三萬,進入大清幫助順治迅速穩定了局勢,然後便整肅全部兵馬,悍然殺入朝鮮!
此番入朝,大清徹底放棄了所有關外龍興之地,除了漢人以外,關外數省再也看不見任何一名旗人身影,等於是拱手將三省數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讓給了大明,如此決斷,讓濟爾哈朗瞠目結舌之餘,唯有衷心欽佩。
濟爾哈朗原本以為,布木布泰的打算是避開大明鋒芒,因為盛京等地原本就是大明的地盤,說聖武小皇帝不會出關收複失地,就算是鬼都不會相信,布木布泰此舉雖有示弱之嫌,但大清何嚐不是已經虛弱到了極點,放棄關外不但能保留實力還能賣好於明,怎麽看都是一筆劃算至極的買賣。
進攻朝鮮,剿滅蛇鼠兩端的李倧王庭,扶植傀儡繼位,然後利用大明複原的這一段不短時間來休養生息,最符合如今的大清局勢,在此期間,隻要能讓大清的實力恢複到六七成,如果再能竊取到大明的火器練造之法,那麽大清就算依舊還不是大明的對手,但依靠朝鮮地盤力抗大明也多了一點把握,至少不會像如今這般毫無還手之力。
然而濟爾哈朗還是遠遠低估了布木布泰這個女人的魄力和戰略眼光,人家不管是半途召集蒙軍助陣還是入侵朝鮮行滅國之戰,其目的隻有一個!
哪怕這個目的看起來畏敵如虎,看起來是那麽的屈辱,但仔細分析利弊以後,濟爾哈朗也不得不承認,這條策略才最符合當前的形式,因為這個女人以極其敏銳的目光,看到了大明最要命的一個弱點,而這個弱點即便以聖武大帝的雄才偉略,也隻能靠時間去慢慢建立。
這個弱點是大明缺人!大明的地域太遼闊了,而人口又太集中,以至於偏遠地區,如甘肅、寧夏這些地盤雖名義上屬於大明,但幾乎無法形成有效控製,最後隻能建立都護府草草了事,而聖武大帝若是想要開疆拓土,不在於能打下多少的地盤,而在於這些地盤打下來以後,如何才能讓原本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徹底漢化,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方便的手段就是移民!
大明亂了十幾年,上千萬百姓死於戰火、瘟疫、災害,國內有的縣甚至成了鬼域,在這種情況下,聖武帝想要組織大規模的移民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此大清需要時間來舔傷口,而大明更需要時間來發展人口。
所以布木布泰的戰略很簡單,徹底放棄關外,空出大量地盤,這些地盤上原本就有不少漢民,對於歸於王化的排斥心理不會太強,但要想把這三省地盤徹底吃進大明的肚子裏麵,成為實質上的漢土,保守估計起碼需要六七百萬甚至上千萬百姓!
大明如今的人口不過四五千萬,聖武帝無論如何也沒有那麽多的人口來消化掉這三省地盤,所以留給大清的時間不算少,而大清之所以侵入朝鮮,將李氏王族誅滅,為的就是讓朝鮮百姓沒有機會尋李氏後人,念念不忘想要複國!
濟爾哈朗一想到布木布泰回來以後,找他敘談之時所構建的大清未來就深深折服,這才是他甘心退居幕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朝鮮不是大清的立足之地!
這塊地盤是大明無論如何都要吞下的土地,甚至可以說朝鮮就是誘餌,也可以說是布木布泰為大清爭取時間的又一舉措!
誅滅李氏,在朝鮮施行高壓,甚至種族滅絕政策!要讓朝鮮的民眾對大清恨之入骨!如此一來等大明實際消化掉了關外三省,目光看向朝鮮的時候,大清便會選擇遠遁,編練朝鮮精壯成軍,搜刮朝鮮一切財富,然後去征服更遙遠的地盤,於大明萬裏之外站穩腳跟,最終……
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