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使臣(5)
次日,五位使臣在大明內閣首輔史可法的陪同下邁入紫禁城,他們能代表一國出使大明,精通漢語乃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在各自國內也是達官顯貴,進了大明帝國這處心髒中的心髒,心裏難免會作出一番比較。
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一比之下,五人無不暗歎各自王國的王宮與這紫禁城比起來,頂多能算的上是鄉野之間磚瓦房,差一點的恐怕隻能與茅草房一較高下了。
朱慈炯這段時間差不多三天便有一天宿在坤寧宮,皇後有了身孕,他身為皇帝自然要多陪陪,其她妃子哪怕即將臨產,對於朱慈炯來說也就那麽回事,誰讓他現在兒女俱全,唯獨差一個法理上承認的皇位繼承人呢。
當然以朱慈炯的思想,徐大皇後即便生下皇子,他也未必一定會將皇位傳到其手裏,大明的江山存續不易,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大明起死回生,甚至隱隱已具霸主臨世之兆,自然不會願意將國家的前途交到一個不堪造就的皇儲身上。
至於國本之爭?到了那個時候新學人才充斥天下,思想頑固不化隻知祖宗成法的儒臣早就論為末流,誰還會閑的蛋疼沒事找事和他在朝堂上論國本,還他麽一扯就是N多年!
朱慈炯用完早膳,喝了一杯清茶又看了半份最新時政報,日子悠閑的如同退了休的老幹部,這要是讓那個自以為大明天子每天忙的最多隻睡一個時辰的東籲使者知道,隻怕能把眼珠子都驚掉在地。
回到禦書房後,依舊隻有韓讚周和乾清宮管事宮女清雅隨侍在側,召見外使這種大事原本起居舍人是一定要在場隨記的,當然朱慈炯不會給起居注這個機會。
史可法與五國使臣早兩刻鍾便在殿外等候,天子巳時傳召,正常來說不會提前也不會退後。
“宣史可法、諸國使臣覲見。”
巳時剛至,殿外侍立的小太監便按照韓總管的吩咐扯起嗓子叫喚,這種事是他的專職,熟的很。
五國使臣原本平複的心情頓時又有些緊張起來,馬上要麵對的可是大明的帝君,是統治萬裏疆域億萬子民的雄主,更是民間傳聞的在世神聖!幾人都曾在腦海裏幻想過聖武大帝的容貌,差不多結論都是喜怒不形於色,揮手彈斥方遒,一副霸淩天下的雄主模樣……
然而……
五位使臣依禮行了跪拜大禮,臉上不敢表露什麽,可方才匆匆一眼還是將大明天子看了一個真真切切。
蓋世雄主聖武大帝盡然真的隻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甚至眉宇之間還能隱隱看到未能脫盡的稚氣,這樣的少年郎居然能在登基之初,便以雷霆手段驅逐外敵平定內亂?甚至於這兩年幾番大手筆,將大明天下治理的舊貌徹底換新顏?要知道,三年前,聖武天子不過十五歲啊,五位使者終於明白為什麽大明的百姓會認定他們的皇帝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了……
不是仙人降世,何以解釋如今大明發生的一切!
“都坐吧。”禦書房現在差不多就是朱慈炯的宴客室,內閣五老的錦凳更是常備。
“諸位使臣此番前來大明朝貢,朕已安排禮部準備好回禮物品,待諸位返國之時,朕會讓近衛軍一直護送諸位至大明邊境,如今大明內亂雖平,可匪賊還未能徹底肅清……”
五位使臣聽的一頭霧水,他們進入明境以後,一路所見所聞,大明處處皆是一副欣欣向榮之像,何來的半點匪跡,大明天子說這話是自謙還是自貶?
朱慈炯笑了笑,直接開門見山道:“諸位使臣的來意除了朝貢,想必也是與如今張獻忠在東籲國肆掠有關,諸國王室擔心本國同樣會遭受東籲之殃,故而想讓大明遣軍南下,掃平大明逆匪張獻忠,還南方諸國一個太平是吧。”
爪哇使臣哪裏還能坐的住,噗通跪倒在地,哭訴道:“啟稟大明天子,張獻忠那惡賊派遣三萬大軍登上爪哇島,爪哇隻是小國,如何能抵擋數萬跟惡鬼一樣的悍匪,如今張匪大軍已然攻入塞脫維亞,本國國主隻是暫避兵鋒,乘船出海,真要論起來,爪哇比起東籲還要慘上數倍啊!”
朱慈炯皺了皺眉,張獻忠已經打到爪哇了?看了看韓讚周也是一臉茫然,天眼的勢力畢竟有限,爪哇遠在萬裏之外的海上,國內巨變天眼探查不到也是情有可原。
不過以前朱慈炯就對張獻忠的南下攻略進行過推演,張獻忠經過四川兩戰慘敗以後,對於大明的新軍力量不可能不產生恐懼心理,將其趕去東南禍亂,西賊的膽量足夠,畢竟張獻忠就是流匪出身,這種事情做起來得心應手,不會存在太大的難度。
可不要忘了,張獻忠可是已經在四川立了國的巨匪,擁有一套完整的朝堂班子和一係列的政治舉措,將其打回原形,讓張獻忠繼續去過曾經朝不保夕,慘的時候甚至是亡命天下的日子,張獻忠肯定不甘心,不甘心就一定要找一塊立足之地,建國成邦!
但在張獻忠自認沒有實力對抗明軍之前,就算他把東南小國王室全部滅了,百姓毫不排斥的情況下迎立張獻忠為東南新主,張獻忠也不可能有膽量在東南地界上立國,因為這塊地盤朱慈炯誌在必得,也是朱慈炯給他張獻忠一條生路的底線!張獻忠若是想要鳩占鵲巢,最後的下場一定是自掘墳墓。
朱慈炯最終推算的結果是張獻忠最後選擇的落腳建國之地,必然是在海外,而且距離大明一定很遙遠,畢竟後世的印度尼西亞海島多的是,張獻忠若是跑的足夠遠,朱慈炯還真沒興趣去尋他的晦氣,當然朱慈炯更希望張獻忠能跑去澳大利亞。
現在的澳大利亞是個什麽情況朱慈炯不清楚,但朱慈炯真心希望張獻忠能在澳大利亞站穩腳跟,然後發揮華人超強的繁殖能力,徹底讓澳大利亞成為華夏文明的一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