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不進則退
在典存孝和葉小青帶領五千兵馬離開前線奔赴青州之後,遙望著南天之上夜空中皎潔的明月和幽亮的星光,二皇子贏帆目光堅毅,通體散發出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誌氣,還有大義淩然,無所畏懼的豪邁英雄氣概。
在地圖上仔細觀察了碧州南部和西南紫州被占領的幾個郡縣之後,二皇子又和前後將軍等幾位將領商議一番,最終眾人做出了一個頗為大膽的戰略舉措,那便是以退為進。
二皇子贏帆不僅沒有采納葉小青所提出的退守落英穀的策略,甚至沒有選擇在原地堅守,而是決定主動發起進攻,繼續馬不停蹄的攻入和碧州南部相接壤的紫州南部,盡快收複紫州北部失陷的城池郡縣。
在二皇子贏帆和幾位激進的將領們看來,龍展衝鋒軍新敗,一定會急速退回鐵月、烈火、天羽三國聯盟軍的後方屯兵總部,三國聯盟的六十萬大軍盡數屯兵在紫州南部和鐵月過相接壤的紫月郡紫月平原之上,這是在之前的大秦帝國軍情密探早就已經確定了的情報,而紫月郡地處大秦帝國西南部最偏僻的地帶,和鐵月帝國相接壤,距離現在大秦前線兵力所駐紮的碧州南部有將近千裏之遙的距離,因此龍展即便日夜奔行,也至少要一天一夜,而若是回到三國大本營中再領兵回擊,大軍身載糧食輒重,浩浩蕩蕩之下,行進速度自然比龍展輕裝急行要緩慢許多,再次感到碧州南部邊境之下也需要三天三夜的時間,這樣來回之下,至少需要四天四夜的時間才能夠趕到前線,和大秦的兵力再度交鋒。
二皇子和諸位將領已經將戰勢可能出現的情況全部都分析了出來,即便龍展飛馬傳書,通報後方大軍盡快出兵支援,那麽最多也不過是快出來半天而已,因此在四天之內,隻要龍展和三國聯盟的大軍沒有生出翅膀,就絕對不能給二皇子贏帆手下的這些大秦帝國的士兵造成絲毫的威脅。
因此在龍展奔赴後方請示大軍的這四天時間裏,大秦前線的兵士們將迎來最好的時機,紫州北部的諸多郡縣雖然被侵略,但是每一個郡縣留守城池的三國聯盟兵力卻是並不強大,經過一番刺探之後,了解到距離碧州邊境最近的紫州五個郡城,其每個城池中的兵力均不到五千,三個城池的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兩萬來人,而且守城的將領在三國聯盟中的軍銜也不大,現在在龍展匆匆逃離後方的情況之下,大秦的三萬衝鋒軍要想收複紫州的這五座城池,不說是易如反掌,也算是很有把握,因此這樣的機會二皇子絕對不會錯過。
由此也可以發現,三國聯盟軍在龍展的帶領之下,將侵略的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攻占之上,而攻占之後的守衛環節,則是相當疏忽大意,想必龍展也萬萬不會想到,他的十二萬大軍會在這麽短暫的時間裏便被大秦國的將士們殺的人仰馬翻,狼狽不堪吧。
而且二皇子之所以選擇趁著現在的良機收複紫州北部邊境的五座城池,並非是孤注一擲的選擇,而是對之後的防禦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劃,一係列的攻守戰略已經二皇子的腦海中清晰成形。
之所以選擇盡快收複紫州北部的無座郡城,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在南部二百裏之外,恰好有一條寬闊的河流,名曰紫碧河。
這紫碧河是一條東西流向的河流,河麵寬逾百丈,流勢湍急,而且在河流北岸,有一片地勢稍微陡峭的山巒,河流南岸則是寬闊和緩的平原,若是能夠趁著龍展所率領的三國聯盟軍度過紫碧河之前,在北岸的山坡之上安插下伏兵,並且在河流上布下埋伏,到時候一定能夠有效的阻礙三國聯盟軍渡江,並且憑借天時地利來為己方薄弱的兵力製造出以少勝多的機會。
這個攻守計劃可謂是周全嚴密,巧妙異常,不過在沒有了兩位修為在先天境的先鋒將領的衝鋒陷陣之後,再加上三萬大軍又分出五千撥給了前往青州的典葉兩人,所以現在的兩萬多名大秦精兵,在二皇子的帶領之下想要在四天之內全部收複紫州北部被占領的五座郡城,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不宜遲,為了趕在龍展所帶領的三國聯盟大軍度過紫碧河之前先行趕到河流北岸,二皇子贏帆連夜出營,號召兩萬多名大秦兵士振作精神,向著紫州瘋狂進發。
典存孝和葉小青帶領著二皇子贏帆屬下的五千精兵,一路向北,星夜下快馬加鞭,向著青州境內飛奔而去。
於此同時,二皇子贏帆作為這一次帝國大戰大秦軍隊方麵的總元帥,帶領大秦士兵在前線奮勇殺敵,在後方大軍兵力無法盡快趕到支援的情況之下,帶領僅僅幾萬名大秦士兵,和三國聯盟衝鋒軍展開了殊死搏鬥,鬥智鬥勇險象環生之下,最終接連打出了勝仗,並且將龍展所帶領的整整十二萬大軍徹底瓦解,同時也收複了整個碧州,這個消息也已經傳入了大秦的帝都之中。
如果說幾天之前落英穀的勝仗,不過是盛宴之中最初端上來的開胃小菜的話,那麽之後的連續作戰連續大捷,直到現在收複了整個碧州,便可謂是這場滿漢全席的諸樣正菜正式上席,而所謂的重頭戲,還遠遠沒有到來。
大秦皇宮之中,皇帝自然更是大喜過望,多次設宴款待文武百官,當然,李丞相和四世子暗中阻撓三十萬大軍奔赴前線的事情,皇帝老兒並不知情。
不僅僅是帝都,在整個大秦帝國的各個州郡,除了被侵占的紫州之外,所有地方的百姓商賈,官吏走卒,全部都沉浸在帝國大戰的勝利之中,正所謂沒有大家,又哪裏來的小家,因此多數的大秦子民,自然都希望這場戰爭,大秦的軍隊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將鐵月、天羽、烈火三國徹底的趕出大秦的疆土。
當然,也有少數一些人,因為某方麵不可理解的自私自利之心,並沒有將心思都放在戰爭的勝負之上,而是首先將奪嫡的勝負擺在了第一位。
寧要我負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負我,這便是四世子和大皇子在奪嫡之爭中所持有的態度。
原本在二皇子贏帆帶領前線的大秦帝國軍士取得了第一場落英穀戰爭的勝利之後,感受到皇帝和文武百官以及帝都百姓的興奮和喜悅之後,大皇子贏天旭和四世子贏思遠便已經暗暗的感到了不安,隻不過當時的大皇子和趙謙選擇了靜觀其變,並沒有直接采取行動,畢竟即便再壞的人,既然身為大秦帝國的一員,就絕對不會將國家的興旺完全的置之度外。
反而是四世子,卻是從最一開始,便是慫恿丞相李通古對征調十萬官兵之事進行阻撓,導致各地的官府多有推脫延遲的情況,以至於十萬官兵遲遲無法在青州聚集。
有此可見,在奪嫡之爭中,四世子比之大皇子要更加心狠手辣,無所顧忌。
而當再次聽說了二皇子贏帆在前線所帶領的大秦帝國軍隊接連打出勝仗,並且將整個碧州全部收複了時候,大皇子和趙謙的弑神組織終於也坐不住了。
對於大皇子和四世子來說,擊敗三國聯盟的侵略軍,收複西南邊境失陷之地是必然的但是誰都可以打勝仗,誰都可以霸占這份功勞,唯獨二皇子贏帆不可以。兩位皇子一致的願望,便是希望贏帆能夠戰死沙場,而且最後大秦帝國也取得了這場帝國大戰的勝利。
而在大皇子和四世子的心中,都十分明白,要實現這個目的的最好辦法,便是不惜一切代價組織二十五萬大軍和十萬官兵奔赴前線,最好等到二皇子勢單力孤戰死沙場之後,再加上鐵月、烈火、天羽三國聯盟軍損失慘重之時,再重新委任將領帶領三十五萬大軍奔赴前線,將三國聯盟大軍一網打盡。而現在,他們首先要在三十萬大軍的臨時統領大元帥蒙鷹以及二皇子贏帆的其他幾個心腹將領身上做手腳,隻有這樣,才能夠秘密的阻礙大軍奔赴前線,並且不被朝廷之中的皇室有所察覺。
身在青州領兵的大元帥蒙鷹見幾日來十萬官兵一直無法聚齊,隻陸陸續續來了四五萬,便有些急不可耐,想到身在前線的二皇子和典存孝,葉小青等兄弟們一直都處在艱難的戰鬥之中,而自己卻遲遲不能夠帶領大軍前往援助,大元帥蒙鷹早就心急如焚。
苦苦等了幾日,和幾個屬下將領商議一番之後,一致認為是丞相李通古在從中作梗。
大元帥蒙鷹悲憤異常,認為不能再等,於是便欲連夜帶領大軍,迅速奔赴碧州前線,因為在他的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怕是自己再晚一步到達前線,二皇子贏帆就會遭遇到不堪設想的危險。
然而大元帥蒙鷹卻不知道,此時此刻,黑暗中一雙閃爍邪惡之光的眼睛,已經暗暗的盯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