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返1977> 第148章 老海碰子

第148章 老海碰子

  有句老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濱城臨海,那麼順理成章,在座城市和城市周邊生活的人們,便會把大海作為獲取生活資源的最大寶庫。


  水產公司、加工工廠的職工和周圍眾多漁村的漁民就不多說了。千百年來,在這裡還一直存在著一種極為獨特,堪稱全國乃至世界一絕的行當——「海碰子」。


  「碰海」這一行其實很苦,這幾乎算是一種最底層的工種。說白了,就是不憑藉任何設備,靠隻身入海潛水撈取海產品的一種向大海「討生活」的高強度勞動。


  下海的時候,「海碰子」需要光著身子憑一口氣直達海底,在陰暗難查的暗礁叢里明辨海參、鮑魚的棲息地。


  海浪會在周圍拚命擠壓,激流也會故意把人拖向死亡的深淵,冰冷的水溫猶如鋼針刺骨,銳利如刀的礁石和貝殼就是埋伏著的刀槍箭鏃。除此之外,更有面臨各種兇猛海底生物襲擊的風險。


  於是,有人便做了一個直抒要害的解釋。說「碰海」,本質上就是「海碰子」把自己的命,拋進大海里碰大運。


  這句話說得絕對有道理,因為這些人既是這個世界最窮的人,也是最富的人。他們窮得每一分錢的來源,都得靠把整個生命拋進浪濤里換取。他們富得一日三餐,都可以肆意大吃大嚼各類常人難以得見到海底珍品。


  從歷史上看,「海碰子」這個行業曾經經歷過幾次顯著的興衰。


  在舊社會,它曾養活了千千萬萬的窮漢,給眾多赤貧的人們提供了一條活路,甚至是暴富的希望。因此各方窮漢自發聚集而來,在濱海的周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窩棚聚集區。


  而建國之後,由於國家制度的變化,所有的人都有了生計,這一行也就慢慢地沒落下去,窩棚區也就演變成了正經的漁村。


  此後,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海碰子」這行才再度興旺起來。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物質匱乏的那三年,重新逼迫飢餓得面色發綠的人們,不得不撲向大海尋求營養。


  接下來,使人眼珠發紅的「革命大潮」又鋪天蓋地而來,整個社會一度陷於癱瘓,於是許多家裡有問題,或是空虛無聊,又不想捲入其中的人們便越來越多的聚******,幾乎把臨近的海底都掏空了,「海碰子」這個群體也達到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而這種情況,直至上山下鄉運動徹底實行,濱城多數青壯被強行驅散一空才休止。


  同樣的,再過兩年,還將迎來知青大返城。到那時候,在「水產資源保護條例」出台之前,由於眾多待業青年的加入,「海碰子」這一行也將迎來最後的一次繁盛景象。


  另外,還有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如果從某種角度來看,濱城的「海碰子」和京城的「玩主」,似乎在很多地方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首先,如果但從這個「碰」字來看,很容易就知道「海碰子」和仰仗刀子挑戰命運不公的「玩主」一樣,同樣也是不甘屈從,敢於與命運之手硬碰硬的真正好漢。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能幹這一行的人多是海邊的捕撈高手,他們身懷絕技,性格粗獷彪悍,一口氣扎進浪濤里,在水下能睜著眼睛捕魚捉蟹。入海后的每一刻都在搏擊,拚殺,奪取和尋求。可以說是既有激情又有膽量,完全體現出了男子漢應有的剛毅頑強和豪放大氣。


  而其次,相反的一面卻是,由於行業的危險和低賤,在任何時期從事這一行的人,多屬走投無路下的被迫選擇。那麼自然,他們和因為特殊歷史原因造就的京城的「玩主」一樣,內心也充斥著只一種難言的無奈與世人另類目光注視下的自卑。


  最後還有一點,那就是和「玩主」一樣,「海碰子」之間同樣也講資歷、論名氣、有規矩。他們同樣有屬於自己的「老炮兒」,同時他們每個人也必須得有個外號,哪怕這個外號多麼難聽。


  因此順理成章,像「新炮兒破老炮兒」這種「後浪把前浪拍在沙灘上」的一代代悲哀,自然也與「玩主」圈子別無二致。


  且不說別人,像在「光復」前就碰海,如今已經年近七十,論「碰海」資歷應該算是祖師爺一輩的「老刀魚」,就正身陷在「英雄遲暮」的危機之中。


  「刀魚」是濱城本地話,其實就是指帶魚。


  「老刀魚」人如其名,他的腦袋形狀尖細,渾身長得又扁又長,而他游進水裡也的確很象一條飛躥的帶魚。


  在他年輕的時候,「扎猛子」的水平幾乎可稱天下第一。多麼狹窄的礁石縫隙他也敢往裡鑽。甚至在水下彎曲起伏的暗礁縫裡,他能把身子扭曲成四五道彎兒,穿過去根本都挨不著皮兒。也正因如此,他才得了這麼個外號。


  可這種遊刃有餘的瀟洒畢竟是過去的事兒了。如今的他,在冰冷的海水裡和灼燙的火煙中已經泡磨炙烤了五、六十年。儘管表面上看,他還有岩石般的身軀,牛筋般的肌肉,黑膠板一樣的皮膚。但他自己心裡卻清楚,歲數不饒人這句話並不是假的。


  他的身軀其實已經傷痕纍纍,他的肌肉也不再拗緊,他的皮膚也不再強韌,最關鍵的是,是他的氣力也已經大不如前了。


  要想像過去那樣不動聲色一個潮汐中連下四五次水,已經不可能了。要想像過去那樣在深秋和嚴冬照樣進遠離岸邊的低溫海水裡撈海參也做不到了,甚至連赤腳「扎猛」的極限也由頂峰時期的二十五六米縮減到了九米左右。


  而通常的情形下,力氣和收穫是等價交換的。那麼他也就自知,無法再與那些年輕的「海碰子」們競爭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他的「神話」消退了,那些年紀遠比他小得多的海碰子們,漸漸地都發現了他潛水越來越淺深,捕撈的海物也不及他們的多,甚至一個潮汐連三水也不能完成。於是這些「後輩」們便對他不再尊敬,不再恭維,甚至還有不少人質疑其他當年的豐功偉績的真實性。


  而為了不平白惹人恥笑,看那些「後輩」妄自尊大丑態,那些大家都愛去的物產豐厚的海灘,他就此也不再去光顧了。從此之後,他只能利用平生積攢下來的寶貴經驗,在大多數「海碰子」基本不去問津的,極少數有海流子的海岸攝取獵物。


  所謂海流子,其實是海中的河流,有著湍急的流速,一般百十斤重的石塊,也能沖得隆隆滾動。但因這流動的水時刻保持新鮮、清涼、乾淨,海參、鮑魚和扇貝卻最喜歡生活在海流子里。


  於是這就讓許多人感到很尷尬了。一般的「海碰子」不明就裡,他們只會靠蠻力在這種地方硬來。結果便會「一猛子」、「一猛子」地連續「扎空」,根本拿不上貨來。甚至還會被沖得沒了方向,暈頭晃腦地找不到岸邊上岸。因此時間一長,吃過了幾次苦頭,這些人也就再不會涉足此類地點。


  幸好他自己是個內行,無論多大多急的流子,他都能從裡邊撈出貨來,這是因為他知道多麼急的海流子,也有歇氣的功夫。當潮水退到盡頭,總要歇那麼兩袋煙的時間,才往迴轉。而他還恰恰就是為數不多的,能牢牢拤住穩流的時間和規律的人。


  為此,他衷心地要感謝老天爺!

  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給他留下了幾塊類似於「星火灣」這樣,幾乎無人來涉足,既養得起海物,也藏得住海物,尚可以讓他養家糊口,藉以解決生計難題的最後一塊私人領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