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返1977> 第436章 流離

第436章 流離

  洪祿承這一代確實是哥兒三個。


  老大洪福承,字立之。洪祿承行二,字益之。他們還有個三弟,叫洪壽承,字謹之。


  而他們的父親洪效儒之所以給三個兒子取這樣的名字,其實是取自商家傳統道德標準。


  因為古人為了防止生意人賣東西時欺騙顧客,在制秤時,將秤的前三顆星定名為福、祿、壽。


  寓意是少給人一兩缺福,少給人二兩短祿,少給人三兩折壽。這三者不棄,方為誠信。


  至於這哥兒仨的表字自然也有含義,連起來就是,「立之為本,益之德行,謹守謹記」。


  不過有一點與洪福承、洪祿承不同。洪壽承作為洪家最小的兒子,實際上是洪效儒的續弦夫人所出。


  他與兩個哥哥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恰恰這哥兒仨之中,也獨獨是他最為父親所寵。


  為什麼呢?


  倒不是洪效儒偏疼小的,也不是洪效儒喜愛繼室,愛屋及烏,才專愛這個孩子。而是因為洪壽承在念書方面很有天賦。


  前面提過,洪家的二進院里有兩棵桂花樹,那是洪家進京后,隨著買下宅院栽種下的。


  其中不乏有盼望洪家子孫將來也能「攀雲折桂」,出個文華大學士的心思。


  但可惜的是,洪家歷代出的都是商人,沒有一個人文采出眾的,可以在學業功名上有所建樹的。


  熟料就是這個洪壽承,從小竟有過目不忘之能。他三歲便開始認字,從私塾念到崇實中學,一直品學兼優,深受每位老師的喜愛。


  考上輔仁大學物理系后,更被本系教授看重,聘為實驗室助手。實在是最有可能圓洪家這個夢的人選。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是華夏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價值取向。洪效儒自也不能免俗,必然就對小兒子青睞有加了。


  他甚至還特意讓洪壽承移居小洋樓,並給他配備了專門的管家、門房、聽差、番菜廚師和傭人。為的就是讓他提早適應西式生活,為日後出國留洋做準備。


  可也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不知是否出於嫉妒,洪福承對這個弟弟可並不如何親熱,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冷淡。


  反倒幼年失母的洪祿承是由繼室夫人一手帶大的,他不但對繼母很尊敬,也和洪壽承自小交好,兩個人的感情,更勝原本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何況在洪祿承和王蘊琳的婚事上,洪壽承也是出了大力的。


  在王蘊琳夜奔出逃的當夜,就是他命令門房把王蘊琳放進了洪家,並親自帶她直接去找的洪祿承。


  日後他更為洪祿承和王蘊琳求母親出面代為求情,又在父親跟前說了不少好話,才順利地成全了他們的姻緣。


  所以哪怕在婚後,洪祿承夫婦也和這個三弟相處最好。他們不但時常一起出遊、聚會,王蘊琳還有意把自己貝滿女中的女同學介紹給他。希望也能回報他一段美滿的姻緣。


  但一切美好終結於國難。


  「七七事變」京城淪陷之前,洪福承見勢不妙,早早逃反去了南京。京城淪陷后,洪祿承夫婦作為洪家產業的繼承人,也被洪效儒安排,經由津門去了滬海。唯有洪壽承仍舊留在京城,一邊念書,一邊陪伴雙親。


  而國都淪陷之後,由於人心苦痛,山河無色,大學也被日本人干涉。洪效儒便不捨得留小兒子在淪陷區當亡國奴了。就酬了一大筆錢,提前送他去法國留洋。


  可哪知道,洪壽承在輔仁大學就已經秘密加入「抗日殺奸團」了,早在北平參加過多次成功的刺殺行動。


  因此到達津門之後,他並沒有登上去歐洲的輪船,反倒是帶著留學的巨款,徹底投入到了抗戰鬥爭之中。自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別離歲歲如流水,幾年之後,直到1941年的中秋節一早,洪家的門房才莫名其妙在窗戶縫兒里發現一封洪壽承寫的家書。


  裡面的具體內容是:


  父親、母親:

  我現在很好,在需要我的地方,您們千萬不要找我。到了該回去的時候,我自然會回去。


  寫這封信,其實是為了告訴你們,我結婚了,是志同道合的結合。


  現附照片一張。我們希望得到您們的祝福。並盼望您們身體康泰,萬勿以我們為念。


  不孝子壽承、兒媳婉華敬上


  讓洪家二老欣慰的是,照片上的洪壽承很英俊,那姑娘也很漂亮,看著很般配。倆人都穿著洋裝,也有首飾,經濟境況似乎還不錯。


  只是由於信中僅寥寥數語。他們對那姑娘的情況幾乎是一無所知,唯有那封信末的「婉華」二字,應該是代表了她的名字。


  自此,這封信連附帶的照片,就被洪效儒一直貼身保留著。


  可儘管每日都是望眼欲穿的期盼,但立盡西風雁不來,洪效儒始終也沒能等到兒子回家的一天。


  1945年光復后,老爺子和從滬海返京的洪祿承重聚,臨終前只有吃力地指著照片和信件,把這件事託付於他。


  「……益之,以後有了機會你得去找他……替我……叫你弟弟……回家……別忘了……讓他們給我……墳上……磕個頭……」


  於是在此之後,洪祿承就按父親的話,開始多方設法尋找弟弟的消息。他甚至懇求身在重慶的大哥一起幫忙。


  但哪有那麼容易?茫茫人海中找人,就似大海撈針一般。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以重金懸賞,終於得來一個比較確切消息。


  有人說曾在滬海見過洪壽承。只不過那人還不太確定,因為當時聽人叫洪壽承為「陸先生」。


  洪祿承就抱著一絲希望,趕緊派人帶著洪壽承的照片去滬海打探。


  沒想到真有了些眉目,他便帶著保鏢又親自跑了兩次,最後經一番仔細的尋訪后證明消息的確屬實,「陸」(綠)就是「洪」(紅)。


  從那些和洪壽承打過交道的人口中,他也得知了失蹤兄弟的一鱗半爪。


  「陸先生」是洋行的翻譯,帶著她的妻子一起住在滬海,他的妻子後來懷孕了,給他生了個女兒。淪陷期間,「陸先生」也曾進過日本人的憲兵隊,但很快被德國人保了出來,倒沒受什麼罪。


  可是光復前夕,「陸先生」倒似乎惹了什麼不該惹的麻煩,總有些莫名其妙、凶神惡煞的人來詢問他們的事兒……


  所以最終,「陸先生」一家三口的行蹤,在滬海完全地蒸發了。他們消失的無影無蹤,連個泡兒也沒冒。


  而且特別讓洪祿承感到遺憾的是,洪壽承一家在滬海曾經的住處不但在租界里,甚至距離他自己的住處只有兩條街。


  在那幾年裡,他們兄弟二人原本是可以輕易見面的,但就這樣地錯過了。這不能不說是命運對他們的捉弄。


  後來到了解放后,洪壽承的情況便在洪家裡一直處於嚴格保密狀態,除了洪祿承夫婦,再沒任何人知道。他們再也不敢主動尋找了。


  因為他們心裡都清楚,種種跡象都表明洪壽承很可能是搞特工工作的。而且當年輔仁大學的「抗日殺奸團」不但團長是軍統的人,也有許多人後來都加入了軍統,如果泄露出相關消息,那必定會引來麻煩。


  當然,洪壽承也有可能是紅黨的人,但這種可能性很小。無論從他的家庭出身考慮,和照片上的經濟狀況來看,都不像。他們怎麼敢冒這個險呢?

  於是就只能寄希望於洪壽承有朝一日能夠信守承諾回家,自己敲響洪家老宅的院門。


  而洪祿承唯一能做的,不過是時時地偷偷把珍藏的照片拿出來看看,時時地嘆氣罷了。


  再後來,他們被迫從老宅遷出,經歷了歷次「運動」,就更不敢對此提及分毫了。


  甚至在「運動」期間,為了安全起見,洪祿承把那封信也塞進了火盆,付之一炬。


  只是那張照片,他卻怎麼也沒捨得下手燒了,就像王蘊琳的「翡翠扁方」一樣。成了他甘願冒生命危險,也要保存下來的東西。


  至於眼下,由於這麼多年杳無音信,洪祿承無疑已經接受了最壞的事實。


  他覺得「下落不明」不外乎有幾種可能。


  死了,歸依美國了,共和國成立時逃竄台灣了……


  所以他今天觸景生情,心情激蕩地吐露了這段家史之後,仍然沒忘了謹小慎微地告誡孩子們一番。


  「這件事,你們知道了便好,今後不要再提。免得外人得知,咱們洪家好不容易得來的安寧,再次捲入波瀾動蕩之中。但他日,你們如能得知有關你們三叔的隻字片語,也一定要告訴我!」


  而就在說出幾句囑咐的時候。眼淚溢出了洪祿承的眼眶,王蘊琳布滿憂鬱的眼神,同樣顯露出難以道出的悲涼。


  這既是為了與「陸先生」失之交臂惋惜,也為了沒能給逝去的長輩一個交代而沮喪,也或許是深深在懷念幾十年前,曾經住在這個西洋小樓里的身影…


  世界上的許多事不可思議。


  洪家的不少內幕出人意料。


  娓娓道來,房中淚語。這一天,洪衍爭、洪衍武和陳力泉,他們都記住了洪祿承的囑託,記住了這個殘破不堪的西洋小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