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洪衍武還忘了一點呢。
頭一陣辦完「糖心兒」的喪事,他心情十分糟糕,上班看什麼都不順眼。
結果遇上件事沒摟住,一不留神還跟外車間打了一架呢,更讓別人記在了心裡。
那一天,他按龐師傅的吩咐,推了輛車帶了倆鋼精鍋去汽水車間,給大傢伙兒打點散汽水當「福利」。
這是上面溝通好的,一點用不著背人,但得簽字。
他呢,沒帶筆,該簽字的時候就想找人借。
因為聽別人稱呼給他打汽水的一個中年人叫「老金」,他就以為人家姓金呢。
看人家兜里別著一支筆,跟著張口就說,「金師傅,麻煩您把那筆給我使使。」
這話挺客氣,誰聽都沒毛病,可偏偏沒想到車間里旁邊的人聽見,「嘩」的一下,卻全樂啦。
那老金則立馬瞪起了大眼珠子,跟牛一樣喘著粗氣地罵他。
「操你大爺的,老子借你個屁!小X尅的!金師傅是你叫的嗎?」
這對洪衍武來說,簡直莫名其妙啊,筆沒使著,還挨句罵。憑什麼?
當時他就怒了,就想一把抓住老金脖領子,給丫的那張臭臉直接按汽水鍋里去。
不過他最後還是克制住了,因為旁邊的人及時過來勸了一下,還跟他解釋了一番,他才明白怎麼回事。
原來老金不姓金,是因為嘴裡鑲了一顆大金牙,大家才給他起個外號叫「大金牙」。
但這個外號僅限於內部老哥們之間的稱呼。
沒成想,他一個小年輕的陌生人,上來也隨著別人這麼叫,那「老金」能幹啊?
大家再一起鬨,他更覺著丟了面子,自然就「汆兒」了。
對這個,洪衍武能理解,都是老爺們,讓人拿自己打岔絕對不行,面子還是很重要的。
所以雖然不太高興,但他自認倒霉,忍忍也就過去了。
可偏偏這老金還蹬鼻子上臉,有點得理不饒人。
一個勁兒的叨叨,沒完沒了,還髒話連連。
洪衍武這一階段耐性不好,聽了幾句就不幹了。
「這麼點事,你有完沒完?我說你每天是不是用尿漱口啊?再這麼臟,我大耳帖子扇你!」
嚯,這就又要急啊!
但這次是「老金」被人給拉住了。
或許是因為洪衍武是大食堂的人吧,汽水車間的人待他還比較公平。
大家直勸老金,說「不知者不罪,人家又不知道,別再瞎較勁了」,還有人拉他出去抽根煙去。
於是到這兒呢,衝突就又過去了。
可偏偏老金嘴欠,臨了,走人的時候,罵了一句「媽了X的」
對洪衍武而言,這可絕對忍不了。「媽」是忌諱,誰罵撕誰嘴!
於是眼見老金一轉身,他一伸腿,把腳勾過去了。
結果「老金」一個大馬趴摔出去了。
拋物線原理,臉先著的地,那絕對是「平地一聲雷」啊。
在場的都看傻了,老金起來捂著臉直「哎喲」,沒想到洪衍武還損他呢。
「我操,你這臉可夠結實的,要擱我,早毀容了。鬆開手,我看看,你那金牙掉了沒有……」
得,真是一句話引發的血案,徹底打起來了。
當然,真動上手了,汽水車間肯定向著自己人啊。
有人就上來拉偏手,打太平拳。可他們這次碰上惹不起的了。
洪衍武一通胡擼,根本不容人近身,誰過來扔誰,坡腳一踢一個倒,就跟狼進了羊圈一樣。
沒多會兒,三四個都爬不起來了,老金最慘,一個「過肩摔」,楞給丫摔吐了。
這場衝突以洪衍武絕對勝利和對方的集體哭嚎而告終。
但因為沒見過這麼打架的,好多女工都嚇得嗷嗷往外跑,弄得好些人還以為車間著火了呢。
好在這件事到了保衛科手裡就打住了。
因為雙方都有錯誤,責任有點擇不清。
再加上大食堂和汽水車間又屬於長期互惠互利的部門,誰都想息事寧人。
於是經調解,最後的結果是,一點沒受傷的洪衍武在龐師傅勸說下,答應賠給每人五塊錢。
然後再給人家當面賠禮道歉,這事兒就算完了。
只是誰都沒想到,洪衍武昂著腦袋,道歉的話簡直是把人往地縫地趕,還不如不說呢。
「諸位師傅,對不住了。真不該往死了揍你們,下回不這樣了。」
而以「老金」為首的幾個都低著頭,氣得沒招,又不敢滋扭。
已經被打慫了的他們,也只能包含屈辱地回應。
「沒關係。」
結果就為了這事兒,洪衍武不但從此成了保衛科重點關注、防範的對象,他的知名度也在廠里又拔高了一個層次。
背後里,許多工人都知道大食堂有個「摔跤高手」。
而且越傳越神,竟說他也去少林寺學過,是俗家弟子。
那麼即使不認識他,許多人出於好奇,也都跟著打聽他。
俗話說得好啊,我們的人民群眾眼睛可是雪亮的。
難道為了他乾的這些事兒,叫他一聲「洪思佳」還冤枉嗎?
「叛逆」就是他的個人標籤。
要說和電視上的劉思佳有什麼區別?
也那就是他這個「洪思佳」腦子更靈光、更有趣、更熱情,欺騙性也更強。
正因為平時老笑呵呵的,一旦「壞」起來,就讓人防不勝防。
洪衍武是一點沒想到自己的形象已經在別人心裡達成了這種共識,但不管怎麼說,至少有一件事他沒想差。
人一出名兒,往往就離倒霉不遠了。
這不,到了六月份,正是開始熱的時候,彆扭就找上門來了。
這一天,龐師傅抽空把洪衍武單獨叫去,皺著眉頭告訴他一件事兒。
說上頭有令,要調他去小食堂幫廚。
那有一個大食堂的人干滿一年了,得派人去接替,給人家換回來。
本來龐師傅是不同意的,他還打算調洪衍武進紅案組呢,就提出讓別人去。
可行政科長說沒轍,因為這是副書記欽點。
據說是人人傳頌洪衍武的「豐功偉績」,結果副書記就知道洪衍武學他說話的事兒了,也知道洪衍武怎麼幫大伙兒考試作弊的了。
老傢伙為這個生了氣,故意想整洪衍武一下子。
所以現在也沒別的辦法,只能該誰是誰了。
這事唯一的好處,說是只要熬滿一年,回來之後,可以長半級工資。
話到這裡,那麼問題就來了。
這去小食堂就去唄,不都是幹活嗎?怎麼弄得就跟充軍發配,或是服苦役似的呢?
嗨,那咱就得稍微解釋一下。
在洪衍武進廠的時候,咱不是提過嘛,「北極熊」一共有仨食堂。
其中大食堂和清真食堂都是為職工服務的,唯有這小食堂,是專門為八個人構成的廠領導班子服務的。
既然是為領導服務的,那就免不了具有特殊性。
首先來講,「北極熊」所有的食材來貨,都得緊著小食堂先挑、先選。
只有小食堂不要的,才能輪著剩下兩個食堂分。
其次呢,小食堂當家師傅就只有兩位,可那譜兒卻大了去了。
一位姓張,是個歲數挺大的老頭子,大號鮮有人知,本廠職工背後一律稱之為「張大勺」。
還有一個是個二十八九歲,已經結了婚的女師傅,名叫華英。
倆人平時都不怎麼露面,基本上都待在小食堂里。
別看工資巨高,都跟龐師傅一樣,炊事員的頂頭兒了。
可工作量卻輕省極了,一天就只做一頓中午飯,每周日固定休息。
至於小食堂廚房裡的雜活兒,全都分派給大食堂的人來干。
偏偏那張大勺脾氣還挺臭,對幫廚的人苛刻極了。
他嫌人多亂乎,就要倆廚工不說,還容不得錯,橫挑鼻子豎挑眼。
乾的一點不合心意,稍微有點馬虎,開口就罵。
最不可思議的是,到了耍手藝的時候,「張大勺」居然還要把人轟出去。
他做飯一點不讓人看,等到領導用餐之後,才又放人進去收拾鍋碗瓢盆。
所以這就是癥結所在了。
為什麼大家都不愛去小食堂幹活啊?
受約束、吃苦受累不說,還落不著好。
干好了是本分,干不好就挨罵。成天讓人防賊似的防著,學不到半點手藝。
而且別看和大食堂一樣是每天五點上班,卻得下午三點才能下班,每天足足拉晚了兩個小時。
最關鍵的,既不得吃,又不得喝啊。
領導的光一點沾不上,早飯午飯全得回大食堂吃,這多憋屈的慌。
可邪性的就在這兒了。
你不服沒用,廠領導在這個問題上,竟然絕無僅有的統一。
個個就跟孝敬親爸爸似的,都向著「張大勺」。
有意見問誰都一樣,就一句話給你,要麼你從「北極熊」走人,要麼聽張師傅的話好好乾活。
甚至就連龐師傅也一樣。
據說是他把「張大勺」給介紹到廠里來的,可他呢,卻對「張大勺」客氣極了,倒像欠了人家錢一樣心虛。
這事兒上,他一改往日的護短,從不替自己人拔闖,反倒胳膊肘朝外。
非說張師傅要求嚴格有道理,反賴他們幹活不走心。
所以「張大勺」這老東西簡直在廠里橫行無忌了,屬螃蟹的。
最後行政科也是沒轍了,才定了這麼一個一年輪換期限,且回來之後工資可以漲半級的補償方式。
要說是充軍發配,還真有那麼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