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歲月靜好
雪花玉容膏?傳說中能夠永葆青春的雪花玉容膏?老二這隻兔爺也太大手筆了吧?傳說這雪花玉容膏就算是當朝皇後娘娘也不是年年都能得到的,別說斷了一隻指甲,早知道有這寶貝,就是把自己剃成個禿子,自己都幹。
“嗬嗬!二弟有心了!”範氏立馬軟下了態度,眼風一甩,不顧紅桃的不甘和掙紮,帶著她那幫擁躉呼啦啦的就離開了青雲院。
範氏離開後,無人注意青雲院門口那棵杏樹下粉影一閃,藏在樹後的高秀容也走了出去。
未寶才看了眼前嚇成一團跟兩隻小鵪鶉似的主仆二人一眼,伸手摸了摸丫丫的小腦袋以示安慰。
丫丫認出眼前救了自己的人是認親那天送自己價值連城字帖的那個人,又聯想到剛才凶巴巴的範氏拿過他手中的小玉盒就眉開眼笑地走了,不再找自己的麻煩,定時他有因為自己拿出來好東西才將範氏擺平的,立刻鬆開拉著翠柳的手向未寶才深施一禮。
“嗬嗬!不必道謝,你是我妹妹嘛!”未寶才看著丫丫亮晶晶的眼睛笑著說道。
丫丫指了指未寶才流血不止的手臂,翠柳這才想起來跑進屋去拿包紮用的藥膏和繃帶。
翠柳輕輕的將未寶才的袖子卷起,流出胳膊上被範氏抓得翻卷的傷痕,心中不禁一陣後怕,還好二少爺擋在了自己前麵,這要是抓到了自己身上,不敢想象……
這時未寶才看著自己血肉模糊的手臂,心想,這範氏一介女流,怎麽下得了在樣的狠手,還好自己趕得及,不然這要是抓到了丫丫小臉上,這細皮嫩肉的,不敢想象……
均陷入後怕的未寶才和翠柳二人,齊齊打了一個冷顫!
現在的未寶才無比的慶幸,之前見高秀容鬼鬼祟祟的溜進了未保升的青雲院,自己鬼使神差地就跟在後麵,結果正撞見紅桃挑唆範氏對丫丫出手,還好自己難得出現一次好奇心,幸好幸好!
“小妹,之前送你的書你可看了?”
丫丫看著未寶才紅著臉搖了搖頭?
“裏麵有好多有趣的小故事的!”
丫丫低下頭搓著衣角,她的小臉兒更紅了。
未寶才見到丫丫的神態,這才後知後覺地想起,眼前這個小家夥才七歲,還是在那樣的環境長大,應該是不識字的。
“咳咳……你可識字?”未寶才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尷尬,紅著臉問道。
丫丫的小腦袋壓得更低了,輕輕地搖了搖。
“我教你識字可好?”
啊啊?識字啊?在李家隻有李繼祖才有資格讀書識字,就連李柔柔都以女子無才便是德被劉氏拒絕了上私塾的要求,自己竟然能夠識字,這可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丫丫不敢置信地突然仰起頭望向未寶才,眼中全是驚喜希冀的神采。
嗬嗬!未寶才看著丫丫憨憨的表情,不由低笑出聲。
“我們現在就開始吧!”說罷,就吩咐翠柳去取筆墨紙硯過來,拿到了院中長廊拐角處的涼亭裏。
未寶才知道未保升的書房是個機要之處,等閑人不得入內,故而很自覺地在涼亭擺了一張小小的書案,微風習習,在這初秋,正是一處讀書佳地。
未寶才拿起架上的筆,沾了沾硯中的墨,在紙上寫下了一個“丫”字,將筆放入丫丫的小手中,把著她的手一筆一劃的寫著。
“這個就是丫丫的丫字,是不是很簡單。”
未寶才言罷,放開丫丫的小手,讓她自己練習。
丫丫的手太小,拿著架上最小號的毛筆都感覺攥不住,小胳膊有沒有力氣,導致寫起字來搖搖晃晃,最後一筆還滴了好大一滴墨汁在紙上。
丫丫眼中汪著一圈兒淚水,有些不知所措的看著未寶才,好像未寶才肯定會嫌棄自己蠢笨,甩手就要離開不再教她識字似的。
未寶才看著丫丫的表情,不由想到了當初和那人學習讀書寫字時候的自己,不由得學著那人的語氣,說出了那人當年對自己說的話。
“你好棒哦!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學生了!”
聽聞此話,丫丫蒙著迷霧的眼睛頓時變得閃亮,她擦了擦眼睛,歡笑著拿起筆有認真地描畫起來,寫完一個字後,提著筆看向未寶才,就是一個期待表揚的小孩子。
“嗯!越來越好了!”未保升含笑摸了摸丫丫的頭以示鼓勵,他接過丫丫手中的筆,又在紙上寫下一個未字,給丫丫講解道:“這個字念未,就是我們未家的那個未字。”
言罷,未寶才將筆沾了沾墨汁,又將筆頭在硯台沿上蕩了蕩,將筆遞到丫丫手中,示意丫丫自己練習寫。
他看著丫丫的小手吃力地握著毛筆,沒有坐著,而是站在書桌前寫字,突然想到自己小時跟隨那人讀書時的情景,好像沒有向丫丫這樣吃力啊!
想到那些難忘的往事,他突然意識到當初那人對自己的細心與耐心,原來一切那人都提前想到了,才會使自己生活的一切都那麽的舒適和自然。
不是丫丫吃力,是自己粗心了,因為家裏沒有小孩子要讀書,所以沒有準備孩童用的細筆和寫字用的高椅,看來自己應該給丫丫準備一些小孩子用的學習用具了。
轉眼間,天色就暗了下來,這小半天未寶才教丫丫認了五十多個字,令未寶才大吃一驚的是,這五十多個字,每個字自己隻給丫丫講了一遍,寫了一遍,她就全都記住了。不隻隨便說一個字她能夠在混著的字裏麵將它指出來,還能聽到讀音按照自己教給的筆順給默寫出來,最最令人驚訝的是,初次執筆寫字的小小幼童,字跡竟然有一種淡淡的靜謐風骨在裏麵,讓人所見,產生一種歲月靜好之感。
看來之前自己有一句話說對了,她真是自己見過最聰明的學生了。
如此過去十數日,未保升和秦天霸一直沒有回來未府,範氏等人也再也沒有出現在青雲院,由此看來,還真是歲月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