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傾唐小戲骨> 第二十章 過河中渭橋會師

第二十章 過河中渭橋會師

  河中府不愧是長安與河東之間的重鎮,偶有青苔的城郭顯然是近年翻修過的,厚重的城牆挺拔雄健,箭樓、垛口一應俱全。

  城頭士卒往來巡視,戒備之意十足,已然做好與賊交戰的準備。

  見微知著,王重榮此人必是治軍有方,其軍中威望名副其實、絲毫不假,絕非簡單蒙父之蔭,實有真才實學。

  來到王府之前,王師範抬頭望去,其門上匾額取材尚新,猶有淡淡的油漆味飄來,顯然亦是剛剛打制而成;兩側石獅神態活靈活現,渾身溫潤隱有光澤,必為名貴石材。

  腳下石階白而圓潤,與含元殿前一般無二,可以斷定是漢白玉無疑。

  再加上門前列隊迎接、身著華服的侍女,無一不在告訴王師範:王重榮此人好奢!

  而好奢者,必斂財,估計河中鎮富饒的鹽池必入其手!

  不及他多想,作為東道主的王重榮已經熱情招呼起來,「諸位德高望重耆老,諸位淄州、河中同僚,隨本帥進府一敘。」

  語畢即當先帶路而行,王師範執晚輩禮,讓河中鎮貴族耆老先進,平添好感。

  自己與王猛、王彥章、敬翔三人隨後而入,牛存節和王鐵則帶兵去了提前空出的軍營中休整。

  席面之豐盛自是飛禽走獸、各色果蔬應有盡有,甚至鮮美可口的江南鱸魚也是每席一尾;席間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堂下妙齡少女翩翩起舞以助酒興。 首發域名m.bqge。org

  衣著、餐具無不極為考究,奢華排場沒有因天下動蕩而有所收斂。王師範雖面無異色,心下卻是鄙夷、厭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會氣氛極為熱絡,王重榮唱起高調,「賢弟,為兄久聞平盧鎮多壯士,今日何不讓河中父老開開眼界?」

  「兄長有何提議?」王師範表現得來者不拒。

  「為兄麾下亦是不乏勇武之士,堂下三人就是其中佼佼者,賢弟可從平盧勇士中選出三位,與他們一一過招,切磋技藝,如何?」

  王重榮指著堂下三名部將,極為自信地說道。

  王師範笑了,笑得充滿陽光,隨意地沖身側的王彥章問道:「彥章可有興趣,會會河中的英雄好漢?」

  「嘿嘿,末將奉陪到底,只是擔心動起手來收招不住,萬一傷了王帥部下就不好了。」王彥章狡黠地打起埋伏。

  王重榮或許是過於自信,並未將王彥章的話放在心上,保證道:「大家都是武人,些許皮肉之傷算不得什麼,這位壯士儘管隨意施為就是。」

  得到王重榮的承諾,王彥章再無遲疑,起身來到庭院當中,從兵器架上隨意取下一條長槍,沖其三位得意部將一招手,豪氣干雲。

  「兄弟,你們三個一起上吧!」

  這三人是親兄弟,自恃武力高強,在河中軍中極為跋扈,長久以來也沒有遇到一個像樣的對手,皆已養成了目空一切的毛病。

  聽到王彥章充滿挑釁的話,頓時感受到被輕視了,脾氣最是暴躁的老三直接沖了上來,揮槍便刺。

  王彥章側身出槍,將槍頭壓在其槍之上,臉上掛著笑容,手上卻是加了力道,任這老三使出吃奶的力氣也不能將長槍抬起,一時陷入僵局。

  他的兩位兄長都是識貨的主,馬上就看出端倪,知道三弟不是對手,一邊喊著「三弟退下」,一邊雙戰王彥章而來。

  王彥章聞言沒有難為老三,抽槍閃身,迎上攻來二人。

  他們看出王彥章膂力過人,卻仍對自身臂力極為自信,想要在力氣上壓服王彥章,為三弟搬回面子。

  於是,三人三槍於空中相撞之後,就纏到一處較起力來。

  二人確是力大,又是以二抵一,王彥章收起了輕視之心,手上的力道逐漸加大,方才壓下對方的兩條槍。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兄弟額頭、臉頰汗水直流,終於要抵擋不住了。

  突然,二人不受控制般向前一個趔趄,定睛一看,原來是王彥章收槍了,並笑著抱拳。

  「二位兄台偉力,小弟多有不如,就此認輸。」

  他倆最是知道自家的苦處,亦明白王彥章這是有意相讓,心中生出幾分好感,連忙推辭。

  「兄台過謙了,我兄弟以二抵一方才略佔上風,若是一對一,必不是兄台對手,不如這場比試就算平手吧。」

  「好!賢弟帳下之將果然不凡。來人,拿一壇酒來,本帥要敬這位壯士!」

  王重榮自是看出真相,遂對王彥章不吝激賞。

  王彥章自然毫不含糊,接過酒罈,道了一句:「末將失禮了!」說著,將酒罈舉過頭頂,嘴對壇口,咚咚.……一飲而盡,贏得滿堂喝彩。

  日落時分,賓主盡歡,王師範來戲了,裝出有了幾分濃醉之意,遂藉機告辭回營而去。

  回營路上,王猛好奇地問道:「彥章,你今天有些放水啊。」

  「咱們初來咋到,跟人家交情不深,日後又都是平賊戰友,還有借重的地方,不好駁了人家面子,讓主公難堪。」王彥章說出自己心中所想。

  王師範心下滿意,轉而調戲王猛一句:「阿猛跟彥章好好學學,遇事須多動動腦子。」 ……

  轉眼已在河中府停留三日,王重榮還有挽留之意,但王師範卻堅持離開。

  因為此時已是二月初,初春悄然來到,氣溫也已有了轉暖趨勢,等趕到渭水北岸后就可排兵布陣,尋機殲敵,不至貽誤戰機。

  且經過三日休整,破浪軍出征將士精氣神復足,一月行軍的疲乏之感盡去,亦皆盼望著早日破賊建功。

  離開河中府,沿著黃河北岸一路西行,五日後,破浪軍終於來到渭橋北岸。

  這還是王師範有意壓慢行軍速度,以保證將士們得到足夠休整,隨時可以投入戰鬥,否則兩日前就趕到了。

  此時,渭橋北岸已紮好營帳,從橋頭依次向兩側延伸,帳篷挨著帳篷,一眼望不到邊際。

  哨樓上執勤士卒第一時間就發現了王師範這支人馬,機警地吹響敵襲號角。

  只見營中將士們聞號離帳,迅速集結著。

  很快營門大開,一員老將當先衝出,護衛騎兵緊隨其後,步兵依寨布陣,顯然訓練有素。

  老將身後一桿大旗隨風飄起,一個「王」字醒目居中,旁邊一列小字,卻也能清晰可辨,上書「義武軍節度使」,原來來將正是王處存。

  王師範隨即單騎上前,於百步外停住黑風,並於馬上抱拳行禮,欣喜說道:「舅父,外甥王師範前來助戰!」

  「可有憑證?」

  王處存處事持重,因其只是在王師範出生時見過一眼,此後十餘年都未曾謀面,遂不敢貿然相認,乾脆問道。

  「家母書信一封在此。」

  王師範取出信,揚了揚,心裡暗自慶幸,幸虧阿娘心細,給我備下書信,否則今日定然有口難辨了。

  王處存命身邊小校取回書信,展信閱覽。

  「處存兄長台鑒:

  一別多年,小妹望風懷想,時切依依。今黃賊僭越,敝子師範,承先君遺風,起兵勤王,若疆場相見,望兄多加照拂,不勝感激。

  即頌近安。

  妹王郭氏鞠啟。」

  看過那熟悉的筆跡、親切的口吻,確定不能有假,王處存釋懷的大笑聲隨即響起。

  「哈哈哈,好小子,沒墮了你先祖郭公的名頭,還算有幾分血性!」

  話中欣賞之意毫不掩飾,隨即策馬而來,復興奮道:「師範,隨老夫入營。」

  又添援軍,平賊更有把握,他怎能不興奮?

  見是自家主帥外甥的軍隊,王處存麾下親將立即命人揮動旗幟,指揮軍陣讓開中門,放其入營。

  王處存一邊行進一邊對王師範說道:「師範,你的人馬在大營左側紮營吧,老夫的義武軍居中,右側是昨日剛到的涇原鎮行軍司馬唐弘夫所部。」

  說話間營門內又衝出一隊人馬,主將身後大旗分明寫著「涇原行軍司馬唐」,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看著滿面殺氣的唐弘夫,王處存連忙解釋道:「唐司馬莫急,是自己人,乃老夫外甥率軍勤王而來。」

  王師範立即在馬上自報家門:「淄州刺史王師範,見過唐司馬。」

  策馬急行中的唐弘夫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回禮道:「原來是泗上一戰擊敗賊將鄭天王的王刺史,有禮了。」

  雖然唐弘夫在隴右任職,卻是十分留意塘報,而王師範又有著田令孜這層關係,其戰功自然會如實上報,甚至稍有誇大,且連大唐皇帝都知道的消息,就沒必要再藏著掖著了,順理成章見於塘報,自然而然被唐弘夫得知。

  初次相見,本著謙虛為好態度的王師範,連忙推功,「都是將士用命,非師範一人之功。」

  不僅唐弘夫連連點頭,就連一旁的王處存也對這個第二次相見的外甥刮目相看。

  見其小小年紀就持重謙讓,很是對自己的胃口,更是愛屋及烏,心中更喜愛這個從天而降的外甥了。

  隨後,三將一同入營。

  破浪軍由牛存節領著,隨王處存安排引路的小校到左側紮營休整,王師範則帶著其餘破浪眾將、軍師敬翔,隨王處存、唐弘夫來到中軍大帳。

  義武軍和涇原軍的將領也紛紛匯聚而來,見己方又添陣容,臉上都掛著喜悅,一時間中軍帳內將星雲集,戰前緊張的氣氛也隨著破浪軍的加入有所緩和。

  王處存居于帥位,咳嗽一聲,帳內立時安靜,方才滿意地介紹道:「剛剛到來的這支人馬,非是旁人,乃是本帥外甥,淄州刺史王師範所部。」

  「見過王刺史。」

  義武軍的將領趕快打招呼,他們從自家大帥的語氣中已然聽出喜愛之意。

  「你們還愣著幹什麼,趕快拜見王刺史。」粗直的唐弘夫見自己部下遲鈍了,直接命令道。

  「師範初來乍到,見過諸位將軍。」

  王師範屈尊折節,化解了涇原軍諸將的尷尬,同時也贏得了他們的好感。

  「見過王刺史。」涇原軍諸將欣然回禮。

  見眾將打過招呼,王處存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師範,這次你帶來多少人馬?」

  唐弘夫和其餘眾將也豎起耳朵,等著王師範的回應。

  「回稟王帥,末將所部六千人馬。」

  帳下倒吸冷氣之聲迭起,須知王處存身為一鎮節度使,方才帶來萬餘人馬,王師範竟以淄州一州之地,擁兵六千,不得不讓人心生嫉妒,此子絕非尋常之人。

  看過眾將的表情,王師範藏拙般掩飾道:「家父乃是平盧鎮廂軍都指揮使,麾下大軍兩萬餘人,此次末將帶來的人馬之中,有不少是父親的部下。」

  現在還不是張揚的時候,必須低調。果然,一番解釋,令眾將如釋重負。

  而他的嘴角又標誌性的上揚,「要是你們知道老子麾下不止一萬人馬,又該當何想呢?需要找牆嗎?嘿嘿.……」心中不禁腹誹,賤氣奔騰。

  「好!我軍又添生力,各部都做好準備,與賊開戰的日子不遠了!」王處存意氣風發喝令道。

  「末將遵命!」眾將齊聲應道。

  隨後散帳,眾將各自回去整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