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七擒孟獲終歸降 祭祀瀘水返故鄉
諸葛亮命趙子龍擒住了孟獲,孟獲忙喊願意解甲歸田,做個獵戶,仍是不願投降。
??諸葛亮胸有成竹,也不發火,下令把孟獲和帶來洞主關押起來,各自回營睡覺,
??第二天,到了辰時,諸葛亮下令大軍拔營而起,爬山繞過入口被堵塞的盤蛇穀,一路回到桃花江邊的大營,與王平會合。
??孟獲和帶來洞主仍然被綁著,關在一座營帳裏,忐忑不安地等候諸葛亮發落。
??誰知諸葛亮並不露麵,也沒有蜀將來勸降,孟獲反而焦慮。
??到了午飯時分,諸葛亮派人送來滿滿一桌酒菜,士兵給孟獲、帶來洞主鬆綁,讓他二人自在吃喝。
??帶來洞主憂心忡忡,吃不下去,略動了幾筷子,就不吃了。
??孟獲卻不管,也不用筷子,一手抓菜,一手端起酒壺對著嘴就飲,也不用杯子。
??孟獲大快朵頤,吃了一會,忽然進來幾個人,是幾名蜀兵押著祝融夫人和孟優,來見孟獲。
??孟獲看見妻子和弟弟,麵色一喜,但隨即又沉下臉來,說:“你們是諸葛亮派來勸降的?”
??祝融夫人忙說:“大王,諸葛丞相並未讓我們來勸你投降,隻是把我們送來與你團聚。”
??孟獲一愣,隨即說:“這是讓你們前來與我訣別了,也好,臨死前還能見上家人一麵,再吃飽喝足上路,諸葛亮也對得起我了。”
??說完孟獲繼續吃喝,直接用手抓。
??祝融夫人一聽是生死訣別,暗暗垂淚。
??孟優看著孟獲,忍不住說:“大哥,事到如今,不如降了吧?”
??孟獲大喝一聲,說:“你怎地如此膿包?殺頭不過頭點地,我堂堂的蠻王,一方霸主,怎能向敵人屈膝?我已和諸葛亮說過,情願解甲歸田,做一獵戶,諸葛亮一言不發,顯然是不同意!要殺便殺,我若皺一下眉頭不算好漢!”
??孟優無語,沉默片刻,走過去拿起酒壺,斟酒敬孟獲,連敬三杯。
??孟獲心知,這是給自己送行了。
??忽然馬謖走進營帳,笑問:“孟獲,吃飽喝足了沒有?”
??孟獲大大咧咧地說:“吃飽喝足了,送我上路吧!”
??馬謖笑笑,說:“是該走了,我奉丞相之命,送你們上路。”
??孟獲一聽哈哈大笑,說:“連我的家人也不放過?好一個大仁大義的諸葛亮!”
??馬謖也不和他多說,一揮手,進來幾個士兵,托著幾盤金銀、幾套新衣服,說:“丞相知你幾經征戰,餘財耗盡,讓我送些衣物給你們,帶去路上用,再去借兵來與我們廝殺。”
??孟獲大出所料,驚異地問:“丞相不殺我?還要放我走?”
??馬謖笑道:“軍中豈有戲言?不但放你走,營外還有百餘名你的部下,一起放走,馬匹也給你們準備好了。”
??孟獲半信半疑,親自走出營帳一看,外麵果然站在百十名自己的部下,個個身上都有燒傷,裹著紗布,顯然是被軍醫治療過了。
??這百十名蠻兵都是從三江城就跟隨孟獲,忠心耿耿,一見孟獲全部跪下磕頭。
??孟獲見他們全被燒傷,心中淒慘,上前一一扶起。
??一名老兵顫顫巍巍地哭道:“大王,別打了,我們不是諸葛丞相的對手;丞相仁德,不但不殺我們,還給治病,好吃好喝招待!大王,別打了!”
??老兵這一哭,其他蠻兵也哭了,紛紛落淚。
??孟獲心裏發酸,但是拉不下臉投降,轉身問馬謖:“諸葛丞相在哪裏?我要當麵謝他不殺之恩!”
??馬謖笑道:“丞相有言,已七次擒你,你還是不降,丞相無顏再見你,你自去吧,召集兵馬再來征戰。”
??孟獲羞得無地自容,轉身牽了匹戰馬,往營外就走。
??祝融夫人、帶來洞主、孟優以及百十名蠻兵一一跟上,人人麵帶羞愧,沉默不語。
??到了蜀營大門口,忽然一隊士兵攔住去路。
??孟獲一驚,難道諸葛亮又反悔了?
??忽然又走來一隊士兵,每人手上拿著兩個袋子,一一分發給蠻人。
??孟獲忍不住問:“這是何物?”
??蜀兵答:“丞相知道你們路途遙遠,一路上人煙稀少,怕你們餓著、渴著,特地派我們來送飲食。一個袋子裏裝的是幹糧,一個袋子裏裝的是清水,帶去路上用吧。”
??孟獲大為感動,接過兩個袋子,掛在馬上。
??部下百餘名蠻兵泣不成聲,紛紛跪倒在地,喊道:“大王,降了吧!”
??孟獲心中天人交戰,跨上戰馬猶豫不決。
??祝融夫人等人一看孟獲不發話,也隻好紛紛上馬,準備離去。
??忽然孟獲的戰馬“唏律律”一陣怪叫,不讓孟獲這個生人騎,人立起來!
??孟獲猝不及防,從馬上摔了一跤,跌得不輕。
??忽然諸葛亮領著趙子龍等人從旁邊的營帳內奔了過來,急忙扶起孟獲問長問短。
??原來諸葛亮一直放心不下,躲在大營門口的營帳內觀看孟獲。
??孟獲看見諸葛亮,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諸葛亮揮揮手,命馬謖去把自己騎乘的戰馬牽來,送給孟獲騎用。
??孟獲感動得涕淚俱下,哭著說:“丞相!七擒七縱,古今未有!我雖然是蠻邦化外之人,也知禮義,難道還不知羞恥麽?”
??孟獲轉過頭去,喊後麵的妻子祝融夫人、弟弟孟優、妻弟帶來洞主,全部跪倒,向諸葛亮叩頭投降!
??部下百餘名蠻兵也感動得自動跪倒,叩頭不已。
??諸葛亮大喜,朝馬謖看了一眼,馬謖明白,孟獲還是沒能脫出諸葛丞相的計謀。
??諸葛亮連忙扶起孟獲,問:“蠻王可是真心歸降?別等我大軍走了,又生反叛!”
??孟獲雙眼流淚,匍匐在地上說:“丞相天威,天高地厚,我蠻邦子子孫孫都感恩戴德,絕不敢再造反!如違背誓言,人神共誅!”
??諸葛亮大喜,攙扶起孟獲,請他和一幹蠻人都到中軍大營,擺酒款待。
??孟獲進了中軍大營,眼中還是流淚不止,心中又感又愧,主動脫掉上衣,伏在地上請罪。
??眾蜀將看了無不歡欣,幾番征戰,曆盡千辛萬苦,終於看到了勝利。
??諸葛亮親自上去扶起孟獲,命士兵速備酒宴,一邊請孟獲等人去沐浴更衣,每人發一套新衣,準備赴宴。
??孟獲等人走後,馬謖諫道:“丞相,看您的意思,還讓孟獲為王統領蠻邦?我軍深入不毛之地,非是容易,不如留下官員,與孟獲共同把守南中之地,共同治理蠻邦?”
??諸葛亮搖搖頭,說:“若如此做,有三個不妥。其一,單留下官員,不留士兵,說話沒人聽;若留下士兵,士兵思鄉,水土不服,飲食不慣;蠻人不似漢人以吃稻穀為主,多吃獸肉,甚至茹毛飲血,我軍士兵不能適應,又沒有稻穀吃,久必生亂。其二,孟獲被我七擒七縱,蠻兵死傷頗多,手下難免怨恨漢人,日後必定思圖報複,又是禍亂之源。其三,蠻人剛烈,不講禮儀,力大者為王,屢有興廢殺伐之事;若留下兵士駐紮於此,難免卷入其中,無論蠻兵哪一方獲勝,漢兵終究是外人,易生戰亂。我打算不留兵,不運糧,讓孟獲自治,與彼相安無事,反而能夠長治久安。”
??眾文武聽了頻頻點頭,稱讚諸葛丞相考慮得周全。
??過了一會,孟獲和族人洗漱完畢,都換上了嶄新的錦袍,前來中軍大營赴宴。
??孟獲主動提起:“丞相,我既然已經歸順,自知罪孽深重,懇請丞相任命官員鎮守南中,我願為麾下一小卒。”
??諸葛亮羽扇輕搖,笑道:“自古以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王久居此地,如何能受外人節製?大王放心,我替皇帝陛下封你為蠻王,世代鎮守南中各地,世襲王位,不納錢糧,自給自足!”
??孟獲大喜,跪下給諸葛亮磕頭稱謝。
??諸葛亮笑吟吟地攙扶起孟獲,下令開席。
??祝融夫人、孟優、帶來洞主和帳外飲酒的百餘名蠻兵,皆大歡喜,紛紛舉杯來敬諸葛亮。
??諸葛亮笑吟吟地來者不拒,一邊令趙子龍、魏延、馬岱、馬謖、張翼、張嶷、王平等將軍回敬各位。
??中軍大營外麵也是歡快異常,蜀軍經過長期征戰,終於凱旋而歸;諸葛亮下令犒賞三軍,賞錢、賜酒食,歡慶勝利。
??蜀兵開懷暢飲,又輪流過來敬百餘名蠻兵的酒,化幹戈為玉帛。
??孟獲喝得興起,出來令蠻兵跳舞助興!
??蠻兵欣然從命,在營外空地上點起篝火,成雙捉對跳舞,一邊唱著蠻歌,惹得蜀兵哈哈大笑。
??諸葛亮應孟獲之邀,興致勃勃地出來觀看,蠻人感恩戴德,都跪在地上行禮。
??諸葛亮連忙下令免禮,舉杯敬蠻兵的酒,一直喝到半夜,方才散去休息。
??第二天,諸葛亮率領大軍,班師回朝,路過三江城。
??孟獲一再挽留,請大軍歇息一日,讓他盡一下地主之誼。
??諸葛亮欣然同意,下令在三江城外紮營,不許進城擾民。
??三江城中百姓,聽說兩軍罷戰言和,歡天喜地地帶著許多酒食,自發地出城勞軍。
??祝融夫人和孟獲親自去了三江城周圍的部落,收集了許多金銀珍珠、丹漆藥材、耕牛戰馬,以資軍用,發誓不再造反。
??諸葛亮大喜,下令隻收下戰馬,其餘物資,全部退回,還賞賜了孟獲許多金銀器皿。
??蠻人感恩戴德,自發地給諸葛亮建立生祠,四時享祭,稱呼諸葛亮為慈父、相父,各部落無不心悅誠服,南方終於平定!
??諸葛亮留在三江城外大營中飲宴一天,又讓士兵教會蠻人耕種稻米之術,蠻人感激,回贈許多獸皮獸肉,各種藥材,諸葛亮也不禁止士兵收禮。
??第二天,諸葛亮見犒軍已畢,班師回成都,令魏延引本部兵馬為前鋒。
??孟獲堅持要帶部族千餘人送行,一直送到瀘水邊上。
??這時前鋒魏延已經帶兵到了瀘水,正張羅著造船渡河。忽然河麵上陰雲密布,狂風驟起,飛沙走石,士兵都不能睜眼,更別談過河。
??魏延急忙來中軍稟報諸葛亮,諸葛亮沉吟片刻,請來孟獲詢問何故。
??孟獲說:“這瀘水一直有猖神作怪,往來渡河者必須祭祀,才能風平浪靜。”
??諸葛亮問:“當用何物祭祀?”
??孟獲說:“之前國中因為猖神作怪為禍,瀘水經常淹死族人,巫祝用了七七四十九顆罪犯的人頭和黑牛白羊,投入瀘水祭祀,自然風平浪靜,更兼風調雨順,連年豐收。”
??諸葛亮說:“麵前我大軍戰事已定,豈可妄殺一人?拿人頭去祭祀?”
??於是諸葛亮親自和孟獲、趙子龍、馬謖等人去瀘水邊觀看。
??隻見瀘水之上陰風陣陣,波濤洶湧,隱約有哭喊聲、馬嘶聲。
??諸葛亮納悶道:“之前我大軍渡過瀘水,風平浪靜,怎麽現在成了這番模樣?”
??諸葛亮命孟獲去瀘水邊,尋來幾個當地百姓,問其緣故。
??百姓說:“自從丞相大軍渡河以後,這瀘水就變了,夜裏常聽到瀘水上鬼哭神號,人喊馬嘶,仿佛大軍廝殺一般。從黃昏直至天明,哭聲不絕,直到太陽出來後才漸漸平息。而且隻要是陰天,瀘水上就升起瘴煙,瘴煙之內,隱約有陰鬼無數,往來呼號奔走,人人害怕,因此無人敢渡。”
??諸葛亮恍然大悟,說:“這都是我的罪過!之前我大軍渡瀘水,多有士兵中毒死於水中,幸得董荼那指點,才渡了過去;後來和孟獲大軍廝殺,兩軍士兵都有死於瀘水中的,更有圖省事,將敵兵屍體直接拋入水中,造成了冤魂不散!如今我軍將要渡河回去,這些冤魂心中憤恨,自然作怪阻止我軍渡河。既然如此,我當準備祭品,親自祭祀,撫慰亡魂。”
??百姓說:“丞相若要祭祀,須按舊禮,殺四十九顆人頭為祭,則怨鬼自散也。”
??諸葛亮說:“豈有此理!將士戰死,乃是本分,怎能再殺人祭祀?被殺之人,又用什麽祭祀?你且退下,我自有主張。”
??於是諸葛亮回到軍中,命夥夫宰牛殺馬,做成肉餡,又令和麵,做成人頭形狀,裏麵塞進肉餡,上蒸籠蒸熟,名為“饅首”,代替人頭。
??到了晚上,諸葛亮親自率眾人來到瀘水邊,命手下擺下香案,陳設果品、稻穀、饅首、美酒,焚香禱告。
??又在地上排列四十九盞燈,排成七星圖案,豎起招魂幡招魂,諸葛亮親自寫了祭文禱告:“伏惟大漢建興三年秋九月一日,武鄉侯、領益州牧、丞相諸葛亮,謹陳祭儀,祭奠歿於王事的蜀中將校以及南中蠻人亡魂:我蜀漢皇帝,繼承漢統,威震蠻邦。奈何南中不服,屢屢犯境,邊民不安,家破人亡。我奉皇命,吊民伐罪,大舉王師,征討蠻邦。兵鋒到處,所向披靡,將士用命,敵酋投降。爾等亡魂,皆是健卒,因戰而亡,令人哀傷。或偶失兵機,誤中奸計;或流矢射中,殞命身亡;或不明地理,中毒而死;或刀劍斫傷,魄斷異鄉。然死生有命,修短有數,富貴在天,各宜安詳。眾軍生為勇士,死為英魂,英靈尚在,祈禱必聞。如今奏凱而還,謹備奠儀,焚香燒紙,果酒饅首,供尓安享。尓其有靈,隨我旌旗,逐我部曲,同回上國,各歸故鄉。享骨肉之蒸嚐,領家人之祭祀;莫作他鄉之鬼,徒為異域之魂。我當表奏天子,使汝等親屬盡沾恩露,年給衣糧,月賜廩祿,春秋公祭;以茲酬勞,以慰汝心。至於本地亡魂,生前既凜天威,死後亦歸王化,鹹宜寧貼,毋致悲傷。亮聊表寸忱,敬陳祭祀,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讀罷祭文,諸葛亮放聲大哭,拜伏於地,極其痛切,情動三軍,無不落淚。
??孟獲等眾,皆哭拜於地,祭奠亡魂,懺悔罪過。
??於是諸葛亮令手下將祭物全部拋於瀘水之中,隻見愁雲慘霧中,隱隱有數千鬼魂,慢慢隨風而散。
??次日天明,諸葛亮引大軍渡過瀘水,抵達北岸,隻見雲收霧散,風平浪靜,平安無事。
??蜀兵安全渡過瀘水,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還。
??大軍前行到永昌城,諸葛亮留下王伉、呂凱把守四郡;為表彰向導官呂凱的功勞,任命他為雲南太守,封陽遷亭侯。
??隨後發付孟獲率部回去,殷殷叮囑,讓孟獲勤政愛民,善撫各部族,勿失農時,安分守己。
??孟獲涕泣跪拜,目送諸葛亮進城而去。
??永昌太守王伉問諸葛亮:“丞相是否留下些兵馬,鎮守永昌,防止孟獲出爾反爾,再度反叛?”
??諸葛亮笑笑,說:“太守請放寬心,孟獲被我七擒七縱,早已心服口服,感恩戴德,盡其有生之年,不可能再反叛!而且我若北伐、東征,還可以向孟獲借兵,他必定派精兵強將助我,不會推諉。隻是太守也須謹守邊界,約束部屬,無事不要去蠻邦滋擾。”
??王伉連連稱是,諸葛亮休息一會,點起大軍,凱旋去成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