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零章 袁以車戰對騎兵 寧遠錦州都告捷
築城、人事安排妥善後,袁崇煥著手整軍募兵,擴充軍隊。
??袁崇煥記著熊廷弼的囑咐,打算新建一支關寧軍!
??袁崇煥長期抗敵,認識到當時的遼兵弊端很多,非重建不堪大用!
??關外的遼兵,多為外省調募之兵,多為市井烏合之眾,禦敵不足,鼓噪有餘,糜費金錢,不得一用,不能援遼,反而擾遼。
??袁崇煥奏請朝廷,將外兵撤回,招募本地遼人補充。袁崇煥奏言:“南兵脆弱,西兵善逃,遠求難致之兵,何如近取回鄉之眾?”經朝廷同意,袁崇煥著手招募本地兵勇,“以遼人守遼土”。同時對遼軍進行了整頓與建設——裁冗、選將、編製、治械和備餉等。
??前鋒總兵祖大壽的家將祖寬、堂弟祖大樂,麾下有一支能騎擅射的軍隊,由本地人和夷人混編組成,名為“關寧鐵騎”。袁崇煥就以“關寧鐵騎”為基礎,擴建遼軍,也叫“關寧鐵騎”!
??經朝廷批準,裁汰調募冗兵四千餘員,以遼民精壯者補充。客軍官疲兵猾,困擾遼軍多年,朝廷內外,未得良策。袁崇煥的上述辦法,破除舊弊,切實可行。
??經過整編,袁崇煥對新軍刻苦訓練,補充裝備,將部隊分為分戰兵與守兵。戰兵為機動作戰部隊,分為步營、騎營、鋒營、勁營、水營,含步兵、騎兵、車兵、水兵等兵種;守兵為戍城守堡部隊,按其所戍城堡大小,分為屯守、馬援、台烽等不同編製;另有鎮軍、驛騾、撥馬,以警衛、驛傳和哨探。遼軍整編後,明章程,嚴法度,分屯束伍,齊肅訓練。
??袁崇煥又奏請添置火炮,整修器械,查盔甲,點守具,遼軍的武器裝備,得到極大改善。
??並且袁崇煥多次上疏戶部,催運糧餉,士兵無後顧之憂!經過整頓的遼軍,戰有良將,守有精兵,上下協調,彼此呼應,嚴格訓練,整肅紀律,提升了遼軍整體的戰鬥力。
??部隊壯大後,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袁崇煥大力推行屯田,以遼土養遼人,以遼人守遼土!袁崇煥將屯田、禦守、爭戰相結合,使民安、兵強、鎮富相聯係,從而促進了關寧錦防線的重建及其強固。
??內政安排妥當,袁崇煥把目光投向蒙古各部。
??漠南蒙古東部諸部,靠近關寧錦防線,袁崇煥奏請朝廷同意,注重撫賞,聯蒙諸部,對抗後金。
??而與之同時,皇太極也在加緊備戰。在這段時間裏,後金發生了四件軍政大事:第一件是努爾哈赤病死,皇太極繼承汗位。第二件是明朝與後金進行議和活動。明廷的意圖是藉議和使臣往來,察探後金內部實情,爭取時間,搶修城垣,鞏固關寧錦防線;後金的意圖則是藉談判拖延時間,防止明軍利用“大喪”北進,東向進攻朝鮮,鞏固新汗權位。第三件是征撫右翼漠南蒙古。第四件是用兵左翼朝鮮。
??努爾哈赤兵敗寧遠後,皇太極心有餘悸,雖未敢輕舉,卻憤懣胸臆、貪心不死。後金進攻明朝,需做兩項準備:剪弱明軍兩翼——征撫蒙古,降服朝鮮。
??天啟七年,後金天聰汗皇太極命二大貝勒阿敏等統率大軍出師朝鮮。二月,阿敏率軍過鴨綠江,下義州、占平壤。朝鮮國王李倧逃出王京,避居江華島。朝鮮國王李倧與後金二大貝勒阿敏訂立“兄弟之盟”。天聰汗皇太極此舉,一石四鳥:鞏固汗權,降服朝鮮,獲取糧布,孤立東江--解除攻明後顧之憂。
??隨後,後金發生饑荒,穀一鬥銀八兩,甚至有人食人肉者。皇太極決心發動戰爭,讓官兵向遼西搶糧食,轉移內部矛盾,緩和政權危機,發動了寧錦之戰。
??天啟七年五月初六,後金天聰汗皇太極,以“明人於錦州、大淩河、小淩河築城屯田”,沒有議和誠意為藉口,親率數萬軍隊,謁堂子,出沈陽,舉兵向西,進攻寧遠、錦州!
??袁崇煥接到後金兵渡過遼河的哨報,立即調整部署:滿桂移駐前屯,孫祖壽移駐山海關,黑雲龍移駐一片石。錦州防務以副總兵左輔統領金國奇部為左翼,以副總兵朱梅為右翼,平遼總兵趙率教居中調度,賈勝領奇兵東西策應,鎮守太監紀用駐錦州。
??初九日,皇太極率兵至廣寧的舊邊,命貝勒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讬、薩哈廉、豪格率護軍精騎為前隊,攻城諸將率綿甲軍等攜雲梯、挨牌諸器械為後隊,親自同大貝勒代善、二大貝勒阿敏、三大貝勒莽古爾泰率領大軍居中,八旗三隊,魚貫而行。
??後金軍行進,分為前、中、後三隊;作戰,則列為左、中、右三路。初十日,皇太極至廣寧。後金軍士捉獲明軍哨探,經訊問得知:右屯衛以百人防守,小淩河、大淩河雖修城未竣也有兵駐防,錦州城修繕已畢、有馬步卒三萬人。皇太極命乘夜進軍,輕取右屯衛城,直奔大淩河城。
??袁崇煥得報,知道大淩河城工未竣,急令守城兵士撤往錦州。右屯衛守軍也敗逃錦州,錦州城被後金軍四麵包圍!
??袁崇煥急忙下令,沿邊小堡,也都撤兵,歸並大城,堅壁清野,合力禦敵。
??後金軍突然圍城,明朝遼軍準備不足。所以,監軍太監紀用和總兵趙率教派出守備一員、千總一員,縋城而下,到後金大營,談判講和,拖延時間,以待援兵。
??皇太極對錦州來使強硬地表示:“爾欲降則降,欲戰則戰!”並給紀用、趙率教寫了回書,稱:“或以城降,或以禮議和。”信帶回後,遲遲不見複。皇太極下令攻城,錦州激戰,終於爆發。
??紀用和總兵趙率教、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躬披甲胄,親冒矢石,力督各營將領,並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時戰至戌時,打死後金兵無數!
??皇太極攻城不利,下令後退五裏安營,派人到沈陽調兵增援。同時親自寫勸降書射入城內,守軍置之不理!
??袁崇煥心急如焚,緊急調集各處水師陸軍,增援錦州。但路途遙遠,一時間趕不到前線。袁崇煥沉思良久,提筆寫了一封書信,喚來烏有貴,命他去錦州送信,麵授機宜一番。
??烏有貴遵命準備了一個包裹,帶上官憑、書信和幾件衣服,上馬疾馳錦州。
??烏有貴連夜趕路,日夜奔馳兩日後,錦州城已然在望,按照袁崇煥的計策,放緩馬韁,讓戰馬吃些野草,緩緩而行。
??此刻皇太極心急如焚,援兵已經趕到,但是錦州城炮火淩厲,箭如雨下,城牆又修繕加固過,久攻不下,士兵卻傷亡慘重!
??皇太極想想不能強攻,就下令停止攻擊,派使臣去錦州城議和。城內主將趙率教也在拖延時間,等袁崇煥大軍到來,就虛以委蛇,也派使者回訪,卻拒不投降!
??皇太極惱羞成怒,再次下令攻城,一邊派出許多騎兵哨探,打探軍情,看明朝有沒有救兵來援。
??後金軍哨探四出,很快有人發現了在一座山穀裏喂馬的烏有貴,呼哨一聲,三名騎兵包抄上去!
??烏有貴一看正中下懷,連忙翻身上馬,打馬回奔。後金騎兵緊追不舍,烏有貴故意把肩上的包裹鬆了鬆,疾馳之下戰馬顛簸,很快包裹掉落在地上。
??後金騎兵一看大喜,兩人放箭,一人上前搶走包裹!烏有貴趁機催馬急馳,逃回寧遠,三名後金騎兵卻不知是計,回去把包裹獻給皇太極請功。
??皇太極打開包裹看了衣物、官憑,拆開書信一看,大吃一驚!書信是袁崇煥寫給紀用、趙率教的,內稱“調集水師援兵六七萬,將至山海關,薊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後所兵俱至寧遠。各處蒙古兵,已至台樓山”雲雲。
??皇太極心知袁崇煥大軍很快趕來,繼續攻城不下,再被援軍兩麵夾攻,凶多吉少!
??皇太極緊急召集三大貝勒商議軍情,二貝勒阿敏說:“天聰汗,現在已經進入夏天,我軍攻城不下,糧料奇缺,人馬疲憊士氣低落,不能再這麽打下去了!”
??大貝勒代善附和說:“天聰汗,我軍善於野戰,明軍善於憑城堅守,不如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城,一路進攻寧遠,把明軍分割成兩處,使其首尾不能兼顧!”
??二貝勒阿敏挺身而起說:“大汗,我願留下圍困金州城,在城外鑿三道濠溝,加以包圍,保證不讓明軍一兵一卒出城!”
??皇太極大喜,說道:“如此極好,我留五萬軍隊給你,還有四萬我帶走,去戰袁崇煥!”兵貴神速,皇太極立刻點起五萬大軍交給二貝勒阿敏,親率四萬大軍,南下寧遠!
??袁崇煥很快得到探報,正要率大軍出戰,不想朝廷忽然下旨,為確保寧遠不失,不允許袁崇煥親自率領援兵,前往救援;而令滿桂、尤世祿、祖大壽等率軍一萬,馳援錦州。
??袁崇煥想想,既要固守寧遠,又要出援錦州,固守寧遠是關鍵!於是上奏朝廷,“堅壁固壘,避銳擊惰,相機堵剿。”
??兵部尚書王之臣批準他的方略,下令“關外四城各當堅壁,斷不可越防地而遠援”。
??袁崇煥接到命令,想想錦州是寧遠的屏障,不能不救,就命山海關總兵滿桂率援兵去救錦州。
??滿桂立刻率一萬大軍出發,過連山,到笊籬山,與後金護衛運糧的偏師相遇!
??皇太極深入明境作戰,極其重視保護糧草,派出六位貝勒往衛塔山運糧,正好與滿桂的援軍不期而遇!這護糧的六位貝勒是:大貝勒莽古爾泰、貝勒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讬、薩哈廉、豪格,所部是一支勁旅!
??滿桂探得虛實,不敢冒進,緩緩而退;後金軍則緊跟,謹慎隨行,也不敢過於迫近。
??第二天,八旗軍後續部隊趕到,立即分作兩翼,夾圍明軍於笊籬山。
??滿桂、尤世祿奮勇而前衝殺,突破包圍。兩軍交鋒,各有死傷,雙方互存戒心,戰鬥很快結束。明朝援軍退回寧遠,後金軍回到塔山繼續運糧。
??袁崇煥迎回滿桂大軍,想想寧遠城是天下安危所係!寧遠丟了,山海關不保,山海關丟了,後金軍就長驅直入北京城下!
??袁崇煥苦思了一夜,決定派出奇兵,進逼擾敵!袁崇煥設奇兵四支援錦:一是,招募死士二百人,令其直衝敵營;二是,招募川、浙死士,帶銃炮夜驚敵營;三是,令傅以昭率水師東出而抄敵後;四是,令王喇嘛往諭蒙古各部,從北入援,牽製敵人。但這四條措施都未見實效,皇太極大軍很快逼近寧遠城!
??袁崇煥立刻重新部署,在城外布列車營,前掘深濠,作為屏障,明兵都撤到濠內側安營。袁崇煥決定以車戰加火器對付後金騎兵,提前派遣車營都司李春華,率領車營步兵一千二百人,掘濠以車為營,列火器為守禦。
??總兵滿桂、副將尤世威和祖大壽等率精銳之師,出城東二裏結營,背倚城垣,排列槍炮,士氣高漲,嚴陣待敵。
??總兵孫祖壽、副將許定國率軍在西麵,滿桂、祖大壽、尤世威等率軍在東麵,其餘將軍在四周,分守信地,整備火器,準備迎戰。
??二十八日晨,後金兵出現在寧遠城北崗,於灰山、窟窿山、首山、連山、南海,分為九營,形成對寧遠的包圍態勢。皇太極率諸貝勒巡視陣前,說:“其地逼近城垣,難以盡力縱擊,欲稍後退,以觀明兵動靜。”於是,後金軍後撤,退到山崗背側。
??皇太極的意圖是,引誘明軍趁他們後撤時發起衝鋒,使之離開自己的陣地,給後金騎兵創造馳騎縱擊的機會,以便全殲城外明軍,但明軍堅壘不動。
??皇太極按奈不住,下令八旗精銳為先鋒,攻打寧遠城!大貝勒代善、三大貝勒莽古爾泰急忙勸阻,說敵軍依托城牆布陣,騎兵難以馳騁縱擊,火器對騎兵的傷害極大!
??皇太極怒道:“昔日皇考太祖攻寧遠,不克;今我攻錦州,又未克。似此野戰之兵,尚不能勝,其何以張我國威耶!”說完,皇太極親率貝勒阿濟格與諸將、侍衛、護軍等,向明軍馳疾進擊,衝車陣,攻步卒。
??諸貝勒倉促出戰,來不及披甲戴胄,就衝了出去!
??明朝總兵滿桂、副將尤世威率騎兵迎戰,短兵相接,互有傷亡。遼軍與後金軍兩支騎兵,在寧遠城外展開激戰,矢鏃紛飛,馬頸相交。總兵滿桂身中數箭,坐騎被創,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後金貝勒濟爾哈朗、薩哈廉及瓦克達俱受傷。
??兩軍士卒,各有死傷。遼軍給後金騎兵以殺傷,後金軍則重創袁崇煥的車營。
??袁崇煥一看戰況激烈,親自登城指揮,下令“紅衣大炮”、“木龍虎炮”、“滅虜炮”等火器,齊力攻打。參將彭簪古以紅衣大炮擊碎八旗軍營大帳一座,其他大炮則將東山坡上敵營打成一片火海!
??受此鼓舞,城外車營馬步官兵,不畏強敵,奮勇出擊!
??激戰之中,後金兵多死於炮火之中,明朝官兵倒於刀箭之下,橫屍城外,屍填濠塹!
??從早晨到中午,明兵死戰不退,後金軍傷亡重大。後金貝勒濟爾哈朗、大貝勒代善第三子薩哈廉和第四子瓦克達俱受重傷,遊擊覺羅拜山、備禦巴希等被射死。皇太極親見袁巡撫麾下炮猛兵勇,八旗官兵傷亡慘重,命令停止進攻,撤退到雙樹鋪。後金兵將死者屍體,也運到這裏焚燒。
??這一戰,打死後金兵數千,屍橫遍地!
??二十九日,後金天聰汗皇太極率軍撤離寧遠,退向錦州,袁崇煥再次取得了寧遠大捷!
??遼東巡撫袁崇煥欣喜地上奏朝廷:“十年來,盡天下之兵,未嚐敢與奴戰,合馬交鋒。今始一刀一槍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驃悍。職複憑堞大呼,分路進追,諸軍忿恨此賊,一戰挫之,滿桂之力居多!”
??皇太極攻寧遠不克,又轉攻錦州。怕袁崇煥出追擊,皇太極連夜撤兵,一夜奔馳,第二天趕到錦州城下。
??為了鼓舞士氣,皇太極命士兵向城上舉炮、鳴角,躍馬而前。又令軍士大噪三次,才入營安歇。之後數日,後金軍繼續圍困錦州城。白天,以騎兵一萬來回馳騁,展示軍威;夜晚,則遍舉薪火,示警幹擾。
??六月初四淩晨,皇太極命數萬士兵攻打錦州城南門,卯刻進兵,辰刻攻城,頂著盾牌,蜂擁衝鋒!其他東、西、北三門,也派士兵佯攻,牽製明兵。
??明軍以逸待勞,從城上用火炮、火罐與矢石下擊,後金軍死傷眾多!
??皇太極大怒,親自督戰,命士兵冒死運車梯,強渡城前濠溝。但濠深且寬,不得渡過,後金兵擁擠濠外,遭炮轟擊,紛紛倒斃,屍積如山!
??皇太極無視軍兵慘死,力督攻城,必欲奪城。戰到午時,後金兵傷亡更重。
??明軍憑藉堅城深濠,從城上發射火器,後金兵無法靠近城牆。傍晚,經過一天的激戰,皇太極見明軍憑借高城深塹,施放強大火器,氣候又炎熱,麾下士氣低落,攻城不下,隻得下令撤軍回營。
??第二天,皇太極大早就召集眾將商議,昨日一戰又死傷三千人以上,加上天氣炎熱,士氣低落,不能再戰,隻好忍痛退兵回沈陽!
??沿途,皇太極怒氣難消,下令拆毀了明軍早已放棄的大淩河、小淩河等處工事,以泄其憤!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