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百年積怨 第九十二章 只缺運氣
沉「飛龍」號,劉海峰並不覺得有多大成就感。
以往執行戰備巡邏任務時,劉海峰指揮的「江豚」號曾經多次發現「飛龍」號,用計算機模擬了攻擊與規避過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不但使用了潛艇的中央火控計算機,還使用重型反潛魚雷。「江豚」號順利完成作戰任務、離開危險海域,「飛龍」號也「順利」沉到海底。
以最快速度離開反潛巡邏機的搜尋範圍之後,「江豚」號再次潛伏下來。
按照作戰計劃,劉海峰可以在此時下達返航命令,回到潛艇基地,向潛艇司令部遞交作戰報告,官兵們也能在岸上休息幾十天,順便回家住上一段時間。與張雪峰等軍官、以及部分士官商討之後,劉海峰做出了留下來的決定。
戰爭已經爆發,日本艦隊肯定會出港執行作戰任務。
不管有多少潛在西太平洋執行獵殺任務,「江豚」號還有29重型魚雷、8枚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與8枚反艦導彈(儲存在魚雷架上,枚儲存在垂直發射管內),總不能帶著這麼多「軍火」回家吧。再說了,執行獵殺任務的周期為60天、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周期可以長達9天,才在海上活動不到30天,剩餘的物資足夠「江豚」號繼續在海上活動2個月、官兵狀態良好,完全沒必要急著返航。
既然留下來,就得主動尋戰機。
劉海峰的膽實很大「江豚」號在伊豆諸島南面的太平洋海域轉了幾圈后23日下午轉向北上,24日凌晨再次回到伊豆諸島海域。也就是說,不到24~小時,「江豚」號回到了擊沉「飛龍」號的地方。
利用高頻海底地形探聲納,能夠清楚看到散落在海底的潛艇殘骸。
「江」號返回戰場,不是為了找到「飛龍」號的殘骸,劉海峰也沒有「鞭屍」的惡劣喜好。他的目的只有一個,等待日本艦隊!
擊沉「龍」號。讓劉海峰在「潛艇戰績」上追平了華劍鋒。
如果能夠擊沉2航母與幾艘大戰艦。劉海峰就將超越華劍鋒成為共和國有史以來戰績最大地潛艇長。
不得不承認。劉海峰不但有膽量。還有頭腦。
日本海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擊沉「飛龍」號地「江豚」號會再次返回交戰海域。
2上午「江豚」號與1艘水面艦艇發生接觸。斷定為反潛護衛艦。讓劉海峰覺得不可思議地是日本護衛艦沒有發現近在咫尺地「江豚」號。確定為1艘單獨活動地護衛艦之後。劉海峰壓住了出手地衝動。沒有浪費寶貴地重型魚雷。那艘日本護衛艦在「飛龍」號沉沒地點徘徊了幾個小時。用主動聲納探測了海底情況。隨後轉向返航。由此推斷。護衛艦地任務不是反潛是尋找「飛龍」號地殘骸。
耐心等待總有回報。
24日夜間,「江豚」號首次與日本艦隊遭遇舷被動聲納明確測出了16~大型戰艦的準確位置與航行數據。可惜的是,劉海峰沒能獲得偷襲的機會。日本艦隊的速度一直保持在16節以上近到處都是反潛直升機與反潛巡邏機,還有1艘具有強大反潛能力的護航戰艦。如果「江豚」號不顧小命速追上去,肯定會被反潛力量發現,在發射魚雷之前就被日軍擊沉。尾隨日本艦隊航行小時,「江豚」號主動脫離接觸。
由此可見,劉海峰不是瘋子,而是非常冷靜的潛艇艇長。
測出日本艦隊的航線之後,劉海峰與張雪峰抓住了其中的規律:日本艦隊一直在規避偵察衛星!
按照張雪峰的建議,「江豚」號在25日上午到達了第一個伏擊點。
運氣不是很好,日本艦隊沒有主動送上門來,而是在距離「江豚」號大約50千米處轉到了另外一條航線上去。
25日夜間,「江豚」號到達第二個伏擊點。
運氣仍然不怎麼樣,日本艦隊好像在故意「調戲」劉海峰,再次在距離「江豚」號大約千米處轉向。
26日上午,「江豚」號到達第三個伏擊點。
因為規避衛星沒有固定航線,只需根據偵察衛星的運行軌道,讓艦隊離開衛星的探測海域,所以「江豚」號只能在大海上碰運氣,運氣好、收穫將極為豐碩,運氣不好、最多損失點耐心。
下午3點30左右,日本艦隊還未送上門來,「江豚」號收到潛艇司令部發來的消息。
上升到潛望鏡深度,將通信天線伸出海面,接收通信衛星發來的信息后,「江豚」號再次潛入深海。
直到此時,劉海峰才知道,日本艦隊已經在1個小時前轉向南下。
不得不說,
實很重要。
如果「江豚」號呆在第二個伏擊點上,很有可能已經與南下的日本艦隊遭遇。因為在夜間隨同日本艦隊向西航行了數十海里,所以「江豚」號錯過了最佳伏擊機會,只能繼續在茫茫大海上碰運氣。
命令轉向南下后,劉海峰把張雪峰等軍官叫到了指揮中心。
所有軍官都認為,日本艦隊突然轉向南下,很有可能主動與正在北上的航戰鬥群交戰。南下時,隨著逐漸遠離岸基航空兵的掩護範圍,日本艦隊為了避免遭到潛艇伏擊,不大可能走直線,而會以較高的航速沿z字型航線南下。最佳的伏擊時機不是日本艦隊南下的時候,而是日本艦隊與航母戰鬥群交手的時候。日本艦隊里的航母必須逆風全速航行,讓艦載戰鬥機起飛。此時的航母幾乎沒有自衛能力,極易遭到潛艇攻擊。只要抓住機會,2到3魚雷就能擊沉1艘航母。
關鍵問題是,必須預先判斷2支艦隊的交戰地點!
劉海峰沒有猜,而是再次讓「江豚」號上升到潛望鏡深度,利用潛艇上的戰術數據交換設備接收其他部隊發出的戰術數據。
對潛艇來說,「戰術數據鏈」定是「新式裝備」。
半島戰爭后,軍向國防部申請撥款,為潛艇安裝戰術數據鏈。這一要求差點被時任國防部長的宗應仁駁回,因為戰術數據鏈是超高頻無線電通信設備,潛伏在海里的潛艇根本收不到超高頻無線電信號。為了搞定這件事,華劍鋒給時任副元首的王元慶寫了封信,明確提出戰術數據鏈系統對潛艇的重要性。直到2027年初,王元慶上台執政,才讓出任國防部長的葉致勝批准了海軍的撥款請求,為每艘潛艇配備一套戰術數據鏈系統,並且要求潛艇生產商提供改進服務。
嚴格說來,戰術數據鏈使用頻率並不高,卻非常重要。
與艇都配備了潛望鏡、而潛艇很少在海戰中使用潛望鏡一樣,一般情況下,艇長不會冒險將通信天線伸出海面,如果需要冒險,往往意味著只能通過戰術數據鏈系統獲取戰場信息!
事實實如此,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劉海峰只能冒險。
15鐘不到,「江豚」號收到了確切的場消息,而且戰術信息就是艦隊發出的!
「江豚」號再次回到深海,劉海峰的心情也激動了起來。
日本艦隊距離幕青雲將軍指揮的航母戰鬥群只有1600千米,雙方將在27日凌晨交戰!不用劉海峰吩咐,張雪峰根據日本艦載戰鬥機的攻擊半徑,算出日本艦隊的戰鬥海域,確定「江豚」號的最佳伏擊地點,重新設定了航線。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江豚」號一路狂奔,沿著日本艦隊西側快速南下。
雖然潛艇不會跟海面戰艦拼速度,但是真的跑起來,潛艇不見得比海面戰艦慢。
「江豚」號的最大速度能夠超節,而最大航速超過節的海面戰艦寥寥無幾。
22點30左右,「江豚」號到達伏擊海域。
潛艇的航行速度再次降低到6節以下,睡了幾個小時的劉海峰再次回到指揮中心,向全艇官兵下達了戰鬥命令。
15鍾之後,日本艦隊「如期而至」。
戰艦高速航行時,螺旋槳快速旋轉拍打海水的聲音連潛艇內的官兵都能聽見。不需要使用拖拽式聲納,就算用艇~的球形聲納,都能準確無誤的判斷出日本艦隊的方向、距離與航行速度。
讓潛艇將速度降低到節以下,劉海峰把張雪峰推到了舵手的位置上。
除非魚雷用光了,不然劉海峰不會在海戰中使用導彈。在他看來,如果不是海軍的作戰守則中明確要求各艘潛艇按照最低限度攜帶反艦導彈,不然劉海峰會在「江豚」號的魚雷架上塞滿魚雷,1枚導彈都不帶。
使用魚雷,必須佔據最有利的攻擊位置。
為了避免暴露行蹤,潛艇的航行速度必須降低到最低限度。
如此一來,在搶佔攻擊陣位的時候,舵手不能犯任何錯誤,必須準確無誤的執行艇長下達的航行命令,如同走鋼絲繩一樣,將潛艇準確無誤的「送到」最理想的位置上。張雪峰在潛艇上乾的第一個職務就是掌舵,劉海峰對他有足夠的信心。
23點15,「江豚」號佔據了攻擊陣位。
就在劉海峰準備下達攻擊命令的時候,聲納長發出了警報。
取消攻擊指令后,劉海峰下達了全速下潛的命令。
誰能想到,「江豚」號的運氣如此之差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