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穿越明朝成天啟> 第六十六章無懈可擊的反擊

第六十六章無懈可擊的反擊

  朱由校交給魏忠賢的密信,其中內容幾乎和之前山東所上報的一樣。

  同樣都是有人在囤積糧食。

  只不過地點不同而已,一個在山東,一個在東南幾省。

  朱由校見魏忠賢看完了,說道。

  「這是朕派往福建等地區搜集購買番薯的王安上報給朕的,昨日剛到。」

  朱由校又指了指魏忠賢手中的另一封密信,說道。

  「這是南京留守太監杜升上報給朕的,也是這幾日剛到。」

  朱由校坐在椅子上,靠向椅背,找了個比較舒服的姿勢,繼續說道。

  「所報皆是有人在大量囤積糧食,看來所報確有其事。」

  「山東和東南數省幾乎是同一時間,都在做著同一件事,囤積糧食。大伴,你有什麼想法?」

  魏忠賢消化了這些信息后,已經有了一些猜測,但是卻沒有任何證據,此時聽到陛下這樣問了,也只好將心中的猜測說出來。

  「依老奴看來,恐怕是和陛下您開始接手京營,編練新軍有關吧?」

  說完后,魏忠賢偷偷的打量了一眼朱由校。

  只見朱由校正靠在椅子上,閉目假寐,彷彿睡著了一般。

  但是對朱由校有一定了解的魏忠賢知道,陛下這可不是真的在睡覺,而是在想事情。

  事實也確實如此,朱由校在思考這種種反常之中,究竟有什麼聯繫。

  他也認同魏忠賢的看法,對方是沖著自己執掌京營這件事來的,但是他們囤積糧食又和自己執掌京營有什麼關係呢?

  這一切現在彷彿一團迷霧一般,看不清楚。

  山東是孔子誕生的地方,之後孔子的後人便世世代代居住於此,形成了現在規模龐大的孔家,山東也慢慢變成了文人們眼中的文化聖地。

  東南數省,可以說是海貿走私利益集團的大本營,當初嘉靖皇帝剛剛有了開海的打算,便立刻有了持續十數年的倭寇之亂。幾經博弈之下,在隆慶年間也只是開設福建月港一處海關。

  現下,自己剛剛整頓京營,編練新軍,東南幾省便又有了要開始找麻煩的預兆。

  想到這裡,朱由校不由有些頭疼。

  就知道想要插手京營,進而插手軍權沒有那麼容易。

  就算暫時壓制住了朝堂官員,但是地方上才是他們最大的後台和底氣。

  朝堂上的官員只是他們的利益代表而已,或者可以說,朝堂上的官員只是他們實力的冰山一角。

  朝堂上的官員可以暫時壓制,可是地方上該如何壓制呢,難道派兵討伐?

  派兵討伐?

  想到這裡,朱由校忽然坐直了身子,隱隱間彷彿抓到了什麼關鍵的信息。

  朱由校這一突然的舉動,嚇了旁邊一直靜立著的魏忠賢一跳。

  還沒等魏忠賢反應過來,朱由校突然問道。

  「商人們一般囤積糧食都有什麼目的?」

  魏忠賢沒進宮之前是一個混跡於妓院,賭場等地的市井無賴,進宮后現在又掌管了東廠,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魏忠賢可以說最清楚不過了。

  脫口而出,道。

  「哄抬糧價,然後再適時拋出,從而獲得巨大的利益。」

  朱由校又接著問道。

  「何時才是哄抬糧價的最好時機?」

  「百姓青黃不接之時,或是戰亂之時。」

  魏忠賢說道這裡,朱由校已經大概有了眉目。

  現在雖是冬季,但是再過幾個月便是春季和夏季交接之時,正是百姓們新糧未熟,舊糧已經吃完的時候,那個時候便是這些黑心的商人們用早已囤積好的糧食發財之時。

  還有最後一條,戰亂之時。

  朱由校站起來匆匆走到一側懸挂的地圖旁,觀看了起來。

  從現下最關心的遼東開始看起。原史中,天啟元年三四月份正是大明百姓青黃不接之時,努爾哈赤率兵攻取了瀋陽。

  這一世,朱由校力排眾議保下熊廷弼,繼續坐鎮遼東,不久前又讓王在晉過去相助,不知能否改變結局。

  朱由校的目光在地圖上接著往下移,看向了這次密信中提到的山東。

  山東省,在原史中天啟二年的時候,爆發了白蓮教叛亂,不知道這一世因為自己的到來,會不會讓其發生了改變。

  看著地圖上山東省這個地方,朱由校心中隱隱有些擔憂。

  目光在地圖上接著下移,來到了東南幾省這些地方,在東南幾省,暫時並沒有看到有哪些不安定的因素,東南那些利益集團們也不會把戰火引到自家大本營吧?

  朱由校皺了皺眉,東南幾省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太平,可是總是讓他心裡有一種隱隱的不安。

  目光一撇,忽然在地圖上看到了貴州和四川兩省,朱由校只感覺腦袋嗡一下轟鳴般爆炸。

  朱由校此刻總算明白東南幾省囤積糧食的原因了,目的就在貴州和四川兩省。

  更確切的說是史上有名的奢安之亂。

  這一場土司叛亂,從天啟元年開始,一直持續幾十年都沒有平定。

  就像一個無底洞一般,東南數省的人力財力物力在其中耗費了幾十年。

  這一點也為本就天災人禍的明末,埋下了禍根。

  朱由校有些懊悔,明末這麼出名的一場叛亂,應該早就想到的,可偏偏每日這麼多事情要處理,讓他給忽視了。

  現下由於東南數省有人在囤積糧食這一提示,才讓他想起來。

  如果說誰對哪裡即將要發生戰爭最為敏感,具有先知先覺之能,那毫無疑問就是那些發戰爭財的糧商們了。

  任何一場大規模的叛亂都不會是臨時想起,一派腦門說干就幹了的,都要經過前期的準備,而準備的這一過程,便會讓敏感的商人們察覺。

  這不,現在就已經有人在囤積糧食,準備著了。

  朱由校的目光在地圖上的遼東,山東,四川,貴州幾省來回觀看,現在最怕的便是這幾地到時候會同時發生戰爭。

  到時三線作戰,這是要將自己給生撕了啊。

  三線作戰,到時候剛剛成軍的勇衛營到底派不派出去,又該先顧著哪一處?

  就算派出去了,地方上各種拖延,使其一時半會結束不了戰爭,轉而形成對峙,那麼勇衛營便要一直留在那裡。

  想到這裡,朱由校想到了原史中崇禎組建的勇衛營。

  在崇禎七年的時候,雖然組建成功了,但是卻成了一個救火隊員,那裡有叛亂便往那裡跑,就沒怎麼在京城待過。

  一直到京城被攻陷,勇衛營還在蘇州防著張獻忠呢。

  當時黃得功率領的勇衛營每每就要活捉張獻忠時,卻總是能讓張獻忠跑掉。

  這其中若是沒有地方上那些官商們的暗中協助,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巧合的事情。

  那些官商目的也很簡單,你崇禎不是有了屬於自己的軍隊了嗎?但這支軍隊卻回不了京城,你有了自己的軍隊,和沒有之時又有何區別。

  既然不能阻止你組建新軍,那就調離你的新軍。

  現在,一切種種跡象表明,地方上的那些官商們又想把這一套用在朱由校身上,讓剛剛組建而成的勇衛營,一直奔波在各省叛亂地區,一輩子回不了京城。

  想明白了這一點,朱由校不由苦笑。

  這反擊不來則已,一來便勢不可擋。

  而且無懈可擊,只得按照對方規定好的路線一直走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