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
李從嘉聽到下來人傳來消息說,火炮研製成功,欣喜若狂,立刻前往試驗場,同時命人把火炮拉來,看看效果。
不多時,就有侍衛用馬車拉來一架火炮,有著一個沉重的底盤用來防止火炮的後坐力,這也是李從嘉對於此類準備放置在城牆上火炮的要求,安置在城牆上的火炮,不需要輕易移動,那麽安置底盤,用來減少後坐力,能夠極大的提高命中率。
火炮由炮身和炮架兩大部分組成。炮身包括身管、炮尾、炮閂等。身管用來賦予彈丸初速和飛行方向;炮尾用來裝填炮彈;炮閂用以關閉炮膛,擊發炮彈。炮架由反後坐裝置、方向機、高低機、瞄準裝置、大架等組成。反後坐裝置用以保證火炮發射炮彈後的複位;方向機和高低機用來操縱炮身變換方向和高低;瞄準裝置由瞄準具和瞄準鏡組成,用以裝定火炮射擊數據,實施瞄準射擊;大架用於射擊時支撐火炮。
李從嘉看著見過眼前的火炮,感覺很不錯,之前的多次實驗,終於出了一個成品,不過效果如何,還需要再看。
李從嘉讓工匠先測試火炮的性能,目標是前方的山體。至於更精確的目標,李從嘉不認為以現在的手藝能夠精確的某個具體的物體。
工匠們先給火炮預熱,防止突然的高溫,導致火炮炸膛,這是有過血淋淋教訓的,容不得工匠們大意。預熱後,工匠們開始填充火藥,裝上炮彈,對此,眾工匠都已經極為熟練,一切準備就緒後,先示意眾人帶上耳套,表示要開炮,隻見遠外的山體中出現一個半徑一米有餘的大坑,初步估計,這架火炮的射程應該達到了二裏,換算現在的算法就是三千步左右,可以說,就射程而言,已經超出了李從嘉的預期,見過冷兵器時代的攻擊距離,一下子看見現代化武器的遠距離攻擊,李從嘉心中感覺到一股豪氣,有此利器,攻伐天下,焉有可抗之敵。在冷兵器時代,都是短兵相接,最遠的弓箭射程,亦不過數百步,不談威力,隻看射程,其中差距,天壤之別。
放完一炮後,眾工匠打開炮閂,給火炮散熱,同時,準備重新填充火藥。
在此之前,特別是第一次實驗火炮時,由於沒有用東西堵住耳朵,導致當時在場的眾人都好一陣恍惚,負責開炮的幾位更是耳朵出血,調養好一段時間才好,所以幾乎每次實驗時負責放炮的人員必須佩戴好由棉花和軟木製成的耳塞,後來李從嘉設計出了一種耳套,能夠更好的降低聲音,也就人手配備一個,防止之前發生的意外。
同樣的,已經沒有使用火炮的經驗,有一次連續開炮,導致炮管難以承受熱度,剛放入彈藥,就被引爆,導致數名工匠死亡,傷著十數人。
經驗再慢慢積累,而工藝亦在不斷成熟,看過了火炮的效果後,李從嘉開始詢問工匠此火炮的性能。
工匠再一旁回複道“稟殿下,此火炮是之前大型火炮的改良版,經過之前數次研製失敗,此次火炮,性能已經完全能夠達到應用於軍事的標準,這火炮有效射程約三千步,攻擊範圍能達到十米方圓,同時通過改良,炮管的耐熱性大大增強,炮管采用的是百煉鋼製造,預計可以承受五百次反射,同時大概三分鍾可以完成一次發射。”
“好,很不錯。”其實經過這麽久以來的火炮研製,李從嘉對於火炮了解也不像以前那麽無知了,畢竟一次次教訓都在告訴他一個事實,火炮不是機關槍,火炮是真正的大殺傷武器,同時也是消耗品。
現在的煉鐵技術,完全無法達到能夠鑄造出連發火炮的技術,炮管耐熱性無法解決,火炮每使用一次,就是消耗壽命,能夠達到五百次,已經達到了李從嘉的標準了,畢竟如果還要提高要求,那估計也無法批量生產了。
李從嘉命令,繼續測驗,同時,由工匠教侍衛使用,必須保證大多數人能夠掌握開炮的技巧。而且要得到這門火炮的具體使用次數。
使用次數必須要精確的一定程度,否則火炮突然無法使用,有可能就是一場戰爭的是失敗,這個容不得馬虎,恰好也可以用來練兵,算是相得益彰吧。
李從嘉又繼續詢問如果批量生產,大概能夠達到年產幾何,畢竟單獨的一架火炮,是無法決定一場戰爭的,隻有足夠的數量,才能發揮出毀滅性的力量。
工匠如實回道“以坊室的配備,隻製造火炮的話大概二個月能夠生產十架左右。主要是炮管鑄造太過艱難,如果可以批量生產炮管,那麽產量就可以提高。”
“如果以金陵坊市的話,大概能夠達到年產幾何?”
“如果以金陵的坊市配備,應該可以做到年產過千。”。
李從嘉得到答案,還是比較滿意的,現在工藝還不成熟,如果工藝成熟,這個比例應該還可以繼續擴大。同時也讓李從嘉更迫切其餘火炮的研製啊,這款大型火炮,主要是用於城池防守的,並不是用於攻城略地的,畢竟自己隻有守住南唐才能生存。而火炮的名字,李從嘉想既然是為了防守,被迫攻擊的火炮,那就叫吧。
李從嘉沒有吝嗇,大加犒賞,同時勉勵眾人,火炮的研製已經初步成功,希望能夠再接再厲,研製更多適用於不同戰略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