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讀自已> 第37章 (3)誰不是一邊焦慮,一邊成長

第37章 (3)誰不是一邊焦慮,一邊成長

  無休無止的疫情就像放大鏡,加重我們原本就存在的焦慮問題。父母為兒女焦慮,兒女為學業焦慮,老板為企業焦慮,員工為業績焦慮,丈夫為家庭財富焦慮,妻子為婚姻關係焦慮……


  ??我身邊很多人,拚命讓自己優秀,時刻擔心錯過什麽,想擺脫焦慮,最後卻掉進越努力越焦慮的怪圈,或者頂著壓力沒有很好地排解,越來越喪,逐漸轉化為失眠、抑鬱,人生蒙上一層灰色。正是這樣,這些年我開始研究一個問題,讓我們如此焦慮的根源是什麽?究竟怎樣才能不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幾乎所有焦慮的背後,歸根到底都指向同一個問題——你從未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不懂自己、不接納自己、不放過自己。心靈無法追趕上腳步,所以走得越快,錯得越多。生命中最難的,不是沒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不懂自己,所以不斷向外尋找,迷茫焦慮。如果你真的懂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所以在十字路口清楚該舍什麽,該得什麽,即便艱難,內心也不再迷茫困惑、焦慮不安。這麽多年,我見過的很多人,懂了很多道理,卻唯獨不懂自己,所以在人生的選擇麵前,常常糾結迷茫,選錯方向。所以隻能不斷地向外尋覓,彌補內心的空洞。所以特別渴望別人的肯定和物質滿足,提高存在感和價值感。但來自外在的心理補給是流動的,不確定的,依托於這樣的力量來源,工作、生活、社交、情感,任何一方麵哪怕一件小事的焦慮、壓力,都能輕易打亂你的節奏,自然惶惶不可終日,一團亂麻,你皺著眉頭,覺得這是個糟糕人生的開始。


  ??生命中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你不能接納自己,不接納自己,不知道為什麽成為今天的自己,所以,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卸不下重重的壓力,焦慮叢生。


  ??有的人一直活在父母的打擊和否定裏,一直想努力證明自己給父母看。缺少父母肯定的小孩、成年後問題集中爆發,生活像被打了無數個解不開的死結。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你懂了嗎?看到自己,接納自己,永遠是比折磨自己更高效的、快速適應世界的方法,否則便是背負著重重的麵具滿負荷前行,真實的部分被掩蓋起來,焦慮、憤怒和痛苦就會占據你的心,拖垮你的人生。


  ??生命中最累的,不是四處奔波,而是你不放過自己,所以越努力越焦慮,越焦慮越迷茫,時刻擔心錯過和失去些什麽、擔心未來會怎樣……不論社會地位的高低,人們其實都麵臨著一樣的心靈困境。總能數出自己身上一大堆“問題”:對自己的習慣不滿意,想要自己更高效,早睡早起,作息規律,有長遠的學習計劃,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希望自己再瘦一點高一點,眼睛再大一點,皮膚再白一點。對自己性格不滿意,最好活潑外向,樂觀積極,在人群中有號召力、受到歡迎。那些事業心、上進心、責任心強的卓越人群,尤其不肯放過自己,要求自己麵麵俱到,見不得自己不上進、不完美的樣子,每天逼著自己“趕路”,強行做很多超支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別人施壓,自己已經壓得喘不過氣來。你也是這樣嗎?急切地想要變得更好,想要一步到位,完美地處理好一切,但越是這樣,反而越焦慮。越想要變得更好,越沒辦法專注在當下,甚至對開始討厭自己,討厭這種“努力”。又因為潛意識抗拒這種無休止的上進感,變得拖延,立下的目標更多,挫敗感更強烈。最後你會明白,更多的努力,並沒有讓你成為更理想的自己,相反,不斷透支自己,你離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遠,人生變得焦灼失控。


  ??不焦慮的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處理好跟自己的關係,能讓你在奔忙和追求的時候找到確定感不再恐慌迷茫,能在人生關鍵節點做出真正對的選擇,能讓自己生活的更好一點。生活的更好,意味著無論遇到什麽挑戰,外在能從容、不焦慮,內在有充足的安全感、自信與篤定。其實你會發現,原來真正不焦慮的人生,不是我們找到了所有問題的答案,而是,允許沒有答案的問題存在,同時接納自己生而為人的局限。心理學大師霍尼說:一個人要想真正成長,必須在洞悉自己並坦然接受的同時,又有所追求。認識自己這件事越早越好,但想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大多數人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難跳脫出來。


  ??人這一生就是看見自己的過程:你和外界的所有關係,其實都是你自己和自己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關係。解決好與自己的關係,關於成長、發展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看清自己,從容生活。讀懂自己,與自己和解,在焦慮的時代,過不焦慮的人生。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