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要做明世祖> 第168章 乾聖元年第一次內閣會議

第168章 乾聖元年第一次內閣會議

  乾聖元年的正月。


  ??朱見濟在內閣舉行了新年的第一次會議。


  ??同樣有閣臣和六部大臣參與,甚至還多加了一位中軍都督府的掌事朱儀——


  ??在去西南曆練出本事後,朱儀便被調任成了都督府的管理人員,並且名列皇帝心腹。


  ??這讓朱儀總算可以昂首挺胸,為他老爹朱勇犯下的罪過洗白了。


  ??定國公府也逐漸恢複了過去的光榮。


  ??依照過去的例子,這次會議需要提前對一對賬本,將去年的總收支情況和今年預備的花銷擺出來,讓大家心裏有個底。


  ??畢竟做什麽都要錢。


  ??錢不夠,那問題就大發了。


  ??“近來江北之地織造業大興,稅收也足額,隻是較之朝廷花費,仍然有些不足。”


  ??“臣提議,可以將商行的三十稅一,調為二十稅一,以便充盈國庫。”


  ??“此外,鈔關稅行之日久,收入寶鈔為主,臣亦是請照門攤課稅之例,將之折銀征收。”


  ??“還有去年下半年的清田之事,以及西南改土歸流……咳咳!”


  ??“臣近來偶感風寒,還請陛下見諒。”


  ??張鳳將早就寫好的報表拿出來,一邊咳嗽著一邊說話,臉色不是很好。


  ??朱見濟見狀免了他的禮,讓他繼續說下去。


  ??張鳳這個幹的不錯的戶部尚書……也是上年紀了。


  ??等會就派人去他家送點藥吧。


  ??張鳳不知道皇帝對自己的照顧,繼續念報表。


  ??自打朱見濟鼓勵匠戶搞發明創造後,飛梭和黃氏機的確為紡織業帶來了大變化。


  ??從景泰朝到現在,已經有三四年了,也足夠推廣到各地。


  ??誰讓人都喜歡逐利呢。


  ??隻要有足夠的利益推動,那人類能在一天內讓世界變三變,效率高的讓人心驚。


  ??於是在這幾年中,北方的紡織行業迅猛發展,加上農會在成立的過程中,不僅會整合分散的田畝,還會拉出來不少被隱匿的人口,這就為紡織廠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農會,是吃不下所有人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安心種田。


  ??在吃飽飯之後,老百姓總會想著要增加收入。


  ??好在隨著新式農具不斷的被研究小院弄出來,和蒙古的貿易往來中,對方也為大明輸送了不少耕牛,方便了勞動,讓一個人能負責更多的土地。


  ??於是在紡織廠和土地搶人的過程中,正常的耕作活動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破壞。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說的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看著這些行業發展的欣欣向榮,張鳳這個負責國家財政的就心動了。


  ??“張卿家的意思,朕同意了,著內閣之後議定出個合理的方案,隨後再呈交司禮監。”


  ??旁邊跟著的成敬立馬應是。


  ??在景泰帝去世後,朱見濟顧念他過去的身份和功勞,仍然把人留在身邊。


  ??不過成敬也知趣,除了幫新帝處理一些普通政務外,很多都是交給了早就進了朱見濟狗籠的阮伯山來做。


  ??兩個新老權宦間並沒有爆發太大的矛盾。


  ??而朱見濟,則是在心裏想著加征商稅的事。


  ??大明的工商業稅還是較低的。


  ??當初他提出三十抽一,那是為了讓商人養成為國納稅的好習慣,現在生產發展了,提一提也是可以的。


  ??總不能讓朝廷空著肚子。


  ??鈔關稅也是一樣的理由。


  ??作為大明財政的來源之一,鈔關稅是很重要的。


  ??隻是宣德年間為了挽救大明寶鈔的流通,強令人在很多方麵都使用寶鈔納稅,到現在卻是讓國庫多出來了不少廢紙。


  ??如今折算成銀兩收取,也是應當。


  ??等以後有機會,朱見濟還要把大明朝此前定下來的各種雜七雜八的賦稅整合一遍,除了米麥這等吃飯的重要品,其他的玩意兒統一換成銀兩來征收,那才叫舒坦。


  ??沒辦法,

  ??老朱同誌定下來的賦稅製度太混亂了。


  ??作為一名考慮了很多,以至於讓朱見濟懷疑老祖宗是不是也玩穿越的開國大帝,朱太祖方方麵麵都製訂了詳細的規矩。


  ??而規矩一多,就不免混亂。


  ??這是朱見濟在長時間處理國家政務後的親身體會。


  ??財政的效率需要提高。


  ??因為國家要做大事,處處都要錢。


  ??所以改革勢在必行。


  ??幸好,西南方麵在清繳地方土司,將土地收歸朝廷後,設立起了新的州府,並且將沒必要的衛所改為官田,鼓勵百姓開辟出了新的田地……


  ??根據王越遞過來的報告,光是貴州一省新增田畝的麵積,就比得上其他兩三個省的。


  ??當然,後者的土地肯定存在瞞報情況,不然不會有這麽大的對比。


  ??不過能有如此收獲,可見貴州的開發潛力還是很高的。


  ??再等一兩年,朝廷投入貴州的資金就能回本,並且成為大明賦稅的新財源。


  ??畢竟,在改土歸流之前,大明是不對貴州、雲南等地征稅的。


  ??然後朱儀報奏,說明了近來各地衛所的情況。


  ??隨著均田賦的展開,地方上麵,原本逃離衛所的軍戶也慢慢回歸,重新種地。


  ??因為之前欺壓他們的軍官被抓了,被奪走的田地又回到了他們名下。


  ??最重要的是,“不平等”被改變了。


  ??之前一直在說,老朱同誌是個對老百姓很關心的統治者。


  ??這一點體現在他訂製的大明正稅上麵。


  ??所謂正稅,籠統一點,指的就是封建王朝史上最常見的田賦、徭役等,其他的稅收,則是歸於雜稅。


  ??大明朝的正稅大部分是征收糧食,基本上三十畝地隻收取一石的份額。


  ??而根據後世宋應星《天工開物》所記載,哪怕最貧瘠的土地,一畝地也能有一石多的收成。


  ??這樣低的稅率,在前朝是極為少見的。


  ??不過如此的優待,隻存在於平民百姓身上。


  ??衛所的收稅是另一種額度,相比起普通人,衛所屯田的稅額要多出好幾倍。


  ??而且由於衛所大多設置在邊疆以供防衛,所以那邊的土地普遍比不上中原、江南等地,還得衛所的士兵自己去開墾,還他媽的一代人給衛所種地,代代人都給衛所種地!


  ??種著肥力不是很好的田,交著比普通人很多的稅,還得受到衛所長官的欺壓……


  ??也難怪從洪武朝開始,就出現了衛所軍戶逃亡的現象。


  ??但現在,一切都隨著新皇帝的登基而改變。


  ??均田賦,可是不限戶籍的!

  ??而且朱見濟在發現衛所中普遍存在軍官將手下的軍戶當做農奴使喚的情況後,便額外設立了一個“督衛官”的職務,地位同於千戶,向都察院負責,管的就是監督類似事件,一旦有所發現,就上報朝廷。


  ??有了監管者,這就讓軍戶們安心許多了。


  ??“裁汰衛所和遷移人口,也已經上了流程。”朱儀又道。


  ??隨著國內承平日久,過去很多的衛所其實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趁著這次機會,朱見濟幹脆將一部分裁掉,田地分給原來的軍戶,讓他們由軍轉民,多出來的人,則是遷移到關外重建的諸多衛所重新當兵,分取田地。


  ??這是去年下半年一直在做的事。


  ??“這些事情,要花兩三年的時間完成,各位卿家還請多多努力!”


  ??清田之事範圍太大,不可能一下子搞完。


  ??以朱太祖時期一聲令下就能發動全國的號召力,在登記黃冊上也用了好幾年。


  ??朱見濟也怕事情做的太急,逼出什麽禍事來。


  ??他有的是時間,不必著急把自己一口氣吃成大胖子。


  ??小皇帝心裏想著,忍不住摸了下自己最新長出來的肉。


  ??軟的,


  ??可真好捏。


  ??“不過還有問題。”


  ??於謙和朱儀對視一眼,隨後報奏,“阿剌知院死後,其勢力遭到內外圍剿,近來小王子所部的動作頻繁,達巴拉幹和沙不丹等人都發來了書信,請求大明出兵相助。”


  ??“陛下,要不要重新對草原出兵?”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