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狀元齋裏龍門卷
8月底,牛犇在二哥護送下來到清華園。
??清華學生宿舍喜歡叫XX齋。牛犇所在的那間宿舍住了4個男生,除了牛犇這個中州總分狀元,剩下3位都是省裏的單科狀元。因此,這個宿舍成了典型的狀元齋。
??其餘3個哥們,廋高條,長瓜臉,長發,戴眼鏡的陸自強,來自杭州二中,是浙省數學狀元;矮矮胖胖,理平頭,像胖冬瓜的林書海,來自廈門一中,是閩省物理狀元;身寬體壯,聲音洪亮,留板寸的張偉,來自華師一附中,是鄂省化學狀元。
??巧的是,4人都屬牛,因此,其他宿舍男生戲稱這裏是“牛欄”。
??與其他3位哥們剛到清華的新鮮好奇不同,牛犇這個“過來人”到校第一天就開始拜訪學生會,詢問有無勤工儉學項目。
??“這位同學,剛開學,事情雜,有些亂。有關勤工儉學的事,建議你軍訓後過來。請放心,我們清華一向都是非常支持學生勤工儉學的。”
??雖然牛犇隻是一個剛入學的新生,學生會副會長靳平還是很謙和地與他溝通。
??靳平30出頭,身材苗條,膚色豐潤,長發隨意地用白手帕紮著,鵝蛋臉上,秀眉下雙眸黑亮,說起話來語速適中,吐詞清晰,給人一種儒雅幹練的印象。
??得知牛犇打算找幾個同學,編印高中數理化複習資料,靳平坦言:“這種事,以往也有學生嚐試過,但都不是很成功,關鍵是沒有很好的發行渠道。”
??不過,這位姐姐還是鼓勵牛犇:“無論如何,隻要你們願意嚐試,我們都會大力支持。”
??“我們外出推廣時,學生會能不能給開個勤工儉學證明?”
??“我個人覺得問題不大。”靳平沉吟了一下說道。這讓牛犇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他再三感謝這位姐姐,然後,興高采烈地離開了。
??看著這個充滿活力的大男孩,一臉陽光燦爛的笑容,靳平的心情也好起來,仿佛年輕了好幾歲,重新回到剛入清華園的日子。
??新生報到頭兩天,多數人都在熟悉校園環境,牛犇卻在做幾位室友的思想工作。
??牛犇動員他們給家人打電話,把高三用過的資料寄過來,電話費,郵寄費,統統都是牛犇的。他還請哥仨下館子,動員他們一起編選試卷,答應給他們編輯費用。
??在感情、美食與銀彈的聯合攻勢下,這哥仨徹底繳械,願意追隨牛犇,做一把勤工儉學。
??軍訓一個月,這些來自各省市的狀元們,一個個從白麵書生變成了黑臉李逵。回來後,這些孩子開始懂得錢的金貴,在外麵,一分錢難死英雄漢!
??牛欄裏的那哥仨,編選試卷資料也意外地積極起來。
??牛犇安排他們,資料共享,數理化各把一門,每門根據內容分類,出一套係列練習測試題,務必於1個月內完成。牛犇自己負責審核校對,綜合平衡,並把這套卷子命名為龍門試卷。
??這段時間,牛犇沒少往學生會跑,經過他反複蘑菇,會裏終於給他出了一個證明:
??茲有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專業牛犇等部分學生勤工儉學,自主編選高中階段學習資料,自費對外推廣發行,請予接洽,希協助為荷!特此證明。
??拿到蓋有清華大學學生會大紅印章的證明信,牛犇先去複印部複印了幾十張,然後,將原件過塑,專門買了一個帶有薄膜夾層的硬皮文件夾,鄭重地裝好。
??“這是護身符,關鍵時刻是救命符!”
??深知當時經商環境複雜的牛犇,對這把“尚方寶劍”非常珍惜。
??一天上午11點多鍾,牛犇上完一節大課,剛從教樓出來,迎麵碰上了中州省報記者馮敏。
??“牛犇,你好難找呀!”
??看到牛犇,馮敏很高興,雀躍著跑上前來,一把拉住他。旁邊有不少同學,這讓牛犇有點不好意思。寒暄過後,才知道她是專門來京采訪中州新生入學後學習生活情況的。
??“經管學院金融係部分同學,勤工儉學,編選推廣一份高中數理化複習資料,學校也很支持。不知你對這事有沒有興趣?”牛犇故意慢吞吞地告訴馮敏,不給他以刻意的印象。
??之前,馮敏到過中都幾所名校,大多數新生不是對新的學習生活懵懂,就是好奇,甚至有些無措。像牛犇他們這樣勤工儉學的還真不多,一下子觸動她的新聞敏感。
??夏天的那次實地采訪,牛犇給馮敏留下深刻印象。而《山溝裏飛出金鳳凰》的強烈反響,也讓馮敏一下子成為業內知名記者,並被提拔為省報文體部副主任。
??這次采訪,也是報社與教育廳聯合安排的,就是想摸到中州新生入學後的真實情況。
??來到“牛欄”,馮敏主動邀請這4條小牛一起吃午飯。
??飯桌上,她巧妙地引導話題,輕輕鬆鬆地從這幾個狀元嘴裏,摸到了她想了解的情況。下午,馮敏又上學生會辦公室實地了解,並請靳平幫助,找了十幾個中州籍新生座談。
??這次座談,讓馮敏意識到,清華新生確實與其他學校不同:一是進入新角色時間快,軍訓後很快就適應大學生活;二是做事有條理,每個人都有了一學年的活動安排時間表;三是學生積極勤工儉學,自立自強,非常“清華”。
??回省後,馮敏發表了一篇新聞特寫:《清華園:勤工儉學的狀元郎》。這篇報道,雖沒有《山溝裏飛出金鳳凰》那樣讓人震撼,但也讓更多人了解到清華新生入學後的真實生活學習情況。
??想吃空心菜,來個賣藕的。
??正愁龍門試卷沒有名氣的牛犇,看了這篇報道後非常高興,“馮大記者,你這是神助攻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