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驚怒的李承乾
共馨見李恪在認真思索著,便也不說話,默默地坐在一旁等待。
“共馨,我們需要一個高效的信息傳遞手段或組織,而且是要忠於我個人。”
共馨點點頭說道:“我讚同王爺的計劃。”
“不過這樣的組織往往需要巨大的投入。”
李恪輕笑一聲。
“這不是問題!”
就在此時,共仁忽然敲響了房門。
“姐夫,太子殿下來了!”
李恪和共馨對視一眼兩人當即走出書房。
“大哥在什麽地方?”
共仁連忙回答道:“崔旅帥已經將太子殿下請到了前廳。”
“不過太子殿下看前來情緒有些不太對!”
“不太對?”
“怎麽個不太對?”
聽到李恪出言詢問,共仁搖搖頭。
“姐夫,我也看不出來到底是什麽。”
“那種情緒中有憤怒也有恐懼,甚至還有些驚呀。”
李恪聽後心中有了數。
隨後帶著共馨和共仁向著前廳走去。
“大哥!”
“你從江淮巡察回來了?”
正在咬著牙扣手的李承乾聞言猛地抬頭。
“三弟!”
隨後他扯出一個笑容。
“回來了,早就回來了,去巡察了一圈而已,沒用多少時間。”
說話間,李承乾起身快步走到李恪麵前,雙手用力地抓住李恪的手臂。
“你沒事真是太好了!”
“你不知道,當我知道你遭到刺殺的時候有多麽擔心!”
李承乾一邊說一邊打量著李恪的身體。
“太好了!”
“你沒事真是太好了!”
李恪皺起眉頭看向麵前的李承乾。
李承乾如今的言行完全不像是演出來的。
他這是想要幹什麽?
其實李恪猜的沒錯。
李承乾對他的擔心一點都不假。
但是李承乾的這種擔心並不是建立在兄弟親情之上。
而是建立在擔憂李恪被刺導致權力結構失衡的基礎上。
李承乾如今相當的後悔。
他後悔聽信了長孫無忌的話,出手幫助李泰度過難關。
他到現在都不敢相信,李泰竟然敢在長安城中策劃一場刺殺。
而且還是針對同為皇子李恪的刺殺。
尤其是李恪剛剛大勝,如今正是如日中天之時。
李恪看著麵前有些失神的李承乾。
輕咳一聲說道:“大哥,我是萬萬沒有想到這長安城中竟然也不太平了!”
“賊人不僅敢當街刺殺親王,而且還用的是製式的弩箭,甚至還有秦弩!”
“看來賊人在軍中還有同黨,否則這弩箭他們如何弄來?”
“大哥你對此有什麽看法?”
回過神來的李承乾深吸一口氣。
“如此看來,必選嚴查各折衝府的軍械。”
“務必要查出賊人的同黨。”
“並把他們全部斬首示眾!”
李恪看著眼前有些魂不守舍的李承乾。
心中也有了幾分猜測。
於是便扶著李承乾坐下。
“大哥,我剛剛從吐穀渾回來,還不知道具體的情況。”
“這長安城中的情況,你應該最為清楚。”
“你覺得會是何人要刺殺我?”
李承乾聞言下意識咽了咽唾沫。
“三弟,我雖在長安,可是我委實不知啊!”
“不過三弟放心,父皇已經封鎖長安城,連玄甲軍都派出來了。”
“想必很快便會查到一些線索。”
“對了,三弟你和四弟之間到底是什麽情況?”
“四弟怎麽說你借番人之勢處處壓製他?”
“而且還想要扣押他?”
李恪冷笑一聲。
“大哥,我堂堂大唐親王,需要借助番人之勢來壓製他嗎?”
“而且他一個不知兵的,卻要微操用兵。”
“區區一個破土城,三萬餘大軍連攻數日都未能攻克,反倒傷亡萬餘人。”
“他甚至坐視大雨使得道路泥濘,以及軍糧漸漸被吃完。”
“大軍險些因為道路泥濘難行和斷糧,而被憤怒的吐穀渾人圍困。”
李承乾點了點頭。
“四弟確實不知兵,他精於書畫,乃是我李氏的文脈。”
“不過他此番不是也有不少的斬獲嗎?”
“據說斬獲了萬餘首級!”
李恪當即大笑起來。
“大哥,我若說他的萬餘首級是殺了歸降的吐穀渾人,你信嗎?”
李承乾沉默了片刻。
“三弟,四弟真地為軍功殺了歸降的番人?”
李恪聞言卻搖了搖頭。
“若我是李泰,我一定會說,我並不知道到番人已經歸降。”
“我擔心他們會威脅到大軍的安危,所以為了大軍的安危才殲滅了那些番人。”
這下李承乾更加沉默了。
李承乾沉默了許久之後,再度開口說道:“三弟,若隻是如此,父皇絕不會嚴厲懲戒四弟。”
李恪此刻也故意長歎一口氣。
“唉,為之奈何啊!”
“罷了,我也不打算和四弟在此事上糾纏了。”
“如今我更擔心長安城中的安全問題。”
“大哥,你身為太子如今可不要到處亂跑,免得給賊人留下可乘之機。”
李承乾聞言眉頭一皺,冷哼一聲說道:“放心,他還沒那個膽子!”
言畢,李承乾忽然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於是他當即補充道:“我出行時有東宮六率護衛,賊人定是沒有膽子敢行刺我。”
“若是賊人趕來,我定要讓他有去無回。”
“好了,三弟,我看到你沒事就放心了!”
“如今長安是多事之秋,我就不多留了。”
“三弟,你若是身體無礙,就去拜見一番父皇吧!”
“父皇因為你被刺殺之事大動肝火。”
“姑父如今正在宮中挨罵呢!”
李恪將李承乾送出府外。
目送李承乾離開。
坐上馬車的李承乾長出了一口氣。
李恪沒有事是最好的。
這樣的話,李恪還能和李泰繼續鬥下去。
自己也還能夠用李恪來牽製李泰。
隻是自己萬萬沒有想到。
李泰竟然對李恪動手了。
今日李泰敢對李恪動手。
那以後,他會不會對自己動手呢?
這皇帝之位,可是有父皇作為前車之鑒。
若是李泰以後也給自己來一個“玄武門之變”。
那自己不也要落個隱太子的名號?
也許更次一點直接被追諡為“戾”。
以後天下人說起自己,都稱呼自己為“戾太子”李承乾!
想到此處,李承乾不由咬緊牙齒,目光也變得凶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