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潘多拉星球之美
上雪的日記裏既然有散文,有詩歌,有經典語錄,有心情隨筆,有講座感想,自然也會有影評。
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發現我原來寫過這麽多種文體,自己都被自己的小宇宙驚呆了。
下麵是一篇關於地球上的人都聽說過的電影《阿凡達》的影評,可能上雪對這部電影的喜愛之情已經超過了九十年代的神作《泰坦尼克號》了。
影評全文如下:
《阿凡達》這部電影應該開啟了人生關於3d電影的認知,也是唯一一部我去電影院買票,看了三次的電影。
《阿凡達》從它開始策劃到首映,我都一直關注著。
看了之後,也確實感覺無論是電影的故事情節,人物表現,還是戰爭畫麵都製作得相當精湛。
james cameron是一位勇於挑戰新技術的天才導演,在他兢兢業業,甚至可以說是斤斤計較的指揮下,成就了這麽一部不流於隻有聲光效果、內容空泛的兼具極高教育性與娛樂性的商業電影。
而今已經過去有些年頭了,但在論壇上還是看到很多還沒欣賞到電影的影迷們的猜測懷疑,我決定為這部電影寫下一些東西,以表示我對於導演,工作人員以及電影本身的敬佩之情。
《阿凡達》劇情上總得來說就是一群地球人到一個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進行采礦,但這個星球上有很多人類未經發現過的生物。
人類到一個野蠻的星球上一般都是拿起自己所謂的高科技武器進行毫不憐惜的戰爭,毀掉本來屬於潘多拉的東西和上麵生物生存的環境,以至於引致整個星球的反抗,最後人類失敗被迫退出潘多拉。
這其實也是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最終啟示:人類不是上帝,人類不能自私,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毀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毀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為是,必然會帶給自己無情的抱負,最終失敗的還是人類自己。
可是就電影畫麵而言,我隻能說,觀影時我完全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做夢都夢不到的美麗,神秘,生機勃勃的世界。
潘多拉,一個夢幻的地方,一個不容毀滅的地方,因為那裏有生命樹,有我們的希望。
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個東西都做的很精細,感覺和真實的沒有兩樣:那些如同珊瑚一般的生物,奇特卻色彩斑駁的馬兒,還有男女主角的坐騎,那些懸浮在空中的山,在朦朧的霧中美輪美奐。
在那個世界裏,我發現自己的想象力有多麽薄弱,目光有多麽狹隘。
這些景色,真的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就是對於人物形象的設計以及表情的描繪,已經是細致入微,幾乎達到了一種極致。
我甚至能從人物的眼睛裏體會到他們此刻的感情,這對於冰冷的3d手法來說,該是多麽不易。
電影中研究室裏麵所使用到的高科技,讓我感覺最深的就是平板電腦使用的頻率,上麵的電腦幾乎都是可以觸控的平板電腦,薄的像玻璃一樣的,看上去帥極了,這應該也是像我們傳遞一個信號,下一代電腦應該逐漸的要淘汰鼠標和鍵盤,換來更加便捷的超薄可觸控的平板電腦。
當然劇中不能缺乏愛情,主人公的愛情也確實讓人感動。
當維斯特已經知道簡的目的和欺騙之後,雖然開始很是氣憤,但在她心裏還是一直很是掛念簡,為他的生存擔憂,而簡也因為這個本是不該的愛情,和自己良心站在了和自己同類的反麵,帶著維斯特的族人一起反抗人類,因為他確實愛維斯特,在生命樹下他們的愛情宣言是真實的。
愛情是偉大的,愛情可以超越種族,超越一切,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感情,共同的良心在支撐著我們美好的家園。
片中開頭陳述:一個人死了,必然另外一個和自己相同的人就會誕生,所以我們的精神永遠不滅。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感受,說的可能有些混亂,不過等大家看過《阿凡達》相信會有更深的感觸,不在於劇情多麽的跌宕起伏,而在於劇本身給我們的傳遞的東西。
我一直希望我國的科幻電影產業可以發展得同好萊塢一樣,原因用一年拍攝,四年做後期。
我一直希望我國的電影產業的投資金額不是大部分都給演員,而是應該給編劇,給原型的作者,給製作團隊。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國拍的電視劇可以更為寫實,就好比八十年代獲得十幾項好萊塢大獎,感動無數人的《末代皇帝》,不應該是外國人拍的。
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曆史,自己的故事,為何反而被外國人體現得更為真實,更為震撼,更為觸動人心?
我希望有一天我國上映一部電影,可以像好萊塢那樣受全球矚目。
這是作為一個中國女大學生的願望,我很高興,因為我看到了我的願望正在被實現。
雖然實現的過程很漫長,但它終究會到來。
201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