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蕭縣惡戰
在王洵神不知鬼不覺越過碭山,往北奪取曹州的時候,徐州的蕭縣城下,感化軍和宣武軍的對壘已經展開,雙方小規模的戰鬥已經打起來了。
前幾天朱友裕帶著一萬大軍,在宿州的虎山一帶等了兩天,都沒有等到王洵的軍隊,直到有霍存的敗兵被他的探子找到,他才知道了霍存的軍隊在安山,全軍覆沒的消息。
心急如焚的朱友裕又帶軍趕往安山,想去迎戰王洵軍,可他都快到安山了,也沒有發現王洵的一兵一卒。
王洵軍隊沒有等到,朱友裕倒是得知了,時溥親率感化軍四萬大軍,從徐州向蕭縣殺來的消息,朱友裕知道時溥會來,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時溥會來的這麽快。
急得朱友裕又趕忙帶軍轉回蕭縣,和時溥在蕭縣城下對峙起來,並且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
時溥在蕭縣東麵軍營綿延七八裏長,遠遠看去可謂是蔚為壯觀了,數千的感化軍的民夫正在工匠的指導下,建造攻城器械,還有更多的民夫在軍營四周挖掘壕溝。
蕭縣的城牆原先,因為要防備宣武軍的關係,修的有近三仗高,讓這小小的蕭縣如同一坐堅固的壁壘。
現在城內守軍,也在驅趕城內的平民加固城牆、修理城防,城牆上街道中,數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正在運送各種滾木、石頭、武器箭支等。
朱友裕帶著一萬感化軍,在蕭縣城西安營紮寨,跟蕭縣城形成掎角之勢,隨時準備進攻敢於攻城的感化軍。
在另一邊蕭縣南麵城牆之下,還留有千餘具感化軍士卒和民夫的屍體。
時溥這天早上已經派五千軍士,會同千餘填護城河的民夫,發起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感化軍士卒民夫死傷千餘人,結果連蕭縣的城牆,都沒能有摸到,隻填了一小段護城河後,就被朱友裕派人殺了回來。
時溥被這次劉知俊的叛變氣得半死,他前些日子剛在徐州,信誓旦旦說要攻打宋州,結果剛派出王洵去碭山沒有多久,宋州一寸之地都沒能得到,蕭縣這邊倒是先投到朱溫那邊去了。
所以時溥這次抽調感化鎮,各州各縣的軍隊大舉進攻蕭縣,救王洵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找回他的臉麵。
感化軍營地裏,時溥的帥帳那是十分華麗,寬敞的帥帳內容納百人都不會覺得擁擠,地上鋪有上好的波斯地毯,營帳內的簾子都是用綢緞做的,在營帳的四角還燒有熏香。
“鬆兒,你這次進攻太讓我失望了,死傷這麽多人不說,還被燒毀了這麽多雲梯車,結果連塊磚你都沒有摸到!”
帥帳內時溥坐在主坐之上,正在訓人,他身前是感化軍重要文武十餘人,全部分立於他案桌麵前的兩側,一名年輕的將領耷拉著腦袋站在眾人中間。
這人正是時溥的侄子時鬆,他身兼泗州刺史與濠州防禦使,在感化軍內可謂是位高權重了,此次時溥讓他帶兩萬軍隊來徐州匯合,準備一起攻打宋州,結果遇到蕭縣反叛,宋州沒打成,倒是先來攻打蕭縣了。
時鬆今天這場初戰,打得是十分的難看,時溥訓他也是情理之中了。
時溥剛罵完時鬆,又朝武將對列中的宋成戊命令道:“成戊,你明天帶上你的寧武都配合時鬆,兩人一起繼續進攻南門!”
“諾!”
宋成戊聽完時溥的話,那是猶如晴天霹靂,他在徐州作威作福還行,讓他去打仗那是要他的老命了,但是時溥都說話了,他隻能出列有氣無力的回答了一聲。
“鄭都尉、張都尉,你們二人明天帶自己的部下,多造聲勢佯攻東門,吸引城外的宣武軍!”
“諾!”
聽完時溥的話後,武將中的鄭藺和張筠沒有猶豫,一起出列出列回答道。
駐守豐縣的鄭藺,也是帶兵兩千回到徐州,隨同時溥一起攻打蕭縣,他的堂弟鄭衝則是帶一千人,繼續駐守豐縣,感化軍駐防沛縣張筠也是收到時溥的命令,帶著沛縣的三千人守軍回到了徐州。
興師動眾的時溥這次為了找回麵子,誓要在蕭縣跟宣武軍死磕到底。
此次進攻蕭縣,鄭藺和張筠兩人兵少,時溥自然不會將主攻的任務交給他們二人,而是讓他的侄子時鬆作為進攻蕭縣的主將。
這次時溥親自帶軍溥來蕭縣,文官隻帶了支度使蘇裕隆,還有行軍司馬顧良朋,他並沒有帶陳景喻和李師悅,而是讓他們兩人都留守徐州,相互監督彼此。
時溥這人疑心太重他怕手下的將領坐大,經常用各種手段讓屬下們互相牽製,這次時溥重用王洵、鄭藺、張驍勇,他們這些宋州來的人,大概的原因估計為是的防止麾下的,陳景喻和時鬆兩人太過強大,
蕭縣城下此後幾天裏,四萬多感化軍與近兩萬的宣武軍,在蕭縣城展開殘酷的攻城戰,在時溥不停的催促下,感化軍與宣武軍同樣掛著大唐的旗號,在蕭縣城上城下進行了十數場廝殺。
感化軍雖然有兩次攻上了蕭縣的城牆,可還是被城內的守軍趕了下來,時溥也進攻過城西朱友裕的大營,可是依然是被裏應外合的宣武軍,殺得大敗而歸,幾天下來感化軍已經死傷了八九千人了。
宣武軍也是好不到哪裏去,傷亡也是達到了三千多人。
感化軍中死傷最嚴重的不是軍隊,而是強征而來的兩萬餘民夫,他們懷抱土袋、樹枝、木材等東西,為了填蕭縣城外的壕溝、護城河,一隊隊民夫在軍士們的驅趕下,往城下去送死。
每去一次能回來都是十不存一,蕭縣城下埋葬的不隻是交戰雙方的軍士,還有無數民夫的冤魂,在這個人命如草賤的年代,這些死去的民夫不過冰山一角罷了。
蕭縣城內的平民同樣也好不到那裏去,他們糧食被搶奪房屋盡數被拆。
他們在守軍的逼迫下,扛著自己家房子拆卸下來的木材、石頭、磚塊,冒著城下感化軍的箭雨,以及投石車投出的火油、石頭,在守軍的督促下修補城牆,運送守城物資,被射死砸死的民眾,直接被軍士抬著砸向雲梯之上,攀爬而上的感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