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
信寄出去了,可船是在走的,回來的鴿子隻能飛到附近城市的商隊駐點去,船上餘下的鴿子要留著保證情況可以及時和京城那邊主事的人聯絡,行程還未過半,黑珍珠就不許阿楊再放船上的鴿子了。
??阿楊知道輕重,隻攢了信等到商隊到城鎮停船的時候借駐點的鴿子寄出去,所幸黛玉是在京城,每個駐點的鴿子都識路。阿楊恨不得天天寫上洋洋灑灑一大通,又覺得囉嗦,刪刪減減隻留下幾句,攢了幾天的內容一並寄出,差不多剛好是一封信的規格。他恨不得把所有他遇見的他覺得值得相遇的事情都與黛玉分享,卻又怕驚擾唐突了她,忐忑又喜悅,躊躇又不由自主。他覺得他把這輩子前二十年所有的唯諾和丟人都在駐點寄鴿子的地方用完了,才把鴿子寄出去,又反悔了運起輕功追上去把信薅下來檢查,重新借了紙筆又不知道如何修改,連他自己都對那兒辦事的人和無辜被薅的鴿子感到抱歉了,卻不知那些人看他這番赤誠笨拙的樣子,都忍不住麵上帶笑。
??阿楊一回到甲板上,所有做事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阿楊,你手上又沾墨了了!”
??他不回答,對管倉庫的人說:“給我挑幾個合適的匣子,我再拿些沙棘果。”便把方才買的玩意兒拿出來,讓人看著給他找合適的匣子。
??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抓了人家的鴿子了!”
??阿楊睜大眼睛說:“你怎麽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什麽清白?我方才親眼見你追上去抓了已經飛出去的鴿子,被那兒的管事當著麵奚落。”
??阿楊便漲紅了臉,爭辯道,“信沒寫好,我改一下……就改一下!改信的事,能算欺負鴿子嗎?”接連便是含糊不清的嘟囔,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船房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取笑夠了阿楊,才把他要的東西往他手上一塞,放人回去。
??阿楊接過東西,漲紅了臉轉身就走,還沒走出兩步,就聽見書落地的聲音,忙回頭去撿,卻還是遲了一步。
??已經有夥計幫他他書撿起來了,本以為又是他新找的話本,看到封麵卻有些意外。
??“南朝樂府,你什麽時候喜歡看這個了?”
??阿楊不說話,奪過書匆匆離開了,身後一片哄堂的笑聲。
??南朝樂府民歌,情歌一枝獨秀。
??汴京林府。
??前不久書院的入院試張了榜,黛玉位列第三,林海雖然在黛玉麵前隻點了點頭,吩咐她不可驕躁,在外與同僚喝酒時卻時常提起,掩不住得意。這成績黛玉雖然滿意,但晚上房裏的燈卻又多點了半個時辰。
??陶蓁出去聽了一耳朵,前三裏隻有黛玉一位姑娘,頭名是川蜀那邊來的,那可以武皇都稱過的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榜眼”是個怪才,滿心想著奇淫巧技,天天往博人館跑,若非家裏人看得緊,怕是早早就往那兒投名字了。
??才放晴,又落了雪,卻沒什麽風,黛玉本湖心亭坐著,也不急著回去,反而讓人熱了酒送來。
??湖心亭風景一絕,當初買下這宅子,很大原因就是林海尤其偏愛這裏。
??“去把我紙筆取來。”黛玉側著身子看雪飄落在寂靜的湖麵,泛起漣漪,流水帶下梅花的花瓣,隨著雪的落下在湖水中飄遊流動,映著透過雲層的陽光,看上去宛如春水般生動。
??黛玉莫名想起阿楊。
??想起他好像在發光的眼睛,藏著晨光和初夏。
??哪怕是安靜地坐著,也能讓人感受到他的朝氣。
??想起他拘謹又故作鎮定地向她走來的的樣子。
??不管看見有趣的都能笑得暢快,唯獨對上她時會抿著嘴努力壓下弧度,笑意卻盡從眼裏漏出來,耳尖泛紅。
??想起在回杭州的路上他晨練完運著輕功從遠處落回船上神采奕奕的樣子,卻總是因為身上帶著汗水而刻意避開她,自覺狼狽。
??還會在下船時偷偷買上幾隻花想要簪,在房間比劃半天,最終卻不知為何沒有簪出來。
??那是與她完全不同的人。
??他遇上什麽高興新奇的事情就會忍不住碎碎念念一般說上許多話與她分享,或說與身邊的人聽,大大方方地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哪怕他說的事情在很多人眼裏平平無奇,也會被他的情緒感染。
??他能讓人感覺到他很真誠地在生活,會因為吃到兩隻梗連在一起的的果子而高興,也會因為買到一個形狀奇怪的包子而大驚小怪,會因為看見好看的晚霞而愉悅整個晚上,也會因為遇上什麽奇異的事情而無奈,然後生動誇張得把它變成怪談轉述。
??他是蓬勃的,能讓人聯想到許多鮮活生動的存在。
??父親前幾日向她透了幾分意思,想問問她的意見。
??黛玉抬頭,看雪飄搖著落進湖裏,可稱得上絕景,回身執筆寫下一首長詩,卻與景無關。
??黛玉落筆,身邊伺候的丫頭來提她把紙收與一旁等墨兩晾幹,黛玉下意識拒了,拿下鎮紙,親自把詩收好,道:“雪大了,回去吧,不然木槿該叫人來催了。”
??回了屋,丫頭們圍上來替黛玉解下鬥篷,褪去厚衣,黛玉往屋裏看了看,問:“可有我的信送來。”
??“您才走,信便到了,好生收著呢,就在桌上。”陶蓁不敢耽擱,黛玉才解了衣服,她就端著薑湯送到她手裏:“方才還晴著,哪知道忽然下了雪,可受了風?快喝了暖暖身子。”
??黛玉微擰著眉把薑湯飲盡,陶蓁又上來摸了摸黛玉的手,見是溫的,才放下心來。
??“到底是京城養人。”
??黛玉胎裏就帶著不足之症,調養了不少年,往年到了冬日便手腳冰涼,但凡出門,都要捂著手爐。
??“吃了這麽多年藥丸子,早該好了。”
??去了外出的衣服,又披了件薄衫,才過了冬至,說不上特別冷,平日屋裏不怎麽燃碳火,怕養嬌了身子,真的冷起來了不好熬。
??“下了雪,夜裏要冷了,我去讓人把碳火備上。”
??黛玉點了點頭,讓陶蓁下去吩咐安排。
??黛玉將要入學,陶蓁是黛玉身邊的貼身丫鬟,不想丟了黛玉的臉,最近事事向木槿看齊,加上她的性格,辦事頗有些雷厲風行的味道。
??書桌臨窗,因外麵風漸漸大了,如今禁閉了,之在角落處來了個小口透氣。雪雲壓暗了天色,屋裏不亮堂,黛玉才走到書桌前,就有丫頭點上了燈燭。
??“陶蓁姐姐方才特吩咐過的。”
??“她近來倒是越發周全了。”
??“可不是怕我們把娘子的話當耳旁風了嗎。”說完,幾個丫頭笑成一團。
??“好呀你們,原是在這等著揶揄我。”
??笑鬧後,丫頭們退開,黛玉才打開信,麵上帶上了輕快的笑意,全不理會幾個丫頭在她身後互相擠眉弄眼。
??最初收到阿楊的信的時候,丫頭們還會瞎起哄,拿他揶揄自家娘子,之後信就一二三四五六七……接連不斷地寄過來,黛玉的姿態大方,她們也失了趣兒。
??書桌邊的原掛的是副字畫,前不久取下換了副素梅圖,上麵還題了“九九消寒”四字。冬至起,黛玉晨起梳洗後便染上一瓣,如今枝頭才綻開一朵紅梅。
??信寫了兩頁,與以往寄來的相比算不上長,黛玉看完,臉上帶上笑意,起身走到櫃子前,從抽屜裏取出了個匣子,把信放進去收起來。抽屜更深一點的地方,已經有一個裝滿了信的匣子了。
??“娘子,楊少俠可說到哪兒了?”幾個丫頭見黛玉沒有回去看書的意思,簇上來鬧她。
??黛玉知她們要取笑,偏不如她們的意:“他到哪兒了,於我有何關係,你們今日是打定主意要鬧我不成,還不快說是哪個主使的,我可饒不了她。”
??阿楊已經到了江南,在那兒換了船,若是順風,五日便能到京城了,他每到一處,便寫些當地的趣事告訴黛玉,還會算算還有多久才能到京城,黛玉幾乎可以想象出他在船上扯著地圖算日子的樣子了。
??阿楊在信中還提起他過去曾經聽商隊的管事說起的童年趣事,往西湖丟銅板許願,砸暈了魚兒,於是他還特跑到杭州來,想看看銅板能不能砸暈魚兒,卻因為準頭不夠,最後下水去和魚兒鬧,還被抽了一尾巴。
??黛玉這才想起當時那采蓮女說的那個和魚鬧脾氣的呆子,堂姐說的那個護著商隊回杭州的“阿楊”,可不就是他嗎。
??當時,她認為武林人目無法紀,對這個群體都抱有偏見,並未把那個“阿楊”和救了自己的阿楊聯係起來,後來便忘了,今日阿楊說起,黛玉才發現原來他們過去原來這麽接近過。
??“木槿姐姐回來了!”見木槿回來,幾個丫頭老老實實回去站好,不敢再嬉鬧。
??天氣冷了,顧先生獨自在阿楊那兒住著,雖帶著伺候的人,府裏卻沒個管事,辦事總歸不周全,賈敏特派人去看看,幫襯著把府上缺的準備起來,黛玉這邊也派了木槿過去幫忙,現下才回來。
??“旁的倒是沒出什麽岔子,隻他們不知道楊少俠要回來,少了些被褥衣物,已經讓人補上了。”
??※※※※※※※※※※※※※※※※※※※※
??師父:今天也沒有等到徒弟的信,害歎氣
??師父:玉兒這兒怎麽養了這麽多鴿子?
??陶蓁:一時不知該怎麽答。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