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劍出天元> 第十六章 青龍計劃

第十六章 青龍計劃

  來邀請易中行的依然是班大師,因為道家人宗與儒家三當家已到墨家機關城,墨家各位統也將齊聚機關城。


  巨大的機關朱雀在天際翱翔,恍然間,就像是穿越前乘坐飛機一樣。


  “‘墨家機關,木石走路’,果然是巧奪天工,非同凡響!”易中行不禁讚歎。


  “這機關鳥是墨家獨創的技術,在諸子百家中也是獨樹一幟的!”班大師得意道。


  易中行也微笑點頭,不過內心卻已不認為這是獨一無二的。以他觀之,這機關朱雀本身並不會飛行,而是借助氣流風向才能在空中飛翔,與飛機的原理一般無二。在易中行的指點下,公輸翼也已經實現了類似的技術,隻是在載重量上還比不上機關朱雀。


  機關朱雀展翅翱翔,勢如鯤鵬,怒嘯長空。載著眾人一路俯視懸崖深穀與湍急奔騰的滔滔江水,周圍雲霞繚繞,霧氣蒸騰,天氣變化頻繁。


  直到穿過群山,班大師竟然開啟最大功率,讓機關朱雀噴出大量氣體主推,筆直地撞向山腹,易中行和鸚歌才知道原來墨家機關城就隱藏在山腹之中。


  “口令:兼天下,愛眾生。”


  “赴湯火,蹈利刃!強弩閘道,放行!”


  與山腹通道上方的墨家弟子對過口令後,機關朱雀繼續前行,經過第一道防線強弩箭陣。到達目的地後從機關朱雀上下來,就能見到這裏是一處溶洞,被山中暗河包圍,彌漫著濕意。幾縷天光從溶洞的豁口降下,充滿了靜謐之美。


  “接下來隻有乘上雲艇才能進入墨規池。”班大師介紹道。


  隨著機關運轉,一艘雲艇從高處降下,隻是雲艇上還有一人。


  “蓉姑娘居然也來了,真是稀客稀客!”那人忽地一下便移動到端木蓉麵前,大獻殷勤,“好久不見,蓉姑娘有沒有想我……”


  在班大師的介紹下,易中行知道了此人名為“盜蹠”,號稱“天下第一神偷”、“盜王之王”,同樣是墨家統領之一。


  借用了曆史上的大盜“盜蹠”的名字嗎?易中行若有所思。


  也許是發現了易中行的審視的視線,盜蹠扭頭過來,語氣輕佻地問道:“這位是?”


  “蓋聶。”易中行看著盜蹠,“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噢,什麽問題,說來聽聽,要是我心情好,說不定會回答你。”盜蹠仰頭道。


  “你在江湖上被稱為‘盜王之王’,那麽……盜亦有道乎?”


  “嘶~”盜蹠冥思苦想,好似總結出了幾條道理,但又無法自圓其說。


  “別想了,先上船,我們還要去機關城呢!”班大師估計盜蹠回答不了,便轉移了話題。


  “等等!”盜蹠揮手,“我是回答不出來,但是我們巨子一定能答上來。我帶你去見巨子!”


  看過用宋國文字寫著“世間樂土”的石碑,再經過刻畫著日月圖案的石道,眾人終於來到一處巨大的山中瀑布麵前。


  瀑布飛流直下,水聲轟鳴,水霧彌漫,長虹高架。


  高高聳立的水車將的能量收集,通過齒輪組合傳動到機關城各處,驅動種種機關。

  整座機關城居然是完全的水力驅動!

  秦時明月世界的墨家的腦洞驚到易中行了,他在藏兵穀也有做水車收集瀑布能量,但目的是為了發電。


  相比之下,墨家機關城的這種做法,就和蒸汽朋克一樣。雖然明知其利用率極其低下,有種種缺陷,卻還是忍不住為之驚歎,充滿了某種機械震撼感。


  折疊三次的木橋緩緩伸展,平鋪在眾人麵前。木橋對麵,全身隱藏在鬥篷中的墨家巨子,以及道家人宗掌門人逍遙子、儒家小聖賢莊三當家張良張子房,以及墨家一眾統領盡皆在列。


  “見過巨子!”班大師、端木蓉與高月對墨家巨子行了一禮。


  墨家巨子略一點頭,便將目光重新投向易中行:“沒想到蓋聶先生會到我這機關城來,莫非也是來與諸位一同共襄盛舉?”


  “既然出了秦國,自然要了解你們這些‘義士’的情況。”易中行淡然道,“至於說目的,我來隻是為了見見醫家的蓉姑娘。”


  盜蹠聞言目光一寒,他可是端木蓉的舔狗,立時便覺得易中行危險至極,附耳在墨家巨子耳邊說了些什麽。


  “張良見過蓋聶先生。”灑脫不羈,豐神俊逸的儒家小聖賢莊三當家張良對易中行行了一禮。易中行曾到訪小聖賢莊,拜訪荀子,張良也有所耳聞。


  “我已在小聖賢莊拜見過伏念先生與顏路先生,以後還要請張良先生多多指教。”易中行也以儒家禮儀相對。


  “原來如此。”張良了然。


  張良身旁,仙風道骨的逍遙子詫異出聲:“沒想到蓋聶先生竟是破家而出,莫非要歸入儒家道統?”


  “是,也不是。”易中行挺起胸膛,一股混合了眾多特質的奇異氣質顯露出來,“儒家、墨家、道家、鬼穀派,理念各有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治國、治人、治心的手段,唯有兼收並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方能自成我道!”


  後世有人問,從思想上來看,什麽是中國人?

  有一個答案很有道理,說:中國人就是“儒皮、法骨、道心”!

  儒家之教化,法家之手段。進,可決勝廟堂;退,則山野逍遙。


  當然,自宋元以後,許多人還多了青燈古佛的佛性。


  所以綜合來看,從後世穿越而來的易中行之修習多年諸子學說後,其實更接近此時的雜家——兼儒墨,合名法,任縱橫,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

  眾人一路前行,走過回廊,幾位話事人進入茶室,其他墨家統領則各自散去。唯有高漸離與鸚歌守在門外。


  “法家李斯曾言: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蓋聶先生不愧是在秦國生活過,亦是有大抱負的人呐!”墨家巨子端坐主位,剛才易中行仍稱端木蓉為醫家,他可無法當做沒聽到,伸手一請,“剛才小蹠與我說了蓋聶先生的問題:盜亦有道乎?急切之間我也沒有妥帖的解釋,不知蓋聶先生可否為我等解惑?”

  “道在萬物,何適而無有道?”易中行環視在場諸位,鄭重道,“盜亦有道!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聖、勇、義、智、仁,此乃聖人之道。蓋聶先生的儒學造詣果然精深!”張良讚歎道,心悅誠服。


  道家人宗掌門人逍遙子也暗暗點頭,他這才真的相信蓋聶是真的要離開鬼穀派,成一家之言。


  墨家巨子也終於拱手:“受教!”


  “不敢。”


  一番言語交鋒以易中行折服眾人結束,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戲肉。反秦義士們濟濟一堂,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對抗暴秦。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此乃墨家之宗旨。墨家奉守兼愛、非攻的要旨,必定會與暴秦對抗到底。”墨家巨子首先開口,“當年昌平君發起青龍計劃,助燕丹逃秦,與流沙衛莊合作,最終於楚地與項燕一同舉義,青龍計劃的協力者遍及齊、楚、燕、趙、韓,荊軻刺秦也在計劃之中……”


  說到這裏墨家巨子看了易中行一眼。


  “昌平君,暗室陰雄而已。在始皇帝的光輝下,不過是螳臂當車。”易中行目不斜視,“荊軻入秦國前,我便告誡過他。當今天下,能結束七國混戰,包舉宇內,定天下於一者,唯有秦國,唯有嬴政!”


  “所以我阻止了荊軻。”


  易中行淡然的口氣讓在場眾人色變,畢竟他們多少都與秦國,與嬴政有著仇怨,即便是看在易中行此刻叛秦的立場,他如此大方地承認是自己阻擋了荊軻刺秦,簡直是在當中打臉。


  逍遙子看墨家巨子與張良臉色不好,隻得道:“原來蓋聶先生早與荊軻相識。”


  “姑且算是為數不多的朋友吧。”易中行冷笑兩聲,“你們以為沒有我,荊軻就能刺殺嬴政?”


  嬴政雖然掌握風胡子劍譜中排名第一的“天問”,但大家向來認為這隻是因為他的地位和權勢,並不代表嬴政個人的武力。


  “我被你們稱之為‘劍聖’,尚不敢一試天問之鋒芒,荊軻雖有五步絕殺之劍,但想要嬴政的性命……”易中行沒有說完,但他的意思卻令眾人心中升起一股寒意。


  “嬴政,居然這麽強?”張良表情有些奇異。因當年嬴政秘密出使韓國,他曾有幸見過嬴政一麵,完全想象不出那位白衣公子竟有著連“天下第一劍”的忌憚的武道修為。


  “故弄玄虛。”墨家巨子冷哼,“昌平君雖然逝去,青龍計劃卻還沒有結束。今日召集大家再次,正是為了再開青龍計劃!”


  “哦?”易中行仿佛明白了


  隻是……


  “巨子聯合眾人之力對抗強秦,為何獨獨不見農家中人?”易中行奇怪道。


  墨家巨子半晌無言,無奈道:“農家發生了一些變故,當年參與青龍計劃的人依然隱藏,但我相信他們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青龍計劃必定能葬送秦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