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始發呂宋
(一)
星星下的老宅子。
守著這裏十多年的老管家。
主人在或者不在,管家都在這裏。
“何叔。還沒走。”
“老奴,不走。”
楊一清去街上買了些羊蠍子,在家裏點上了火,這是他第一次和管家一起喝酒。
“老奴知道主人回來肯定是有大事,莫非是要賣了宅子。”
“這宅子是我父親傳給我的,賣是不會的。我今天回來是想找個東西。”
“什麽東西。”
“當年我爹在世的時候和我說過的典韋雙戟。”
“這東西我倒是寡聞了,似乎應該是很厲害的武器。”
楊一清也沒有和管家呆太久,留下了酒肉。
“這次我回來你可萬萬不要提起,否則我們日子會很不好過。”
“知道了”管家悄然關閉了大門。
楊一清總覺得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但是又找不到是誰,他感覺十分蹊蹺。
晚上很晚,他假裝藏在酒家裏休息。
卻發現遠處有幾塊閃光的東西對著他的房間。
是誰呢。他回來的時候應該沒有人知道,這幾塊閃光應該是小望遠鏡。
他必須知道是誰。
等他靠近了望遠鏡,他隱隱約約看見有一個人在紙上不停地寫東西。
他定神一看,居然是管家的老婆。
這也在情理之中,管家不為那些東廠西廠的人做事也總要有人盯著他的院子,如果是管家的妻子,那不如看看紙上到底寫了什麽。
他走近那個身影,一記重拳打在了那人的脖子上。
確實是管家的老婆。
而記載的東西上麵竟然還列舉了他和管家的對話。
東西廠的眼線你永遠不知道是誰。
(二)
楊一清假裝是劫匪,留下了管家老婆的銀子別的一動也沒動。
他知道她隻要醒了就會馬上匯報給上級,可是典韋雙戟現在在不在北京都還是未知數。
他現在要做三件事,是否這個神器被獻給了皇上。是否這些禮物已經賞給了藩王或者送給臣服之國。
內閣成員是楊一清最需要的,所有的項目都是他們審核過後的。
楊一清在位的時候就知道,這些陳腐的官僚最喜歡的也不過是食和色,他就知道其中一位好這個。
與此同時,大理蒼山的鬥爭才剛剛開始。
魔龍一樣的梅花傘死死地咬住了十拳劍,十拳劍也像一塊巨石一樣任憑梅花傘的鏢如狂風驟雨一樣擊打卻依然屹立不動。
這陣勢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力場,生生地吸住了在場的去所有人。
而秦尋真的靈韻劍法似乎比盤龍血煞要厲害得多,但是也無法出手製勝,這幾天互相如此糾纏的打鬥很多,但是這次卻沒有觀眾會看膩。
秦尋真的招數越來越快越來越狠,有幾次差點直接紮入歐陽李彤的雙眼。
而秦尋真的兩儀心法也讓他越站越勇。
唯獨酒毒童子和李天一看得出其中的蹊蹺。
這是歐陽李彤故意的,打敗一個對手能力算是一個問題。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心計,他看得出秦尋真已經壓住不住靈韻劍的邪力了。
因為隻有人心性大動的時候,他才最容易被攻克。
(三)
嗜血,是人的本性,否則人不會抵擋不住肉味的誘惑。
在漫長的弱肉強食的進化途中,為什麽人可以消失鋒利的爪子呢?
說明即便是萬物都在嗜血,我們也不需要自己去和動物撕咬。
但是偏偏人沒了鋒利的爪子卻依然和人在互相撕咬拉扯有時候不吞下對方的肉仿佛就對不起自己的心。
秦尋真的眼睛裏閃爍著的似乎是幽蘭色的鬼火,手中的靈韻劍就像是嗜血的狂魔,劍不血刃就誓死不休。
如果了解秦尋真的人看到了這一幕,就一定會覺得可怕。
青海幫的幫主張建新看到了心頭也是一把汗。
他想不到傳說中的靈韻劍竟然是這個樣子。
李天一見到這個陣勢,心中一陣焦慮。
帶著一重天罡陣硬生生地架回了秦尋真,而歐陽家族這時候也架回了歐陽李彤,兩重天罡地煞,似乎開始對峙了起來,群戰一觸即發。
隻見歐陽李彤伸伸雙手,突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盤龍血煞,先傷己再傷人。
而秦尋真則是大汗淋漓渾身都沒了力氣,就像是突然用光了一天的生命。
所有人見了這一幕都不禁開始心悸,心悸得無人說話。
一直讓江湖人所仰慕的四大神器突然l兩個已經打成了平手。
那梅花傘和十拳劍的戰果如何呢?
梅花傘已經殘缺得隻剩筋骨,破裂的白光讓人看著就發慎。
(四)
梅花傘已經開始了飛速的旋轉,這一招會把梅花傘變成巨大的漩渦。
十拳劍一擊直接插入了梅花傘。
但是梅花傘竟然和十拳劍攪在了一起。
咯吱咯吱的聲音讓人聽了耳朵就十分疼痛,
十拳劍自然不打算為了別人自己豁出性命。
這一看就是傻子才做的事,江湖上的人的聰明得很。
是能知道這場戰役到底誰才是贏家。
似乎江湖上的輸贏沒有長久的一勞永逸的,他們都要不斷地更替和輪回。
唯獨歐陽李彤看不通看不透。
他根本不能承受這樣的生活。
說到底也許終究有一日,他會失去武林盟主的位置。
但是他寧願先失去子女,也不願先失去位置。
就像是凶險的江湖,太多人不能勉強生存,這些老江湖也許更清楚失去了位置的家族的未來。
我們能說歐陽李彤錯了嗎,當然不能。
但是他打斷自己女兒孩子的腿又要殺了女兒。
他似乎做錯了。可是他如果不殺如何呢,難道把家族交給他們?
這也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你是一個父親,女兒和一個男人私生了一個孩子,私生一個孩子之後又留了女兒,女兒的孩子卻又回來向家人大打出手。
你能接受嗎,如果你也不能,那自然歐陽李彤就更加不能。
誰能告訴這些江湖人自己的心呢。
江湖上的人每個人都對這段事有自己的看法,誰又能說自己是世界上仁心仁義大是大非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