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天澤履,尋親東歸(1)
六十四卦:天澤履。
兌澤為下,乾天為上。
六爻自下而上:陽陽陰(兌),陽陽陽(乾)。
象辭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文王曰: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後世曰:籠鳥得出,貴人以助;步履不安,有驚無險;尋人西北,踏惡於尾。
……
上九爻變。
澤為水:兌澤為下,兌澤為上。
上爻陽變陰:陽陽陰(兌),陽陽陰(兌)。
象辭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文王曰: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後世曰:積善之族,才得慶余;來途之顧,才明前路。
……
戎胥牟與呂望自洞中遇二屍后,一路顯得沉悶,各自想著那兩人與崑崙的干係,甚至崑崙究竟有何不為人知的隱秘。越想越覺得身後的連綿山脈,猶如惡獸,嗜血地盯著他們,叫人不寒而慄。
戎胥牟只嘆自家摸屍之能,僅能看到數日內身亡者的死前眼中之景,如今甚至天雲那般的瀕死之憶,卻對七日乃至更久遠的屍身無能為力,這是多年摸屍經歷得出的結論。也不知道自己這一秘能究竟感知的是死者殘魂,還是殘意。前者乃凡俗之見,與玄門鍊氣的魂魄之說可謂大相徑庭。
待到從山縫中鑽出,重見天光,已是山腳下的一片密林,他拱手道謝:「呂大哥援手之恩,小弟只能來日再報了!」
「甚麼恩不恩的,就算做不成師兄弟了,也還是好友不是,莫非你也瞧不起我,不想認我這個朋友?」
「怎麼會!與呂大哥的經年點滴,我都記的。」
「那就行了,不知你今後有甚麼打算?」
「我想先去周國看看。」
戎胥牟自僰地逼問伊老五,得到父兄的消息,便打定主意,要儘快抽身前往密國尋找他們。如今叛逃崑崙,剛好有了充足的時日,甚至不需要另找由頭。
「倒是個好去處,聽說周國強大,以賢弟之能,當是坐上之賓……」說到此處,臉色忽而一變,「不妥不妥,差點忘了,好象熊狂之父就在周國,我看你不如東去殷商,那裡地遠,高手又多,改換個名姓,玄門很難去尋你麻煩!」
「這話倒與我不謀而合,若沒有父兄之事,我也定會直往殷商,投奔阿受,一來為族仇,二來也為四妹,無論她回到山上,還是同樣逃離了崑崙,殷都很可能是我們重逢之地。」
心中這般想著,嘴上卻道:「當依呂大哥之言,小弟就此別過,至於山上……」
「哈哈,放心走吧,山上的一切,為兄自會幫你留心照應。」呂望眨眨眼,又拍拍他的肩膀,率先轉身,大步而去。
擺擺手,也未回頭,卻在嘴裡高唱,「天之高矣,任鳥飛,河之闊矣,從魚躍,智者從機而不釋,巧者一決莫猶疑~」曲調胡亂一通,卻飽含羨慕之味。
戎胥牟笑了笑,回想崑崙這不足三載的光陰,自己的收穫不可謂不豐。
與霄、鼎二女重逢;解了山中人的心蠱,又發現隱藏在血中之蠱;鍊氣有成,先天心疾雖無法根治,卻也算解了性命之憂,至少有真氣內護,很難再發,心、魂、血三劫算去了一劫;古境的功法與見識不說,巫武也又上一層;甚至還殺了巫賓、伊老五、伊默等仇人;更得到了父兄的消息;還與那僰女莫名其妙歡好……哎,不提也罷,終歸自己該是無憾了。
想到這些,先前的失落一掃而空,心頭反被期盼與擔憂佔滿。
「父兄在密國隱姓埋名,如今也不知是何情形,恐怕還不知道自身早被伊氏發現。至於伊氏為何留他們不曾趕盡殺絕,怕是在圖謀著甚麼?比如我戎胥餘孽,再比如巫賓臨死吐露的黑匕『陷山劍』,莫非他們仍以為我戎胥與媧神遺迹有著某種關連?算了,不想了,先去尋父兄,或許能釣出伊氏之人,再行拷問……」
他當即跪下身,朝著山頂叩拜。
這一拜是對黎師的,自當年戎胥城,她多番出手相救,無論師徒情份,還是救命恩情,在自己心中都比天大。
之後戎胥牟便一口氣急跑了三百里,其間吃了些多汁的野果解渴。
再往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枕著清澈的大湖,如懸在天上的水撫過綠色的大地。
他暫覺安全,便放緩了前行。
忽聽一陣熟悉的嚶嚶之聲,尋聲而去,只見遠處的湖邊,一棕色小獸正跳著腳朝他叫個不停。
狐熊小九?
它怎麼在此,難道四妹也在這裡?
不對啊,昨夜小九是跟著四妹那師尊的。
不會是她就在附近吧?
無意間瞥向身旁的湖中,剛剛被他忽視的一群蜂蟲,飛環著下方一女子,闔目仰浮於湖面。
露出水的肌膚透凝如玉,與湖色交瑩映襯,好不美妙。豐曲玲瓏婀娜,如女仙臨凡,又不染一塵,讓俗人興不起褻瀆之念。
不自覺地,他想將其容顏瞧個仔細。那女子卻在此刻睜眼。一剎那攝人氣勢散開,推波逐瀾,波浪四起,水花四射。
一個恍神,他陡覺身上要穴被狠狠點中。
是水滴,竟穿過上百丈,截中他的血脈。猝不及防下,身子一軟,便癱倒在地。
他沒料到對方的敵意突如其來,忙暗運真氣,然而五氣之力,也絲毫沖不開阻塞,一股凝實的真氣如堤壩般橫在那裡。
急切間,心頭冒起了古境的《九轉玄功》。
一轉化精元,二轉通氣血,三轉鑄骨肉,四轉煉臟腑,五轉連天地,六轉廣神念,七轉入虛冥,八轉越空宇,九轉穿時宙。
他當即明白只要修鍊到二轉,就能解自身之困。
於是按記憶中的一轉運氣導行,果然毫不費力,有了鍊氣化神的基礎,重修一、二轉自不是問題。
一轉瞬間即成,胃裡暖氣四溢,那些果肉殘存轉瞬被化成養分,彷彿不曾浪費分毫,被他全然吸收。
又驚又喜,要知道黎師曾說,人身之精,只能鍊氣固其不受損害,卻最難補其精華流失。唯有進食而補,然而進食也只能吸收其中一二,大多跟不上流失之速,甚至毒侵更勝於補益。
然而《九轉玄功》第一轉中所謂「補益而毒不入」,便解決了這個難題,比如今的玄門經義儼然高了不止一頭。
接著去煉第二轉,周身氣血霎時活躍起來,既能快起,也能隨心意慢下,端地是神奇。
快慢之間,那橫亘的外來真氣便被震松,先弛再張,血脈發力,淤塞一下子貫通,渾身說不出的舒暢。
按說這二轉的修鍊沒個數年,絕難以掌握,怎奈他是重修,以念驅氣血的本事本就精深,如今不過是多掌握了許多氣血運用法門,卻也足夠他乍舌,其中有許多秒用之處,只能日後嘗試。
不愧是兩千年前的功法,只因後世缺失誤傳得太多,才有了今法不如古法,今人不如古人的倒覆。
「有點本事!難怪小玉她傾心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