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曆史課
“同學們好,今天我見教室裏來了幾位新同學,可能對我不太熟悉,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姓陳,陳恩軒,也是考古學通論這門課的授課老師。”中年男人將杯子放在講桌上,視線從教室裏幾位陌生的臉龐一一掠過,並用眼神和他們打招呼。
??大學的課程非常隨意,而且沒有固定的教室,比如說金融係的學生,完全可以去別的係聽課,而別的係的學生,也同樣可以去金融係聽課。
??每次出現陌生的麵孔,陳恩軒都會重新做一次自我介紹,方便讓同學們了解他。
??“作為考古界的前輩,我代表同仁歡迎各位新同學的加入。”陳恩軒笑著說道,“當然,考古這門課博大精深,雖然我是老師,但也隻是略懂些皮毛而已,考古考古,研究的自然是古文和古物,而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各朝各代的奇珍異寶更是多不勝數,有無數讓世界驚歎的寶物消失在曆史的長河……”
??“而我們考古這門工程要將那些耗費無數心血的奇珍異寶收集整理,並加以保護,讓他們展現在世人的麵前,這份工作,偉大而又任重道遠!”
??“考古是一項非常神聖的工作,通過對古代遺址和古代器物的發掘,可以從這些方麵探索當時社會、經濟和生活方麵的情況,從而彌補史料的不足。特別是對於那些缺少文字記載的曆史時期,要了解那時的情況,考古工作就非常重要了。
??比如夏商周的曆史情況,史書記載非常少,留傳史料也不多,那麽通過考古工作來研究那時的文明程度、生產水平和社會製度就非常重要了。至於更早期的人類曆史,根本就沒有曆史記載或隻有神話傳說,比如石器時代,那就隻有通過考古工作來進行研究了……”
??“不過先秦時期的古物,你們暫時接觸不到,今天的這堂課,我們來講講華夏曆史上九大統一王朝,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
??“秦朝的青銅,漢朝的白玉,唐詩,宋詞,元青花,明青花,這些古物可都是世界聞名的。文物本身的價值不大,之所以值錢,是在於曆史價值……”
??……
??林楓微笑著打量著陳恩軒,這個老師倒是還有些意思,學識也挺豐富的,講課不備教案,但卻能從圓明園談到敦煌石窟,從秦始皇陵談到成吉思汗的墓穴之謎,把華夏古代的九個大王朝一一講解,旁征博引,順手撚來,讓眾人聽的如癡如醉。
??不過當陳恩軒講到明朝的時候,林楓心裏怦然一動。
??明朝是華夏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作為漢族人,對明朝總是有種特殊的感情。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甚至萌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如果不是因為天災,又何必走向滅亡?
??陳恩軒拿起講桌上的水杯,喝了口水,然後微笑著看向班裏的同學,“今天的這堂課,我們著重講講明朝的曆史,同學們有誰了解明朝的?可以自由發言。”
??一時間,班級裏響起了熱烈的討論聲。
??“明朝?東廠,閹黨亂症!”
??“對啊,要不是魏忠賢那個老太監,明朝可能就不會被滅了!”
??“就是就是!都是那群可惡的閹黨!”
??……
??林楓的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對於明朝的了解,大部分華夏人都停留在東廠,錦衣衛,閹黨的字麵上,更可悲的是因為受到最近幾年清朝宮廷劇的影響,一些無知的人居然認為清朝強於明朝?這實在是可悲!
??覆滅明朝的根本不是滿清韃子,而是來自天災,後來又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滅掉,滿清隻是撿了個現成的!
??看到大家沉迷於痛斥魏忠賢,痛斥明朝閹黨的事跡中,林楓便忍著沒有出聲反駁,畢竟他沒理由糾正這群弱智的思維,隻是嘴角的那一抹的笑意,還是被目光敏銳的陳恩軒發現了。
??陳恩軒疑惑的看了林楓一眼,為何這個學生會流露出這樣的表情?反駁?嘲笑?難道他對明朝有更深刻的認識?
??“這位同學,請你回答一下,你知道明朝的哪些方麵,不要怕,隨便說說。曆史本來就是越辯越明。”陳恩軒笑著朝林楓說道。
??看著陳恩軒期待的目光,林楓無奈的歎了口氣,站起身來,沉聲說道,“我知道的不是很多。”
??整個課堂裏爆發哄堂大笑,雖然他們也不知道明朝的事兒,不過可以認定,這個模樣帥氣的富二代,估計也就是個草包,仗著家裏有點閑錢,揮霍無度,不思進取,為了討好楚憐凝,才特意轉到了古董係。
??這年頭,有錢並不代表肚子裏有墨水,有錢的富二代整天揮霍,追求漂亮的妹子,自然沒有時間學習知識,他們也完全把林楓當成了那種草包富二代了。
??“沒關係的,知道多少就說多少。”陳恩軒倒是熱心的鼓勵道,現在的學生都熱心那些熱門的專業,以後找工作也非常方便,能夠認真學習華夏古代曆史的越來越少了。
??不過這也怨不得學生,因為學曆史實在找不到工作,一些大公司招聘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問你的計算機能力有多強,英語過了幾級,卻沒有那個公司問你是不是知道華夏古代的曆史。
??“我知道一些明朝的名臣,還有有利於明朝的重臣。”林楓略微沉吟片刻,“比如說張居正,高拱,徐溥……這些人開創的萬曆中興,萬曆是明代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持續將近48年之久。萬曆在位期間,前十年奮發圖強,不過可惜的是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三十年萬事不理……
??“後人認為明朝的滅亡,萬曆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史學家也認為正是由於萬曆帝的怠政,才導致明朝滅亡。當然,萬曆他的身體很差是他懶惰原因。考古工作者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複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而萬曆帝對大臣的指責他也解釋說自己身體不好。這樣的身體條件,嚴重地妨礙到了他出席各項活動,他也就因此背負上了“怠政”的惡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