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我要做皇帝> 第六百零六節 決斷

第六百零六節 決斷

  老實說,看著地圖上的河套,劉徹也是怦然心動。


  好幾次,都差點下令召集將軍,召開禦前軍事會議,部署河套戰役的準備情況了。


  畢竟,匈奴人犯二,把白羊王和他的部族精銳調離幕南。


  這樣的機會,可以說是千載難逢!

  一旦,西方戰事平定,白羊部族回歸,再想動河套的主意,就有些難度了。


  但劉徹最終還是強行靠著理智,壓下了衝動。


  因為他很清楚。


  雖然白羊部族主力西征,匈奴的幕南力量,陷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虛弱時期。


  漢軍隻要做好計劃,調集全國精銳,選擇一個出其不意的時機。


  幾乎可以說,能很輕鬆的奪回河套。


  就昆邪和休屠那兩個部族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守住河套地區。


  而一旦奪回河套地區,那麽,漢軍就獲得了一個前出草原,甚至將觸角伸向西域的支點。


  打開地圖,就能很輕易的看到。


  在黃河的上遊,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的‘幾’字形地區,就是整個北中國,乃至於整個東北亞最重要的戰略地區。


  無論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還是南方的農耕文明,在漫長的曆史上,誰控製了這裏,誰就掌握了戰略主動權,誰就能製霸亞洲,無敵天下。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這個時候,河套地區,其實並不是全在匈奴人手裏。


  準確的說,漢匈雙方瓜分了河套。


  雲中郡的大部分轄區,就是河套的一部分。


  目前這個結果,是當年,平城之戰後漢匈妥協的產物。


  平城之戰後,漢軍繼續作戰,消滅和驅逐了包括陳烯、盧綰在內在叛軍,因此趁勢拿下了當時陳烯、盧綰叛軍控製下的雲中郡。


  當然。匈奴也不差,他們的勢力,依然留在部分交戰區。廣大的黃河以南的地區,明麵上聽命長安。背地裏跟匈奴眉來眼去,狹寇自重的家夥也不在少數。


  但到了劉徹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上台後,就不認這個賬了。


  借口右賢王襲殺漢吏,侵略漢地。發動河南戰役,徹底將匈奴在長城內的勢力和跟匈奴眉來眼去的那些家夥連根拔起。


  從此,漢匈之間的地盤基本劃定,至今沒有改變。


  目前來說,漢室大約控製了河套地區的四分之一左右的地盤,其中大部分在長城內或者在長城要塞的保護之中。


  但也有些突出部,暴露在遼闊的草原上。


  譬如馬邑城,就是一個在秦長城範圍之外的城市。


  曆史上,小豬選擇在馬邑設伏,軍臣最終識破。原因也在於此。


  看著掛在甘泉宮的寢殿牆壁上的那幾幅巨大的木製地圖,劉徹也是忍不住的吞了吞口水。


  自趙武靈王以來,河套,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牧大軍和蒙恬大軍,先後代表諸夏,統治著當地,威懾著草原上的蠻族,使之不敢南下牧馬,更別說侵襲和騷擾漢地了。


  可惜,秦王朝崩潰後。河套地區就被匈奴人所奪。


  平城之戰後,借助當時對匈奴的有利形勢,漢軍在匈奴的嘴裏,強行奪回了雲中郡。僅此一點,汝陰文候夏侯嬰就足以名留青史。


  可以想象,當年夏侯嬰,若是稍微慫一點,或者膽怯一點,不敢當著匈奴人的眼皮子底下。對陳烯和盧綰叛軍下死手。

  今天的漢室,就將要麵臨無比龐大的外部威脅。


  沒有雲中郡的掩護,整個長城防線,就要退後一百裏,重新構築新的防線。


  甚至晉陽和太原,都可能成為前線。


  所以,民間親切的尊稱夏侯嬰為滕公,在廣大的北方地區,至今仍然有許多的滕公祀,香火祭祀,終漢不絕。


  有夏侯嬰榜樣在前,朝中大臣、將軍,自然做夢都想要跟夏侯嬰一樣,名留青史,受萬世香火祭祀。


  更何況,收複河套,意義重大。


  鐵定能給家族和自身帶來無窮的利益。


  保守估計,隻要收複河套,漢室起碼就要誕生十幾位新列侯,同時還有更多的老牌列侯能借助此戰的功績,增加自己的封邑,權柄和地位。


  更能福及子孫。


  好處這麽多,難怪朝臣和將軍們群情激奮。


  主和派和綏靖派,幾乎潰不成軍。


  若換一個人,說不定,就會被朝臣和輿論的意見綁架,發動河套收複戰役了。


  好在劉徹很清楚的知道。


  拿下河套,隻會造成一個戰術勝利和一定的戰略優勢以及先手。


  但卻一定會激怒匈奴,使之同仇敵愾,掉頭南下,漢匈大戰,不可避免,一定會全麵爆發。


  從新化到河套,在右北平到代北,整條長城,都會烽煙四起。


  若隻是這樣,那也就罷了。


  但問題就在於,目前的漢室和漢軍,還不具備能跟匈奴決戰,並且可以戰而勝之的能力。


  所以,貿然發動河套戰役,隻會造成一個結果:漢匈戰爭,肯定會跟曆史上一樣,打成一個消耗戰,持久戰,沒有個十幾二十年的拉鋸,根本分不出勝負。


  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漢軍,會喪命於這場漫長的拉鋸戰之中。


  而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漢室的經濟和財政以及民生,肯定要被拖累。


  至於匈奴服軟?


  嗬嗬……


  曆史上,從馬邑之謀後,匈奴經曆了軍臣、伊稚斜、烏維、兒單於、呴湖犁等九代單於,有過投降的嗎?


  哪怕是在烏維死後,匈奴五年內換了三個單於的危險之時,匈奴人也依然選擇繼續作戰。


  劉徹清楚的記得,曆史上,在那個困難時期,匈奴人表現出了比中國儒家所說的忠貞之義還要團結的君臣關係——兒單於即位後,小豬派了兩撥使者前去匈奴,一撥去給單於吊唁,一撥去給右賢王吊唁,企圖離間匈奴君臣。


  但,當時的那位匈奴右賢王,做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決定——他將所有的漢使,全部送去給兒單於。


  這在以背叛和弑君作為傳統的匈奴,是很難想象和極為特殊的例子。


  在那個時期的匈奴人,表現出了極高的團結和忠誠。


  麵對一個這樣的敵人,劉徹知道,要嘛不打,要打就必須速戰速決。


  一戰就打掉匈奴的脊梁骨,第二戰就要上演漠北決戰,第三戰就要西進,斷絕匈奴與西域之間的聯係。


  然後收緊繩索,把匈奴人餓死在幕北。


  不能做到三戰就滅匈奴,劉徹不會輕易發動對匈奴的戰爭。(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我要做皇帝》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482/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