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和親(九)kbiji
五月中旬拓跋燾親臨定州,魏軍重整旗鼓,近三十萬魏軍如潮水般湧向定州城,定州城變成了血流成河的修羅場,劉義康幾時見過如此慘烈的場麵,可又因為魏軍的四麵鐵圍,他又不敢冒險帶兵突圍,惟有每日躲在城裏借酒麻痹自己,清醒過來就不停的大罵陳道明不守信用。
??檀道濟見此局麵也不禁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眼看就要到六月了,定州城裏的糧食開始出現短缺,外麵的糧食又運不進來,檀道濟急得團團亂轉,他幾次去找劉義康商議,卻都看見劉義康醉得不省人事,無奈之下他隻好決定於六月一日清晨率軍突圍,可是五月三十日午後急打猛攻的魏軍突然停止了攻擊,緊接著魏軍派人送來拓跋燾的書信,書信中稱隻要宋軍肯退出魏境,魏兵可以給宋軍讓出一條生路來。
??檀道濟看完書信後覺得事情一定起了變化,他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大漢國出兵了,否則占盡優勢的魏國豈肯輕易放過宋軍。可是從醉夢中醒來的劉義康卻仿佛看到了生還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要求檀道濟立即派人暗書信中的要求和魏國談判,檀道濟連忙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劉義康卻再也不肯相信陳道明會出兵,他睜著被酒染得通紅的雙眼拒絕接受檀道濟的建議,檀道濟眼見費盡千辛萬苦才取得的北伐戰果就要毀於一旦,他怒不可遏地指責劉義康喝酒喝昏了頭,他拒絕執行劉義康的命令,可他又不敢強令檀道濟執行他的命令,因為宋軍就這樣退出魏國的話,朝廷一旦追究起責任來,是誰也抵擋不住的,他又氣又急可卻毫無辦法,心裏恨透了檀道濟。
??兩天後見定州城裏沒有反應,拓跋燾又送來書信,信中要求雙方罷兵休戰,劉義康見了第二封信才醒悟過來,他放下臉皮找到檀道濟商量,檀道濟也順勢就表示和解,他認為在不清楚具體情況的前提下,目前和魏國罷兵休戰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就派人攜書信出城表示同意,第二天定州城外的魏兵就退了個幹幹淨淨。
??事後很多天後檀道濟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就在魏國急攻猛打的時候,大漢國的三個軍突然開到了漢魏邊境,這樣漢魏邊境的大漢國軍隊就從原來的兩個軍一下子就猛增到五個軍,駐守漢魏邊境的魏將慌了手腳,他急忙派快馬向拓跋燾報急,得知了此消息後,崔浩判斷大漢國很有可能是虛張聲勢,其目的是拉處於困境的宋軍一把,雖然拓跋燾覺得崔浩的分析很有道理,可終究還是放心不下,因為漢魏邊境的魏軍已被他抽調了一半的人馬前來定州,如果陳道明真的發動攻擊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在氣得臉色鐵青之餘他遂下令和宋軍罷兵休戰。
??檀道濟在戰後得到了朝廷的厚賞,劉義隆封他為安國公,並命他為鎮東大將軍,統率定州,濟州和冀州三州的人馬鎮守新奪占的土地,檀道濟受封後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大漢國的軍威,人家隻不過調動了幾萬的人馬,卻讓曾經不可一世的拓跋燾不得不在丟失了大片土地後和宋軍罷戰,他真不敢想象自己以後若是碰上大漢國的軍隊的結局會是怎樣,以前時刻印在心裏的北伐念頭,經此一事後已經蕩然無存,他甚至於想給朝廷上書建議聯魏抗漢,但當他看到朝廷上上下下一片欣喜若狂的情景。卻又提不起勇氣在此時去掃大家的興。
??七月初住在樂安鎮的魏國和宋國的送親使者終於接到了大漢國的通知,將於七月十五日舉行隆重的迎娶儀式,屆時兩國的公主將在同一時間嫁給大漢國的皇帝,兩國的使者已經習慣了大漢國的種種古怪,所以他們一致表示沒有異議。
??七月十五日這天,所有駐樂安鎮外國使者和一些大客商都接到了大漢國的邀請,近千人聚在了沿濡河新建的大漢國國宴廳裏,隆重的迎娶儀式將在這裏舉行,那些外國的使者們都興奮異常,因為今天他們終於有機會一睹大漢國皇帝的真麵目了,這位傳說中無所不能的皇帝帶給他們太多的疑問了。
??儀式在天黑後開始,五彩繽紛的焰火在黑夜中突然升起,
??五月中旬拓跋燾親臨定州,魏軍重整旗鼓,近三十萬魏軍如潮水般湧向定州城,定州城變成了血流成河的修羅場,劉義康幾時見過如此慘烈的場麵,可又因為魏軍的四麵鐵圍,他又不敢冒險帶兵突圍,惟有每日躲在城裏借酒麻痹自己,清醒過來就不停的大罵陳道明不守信用。
??檀道濟見此局麵也不禁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眼看就要到六月了,定州城裏的糧食開始出現短缺,外麵的糧食又運不進來,檀道濟急得團團亂轉,他幾次去找劉義康商議,卻都看見劉義康醉得不省人事,無奈之下他隻好決定於六月一日清晨率軍突圍,可是五月三十日午後急打猛攻的魏軍突然停止了攻擊,緊接著魏軍派人送來拓跋燾的書信,書信中稱隻要宋軍肯退出魏境,魏兵可以給宋軍讓出一條生路來。
??檀道濟看完書信後覺得事情一定起了變化,他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大漢國出兵了,否則占盡優勢的魏國豈肯輕易放過宋軍。可是從醉夢中醒來的劉義康卻仿佛看到了生還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要求檀道濟立即派人暗書信中的要求和魏國談判,檀道濟連忙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劉義康卻再也不肯相信陳道明會出兵,他睜著被酒染得通紅的雙眼拒絕接受檀道濟的建議,檀道濟眼見費盡千辛萬苦才取得的北伐戰果就要毀於一旦,他怒不可遏地指責劉義康喝酒喝昏了頭,他拒絕執行劉義康的命令,可他又不敢強令檀道濟執行他的命令,因為宋軍就這樣退出魏國的話,朝廷一旦追究起責任來,是誰也抵擋不住的,他又氣又急可卻毫無辦法,心裏恨透了檀道濟。
??兩天後見定州城裏沒有反應,拓跋燾又送來書信,信中要求雙方罷兵休戰,劉義康見了第二封信才醒悟過來,他放下臉皮找到檀道濟商量,檀道濟也順勢就表示和解,他認為在不清楚具體情況的前提下,目前和魏國罷兵休戰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就派人攜書信出城表示同意,第二天定州城外的魏兵就退了個幹幹淨淨。
??事後很多天後檀道濟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就在魏國急攻猛打的時候,大漢國的三個軍突然開到了漢魏邊境,這樣漢魏邊境的大漢國軍隊就從原來的兩個軍一下子就猛增到五個軍,駐守漢魏邊境的魏將慌了手腳,他急忙派快馬向拓跋燾報急,得知了此消息後,崔浩判斷大漢國很有可能是虛張聲勢,其目的是拉處於困境的宋軍一把,雖然拓跋燾覺得崔浩的分析很有道理,可終究還是放心不下,因為漢魏邊境的魏軍已被他抽調了一半的人馬前來定州,如果陳道明真的發動攻擊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在氣得臉色鐵青之餘他遂下令和宋軍罷兵休戰。
??檀道濟在戰後得到了朝廷的厚賞,劉義隆封他為安國公,並命他為鎮東大將軍,統率定州,濟州和冀州三州的人馬鎮守新奪占的土地,檀道濟受封後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大漢國的軍威,人家隻不過調動了幾萬的人馬,卻讓曾經不可一世的拓跋燾不得不在丟失了大片土地後和宋軍罷戰,他真不敢想象自己以後若是碰上大漢國的軍隊的結局會是怎樣,以前時刻印在心裏的北伐念頭,經此一事後已經蕩然無存,他甚至於想給朝廷上書建議聯魏抗漢,但當他看到朝廷上上下下一片欣喜若狂的情景。卻又提不起勇氣在此時去掃大家的興。
??七月初住在樂安鎮的魏國和宋國的送親使者終於接到了大漢國的通知,將於七月十五日舉行隆重的迎娶儀式,屆時兩國的公主將在同一時間嫁給大漢國的皇帝,兩國的使者已經習慣了大漢國的種種古怪,所以他們一致表示沒有異議。
??七月十五日這天,所有駐樂安鎮外國使者和一些大客商都接到了大漢國的邀請,近千人聚在了沿濡河新建的大漢國國宴廳裏,隆重的迎娶儀式將在這裏舉行,那些外國的使者們都興奮異常,因為今天他們終於有機會一睹大漢國皇帝的真麵目了,這位傳說中無所不能的皇帝帶給他們太多的疑問了。
??儀式在天黑後開始,五彩繽紛的焰火在黑夜中突然升起一朵朵五彩斑斕的禮花在空中綻開,巨大的爆炸聲在空中回蕩,濡河兩岸被照得清晰可見,沿河觀看的百姓們也是不停的手舞足蹈,坐在國宴廳寬闊的長廊上的人們都驚奇地睜大了雙眼,這些東西委實太令人難以相信了,要不是親眼目睹誰會想到世間竟會有如此美麗的夜空呢!大家在猛飽眼福的同時,都不約而同的向工作人員打聽著這些焰火是否出售,在得到肯定的答複後那些客商們都高興極了,這些新奇的焰火一定會給他們帶來新的財源的。
??一個時辰之後,參加迎親儀式的人們才在工作人員的催促下,依依不舍地離開走廊,等大家都坐好後不久,整個國宴廳突然一下子變得雪亮,高高的國宴廳的頂上突然射出耀眼的光芒,習慣了燭火的人們被突如其來的光線照得不知所措,人們紛紛抬頭望去,隻見國宴廳的頂上整齊地安裝了近百個長方形狀的不停地發著光亮的東西,整個國宴廳被照得猶如白天一般。
??“這是什麽東西!!!???”不少的人發出了驚叫。
??在工作人員的解釋下,人們才明白了這東西叫電燈,使用電來點亮的!
??“電又是什麽東西!!!???”人們問起來沒個完,當工作人員表示在樂安也隻有國宴廳才安裝了電燈,並且表示電究竟是什麽東西,他們也是一無所知,人們聽了不由得有些失望,他們紛紛猜測著議論著,直到工作人員開始將各式菜點端上桌後,人們才勉強地轉移了注意。
??不一會後就聽司儀高聲喊道:“魏國的永樂公主接到!宋國的安平公主接到!”
??緊接著兩國公主在各自帶來的侍女的攙扶下下了轎子,兩個人披著大紅喜袍並肩沿著紅地毯走向國宴廳的前台,前台上陳母和陳父端端正正的坐在麵對大家的位置上,等兩位公主在前麵站好後,司儀又高聲唱道:“大漢國皇帝陛下駕到!!!”
??隨著司儀的高唱聲,一個高高個子的年輕人從前台的幕後走出,年輕俊朗的臉上掛著微笑,國宴廳裏的大漢國官員和百姓代表紛紛起立鼓掌,歡迎他們的皇帝到來,各國的使者們和那些客商也趕緊起立跟著鼓掌,他們努力地睜大眼睛想看清這個傳說中的皇帝的模樣,盡管他們都聽說過大漢國的皇帝非常年輕,可眼前出現的年輕人還是讓他們有些瞠目結舌,這也太年輕了吧!!!
??司儀舉手示意大家都坐下,緊接著婚禮繼續進行,國宴廳的前台突然下起了紛紛揚揚的七彩紙雨,同時大廳裏開始響起了婚禮進行曲,這些都是來自郭曉芙的主意,此刻她正親自在國宴廳的樓頂上坐鎮,指揮十幾個侍女將彩色的紙條不停地撒下去,陳曉雯和南宮燕她們也都禁不住郭曉芙的鼓動,也悄悄地躲在樓上觀看迎親儀式,迎親儀式的熱鬧和喜慶深深地感染了她們的心情,當她們看到前台上的兩個異國公主,卻又不由得在心中升起一股醋意,當然誰也不會把醋意寫在臉上。
??簡短而熱鬧的拜堂儀式很快就結束了,兩位公主在女儐相的引領下消失在前台的幕後,看著安平公主一步步走向幕後直至消失不見,薛彤心裏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他此行的任務終於結束了,可是也意味著他很快就要離開樂安鎮,幾個月的異國生活給他帶來了強烈的震撼,他發現自己竟然很有一些割舍不得的心情,他甚至覺得自己背叛了朝廷,因為他並沒有真正把心思放在收集情報上,反而對這個國家執行的種種製度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向往這裏自由的言論和空氣,然而眼前的一切卻即將成為夢裏的回憶,此生也許再沒有機會到樂安鎮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