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一統
而像是胡天、孫鐵、趙吉等人,也都各有封賞,五軍都督府充實起來之後,對於大唐的軍製而言,便有了一個極大的調整。而李信在長安之中,隔三差五的便與他們這些人利用沙盤推演戰術,準備著最重要的那一戰。同時,李信還設立了大學士之位,將王猛等六部尚書與都察院禦史等官員,都加大學士職銜。但這個職務隻是榮譽而已,並不意味著他們在這個方麵上有實權。
王猛與李信相處多年,能力很高,此時李越也已經是漸漸長大了。所以,李信任命王猛為太子太傅,由他與自己親自教導李越,算是正式立下了國本。
在李信與大臣們的努力之下,大唐一年比一年興盛了起來,實力越來越強大。人口也漸漸的增多了起來,尤其是之前變得蕭條許多的中原之地,經過幾年的時間之後,也漸漸的恢複了不少的元氣。
就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時間到了天定十年,李信正式宣布大唐采取開科取士的製度,從而是讓所有的人都通過考試來進入朝廷,從而是選拔人才出來。
這樣的一個製度,毫無疑問對於當今天下是一個巨大的衝擊。畢竟,如今的天下基本上都還停留在九品中正的製度影響之下,門第階級觀念十分的森嚴。
但李信如今威信無兩,國中無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而且,大部分的臣子們都是支持此事的。尤其是處於絕對大多數的寒門子弟,更是對此大加讚賞。
科舉製度之後,大唐還有一個最新的政策,那便是開始恢複鑄錢,采用五銖錢的標準,開始鑄造大唐通寶!由於這東西輕便耐用,而且價值高,所以很快便在市麵上流通了起來。
錢幣的流通,使得大唐的經濟更加的活躍,反過來又促進了大唐的發展。而隨著大唐國力的上升,大唐通寶在大唐周圍便漸漸的成為了硬通貨,連帶著江左之地也開始流行了起來。
就這樣,李信從人口、土地、人才、經濟幾個方麵著手,腳踏實地的安安心心發展了數年之後,終於使得大唐的國力達到了空前強大的程度。府庫官倉之中的銅錢與糧食,堆積如山而用不完。
在這樣的程度之下,李信的個人威望也就變得越發的高了起來,百姓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從民間到朝廷,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呼喚李信登基稱帝了。
但李信還是將這一次的事情給壓了下來,同樣是因為他覺得時機未到。
直到又過了五年,時間到了天定十五年,公元374年的時候,李信終於開始行動了。
天定十五年秋,李信以西陵侯周通為征東大將軍,兵發益州南下,率兵十萬連同水軍乘船自長江而下,進攻江左之荊州、寧州二地。此地即後來的湖南、貴州、雲南一帶。
又以安遠侯李二黑為征南大將軍,率兵十萬南陽攻南郡、江夏國等地,將與周通匯合於江陵之後,再聯軍南下拿下江州以及更南麵的廣州之地。
再有豫章侯趙吉為平南大將軍,率軍十萬自兗州南下,進攻揚州之淮南、合肥、廬江等地。
而海興侯劉小海,則是率領十萬大軍自青州南下,進攻徐州之下邳、等地。同時,他這十萬大軍之中,還有三萬的海軍水師,他們將從海上登陸,從而是進攻建康之後。
四路大軍一共四十萬兵馬,而李信率領親軍在後坐鎮,以為總指揮。要提一句的是,江左掌權的桓溫,已經是在去年因病去逝了。
經過這些年來的厲兵秣馬之後,大唐如今的國力早就已經是遠遠的超越了江左,故此,戰爭一開始,唐軍便占據了全麵的優勢。
無論是從這幾年來職方司對江左的滲透,還是因為雙方交流的緣故,都使得江左的百姓們對於大唐天然有著好感在。
再加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李信其實是漢人,所以,他這個政權對於許多的世家大族而言,其實也是一個選擇。在麵臨著家族存亡與國家利益之時,這些隻顧一家利益的人顯然是選擇家族了。
晉軍之中起義投誠的兵馬不斷,長江的江防幾乎是處處漏洞。雖然有謝安、桓豁等人一力想要保住江左政權,但在這樣的大勢之下,他們的才能卻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
因為李信不是苻堅,大唐也不是勉強捏合在一起的前秦。尤其是這一次南下伐晉,乃是李信經過多年準備的事情。而江左並沒有能夠像曆史上那樣,花費近十年的時間,將那支北府軍給建立起來。
以致於戰事一起,江左便陷入到了節節敗退的地步。當上遊的水軍與下遊的水師都取得了突破之時,長江落入到了大唐的手中,也就意味著江左的依仗不再了。
十一月底,江左各了州縣陸續歸順,逃亡各地的晉室大臣宗親們,也都紛紛投降。至此,這場一統天下最重要的戰爭,最終隻花了三個月左右便完成了。
至此,從東漢末年開始便分裂的天下,經過了本來短暫數十年的統一而再度陷入到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混亂之後,終於再一次迎來了大一統的局麵。
而這,是由李信這個穿越者所建立的大唐實現的。從他穿越到這個朝代的那天一起,到真正實現天下一統,足足花了二十一年時間。而此時的李信,也從當初的那個毛頭小子,變成了一個年近半百的中年君王。
公元375年,李信在滅掉了東晉,一統天下恢複山河之後,終於是正式登基稱帝,史稱唐太祖!
這一年,李信改元天運元年!!世人以為他的意思是說統一天下乃是上天相助之意,沒有人知道,他隻是想到了自己意外穿越而造就的這一切罷了。
帝國建立之後,又曆經十數年時間的發展,國力強盛之極。
北及大漠北海,東至大海扶桑,西至西域昆侖,南至交趾馬六甲,盡為唐土。唐民遍布天下各地,大唐威名遠揚四海各洲,萬國來朝盡服華夏共主,三歲小兒亦知李信之名!
巍巍華夏,泱泱大國,薪火傳承代代不息!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