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農家幺女4
但她豈是能被旁人輕易說服的?所以,夫婦二人根本勸不住她。
不僅如此,大芳還頭頭是道地以家國大義來說服二人。
如果衛國沒了,那他們一家人就全都成了亡國奴,麵對鄭國的鐵蹄,東興村這樣地處兩國交界的小村莊,根本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所以,衛國需要她,隻要她上了戰場,給劉大夫打下手,一定能多救下許多傷員。
這樣一來,不知多少人家的兒郎,都能保住性命。況且,她大哥和二哥還在戰場上呢。
她將來可是不準備嫁人的,如果大哥二哥不能平安歸來,待到將來,誰給她撐腰,給他們二老撐腰呢?自己倒是可以立女戶,但將來老了,連個侄子侄女都沒有,大姐二姐又當不得家裏的主,可就沒人給她這個季家幺女養老送終了。
大芳倒不是重男輕女,更不是為了讓兩個兄長家以後有了後輩可以孝敬自己。
而是為了說服季老三和孫氏,她不得不依著如今時代的真實情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好說服他們同意自己前往戰場。
主要是來到這方世界,她至今仍被困在一鎮之地,更遠的地方,都沒有去過,生怕浪費了這一次的任務機會。
所以,如今知道劉郎中要去兩國戰場了,她怎麽著也得搭上這趟便車才行。
季老三和孫氏聽自家幺女說得堅決,憂心不已。
最後,夫婦二人決定把季大丫和季二丫喊過來,一道商量下。
二人這樣做,其實代表著他們已然認同了大芳的話,但他們心裏沒底,所以需要多些人同意,才好下定決心。
所以,他們分別行動,一個去通知季大姐和季二姐,另一個去試探下劉郎中的意思,問對方願不願意帶上自家幺女一道。
去見劉郎中的是季老三。
兩人一番交談之下,後者方才知曉,原來劉大夫早有收自己幺女當弟子的意思,隻是因為此次戰事,劉郎中才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打算。
如此一來,二人自是一拍即合,三言兩語便已經打算好了讓大芳穿男子衣服束發趕路,而後前往戰場。
倒不是為了讓大芳來一個女扮男裝上戰場的意思,而是因為這一路上也未必太平,尤其是帶著姑娘家趕路,更容易被人盯上,所以他們才不得不多考慮一些。
待到季老三返回季家時,劉郎中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不多時,帶著幹糧趕過來的季大丫和季二丫,也見到了自家小妹。
之後的事就簡單多了,兩個姐姐雖然思想守舊,但也沒有管著妹妹,不讓她追求前程,反倒是言語鼓勵大芳,讓她定要跟著劉大夫好好學醫,闖一番光明的未來。
當晚,季大丫和季二丫就擠在家裏休息,好到了第二天給自家幺妹送行。
……
雖然東興村地處交界地帶,但距離兩國真正的邊界,還是有好長一段路程的。
翌日一早,季家四口人便一道去給劉郎中和大芳送行。
二人被村裏的騾車送到了鎮上,之後又在鎮上搭了一趟順風車,趕往下一地點。
車行老板是劉郎中的朋友,所以二人沒有繳納車費。
劉郎中全名劉現。
這一路上,他都和大芳以“先生”和“弟子”的名義互稱。
二人搭著順風車趕到府城,之後就隻能步行趕路了。
不過,路上有人聽說他們是大夫,而且是要趕往戰場去的,還是讓他們搭了幾次便車。
這樣一來,原本需要十天左右的行程,最終在各種搭順風車的情況下,縮短至了七天。
抵達戰場之後,衛國一方的受傷士卒很多,劉大夫帶著大芳登記過後,就忙得腳不沾地。
但等到有了短暫的休息時間,他也沒忘記打聽季家兩個兒子的動靜,但是戰場上太混亂了,情況比劉現預想的還要嚴重,很難打聽得到某個人的情況。
大芳見此,便勸說對方不要擔心這些。
再者,來之前季家夫婦就說過了,送信的事也不要強求,還是先救人要緊。
可偏生劉現是個十分注重承諾的人,所以,他便時常會向一些傷員打聽。
當然,這樣連著打聽了半個月,也沒有起到絲毫效果。
所以這日傍晚,趁著吃飯的間隙,大芳突然想起來自己可以先了解下原身兩個哥哥的現狀。
她拿著幾枚銅錢,不多一會兒便占卜出了季大哥和季二哥的方位,再通過這具身體的血脈牽引,確認他們好好活著,她便不再擔心。
而後,她就和劉現說自己有預感,兩個哥哥還好好活著,讓他不用瞎擔心了,也不必來回打聽。
劉現是相信血親之人間有感應的這種說法的,所以他聽到大芳這般說,心裏那股沒能夠幫季家夫婦把家信送到的愧疚感也壓了下去。
似乎是為了印證大芳的說法,沒過兩日,一群抬著隊友來治傷的士卒中,就出現了季二哥季良開的身影。
大芳倒是一眼認出了那個又黑又瘦的小夥子就是原身二哥,但對方卻是沒敢認她。
畢竟大芳現在雖然瘦,但在季家的生活有所改善之後,精氣神比以前好出太多,人也變得好看了,整個人又比原身那時添了幾分靈氣。
而原身以前則是皮膚枯黃,瘦小的,可憐兮兮的樣子,至少,季良開印象裏,幺妹一直都是這樣的。
不過,在反應過來眼前人的確是自己小妹。又待到劉現得了空,找處安靜的地方,把家信的內容轉述給他,季二哥瞬間就喜極而泣了。
原來是自家幺妹開竅了,家裏的情況也比以前好了些。
之後,兄妹二人沒聊幾句,季二哥就不得不離開了。
不過,他知道大哥季良盛所在的地方,說是等他轉告之後,大哥回頭得了空,一定也會過來看大芳的。
大芳自是連連點頭,然後便不得不和季二哥告別。
此後不久,兄妹三人也都相互見了麵。
但這個時候,鄭衛兩國間的戰況,卻是愈發激烈。
衛國國內不斷有人趕來邊界增援。
奈何,終究抵不上士卒訓練有素的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