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造革
走過一個街口,就到范偉開的皮貨店了。
以前的范陽和他哥哥一樣,啥見識都沒有,生在鄉村,十七八歲的年紀,也沒過多的想法。
即便知道哥哥守著個皮貨店,自己也來過幾次,卻只是看看就走了。
范偉系條皮製的圍裙,端個小馬扎,坐在鋪子門口,手裡擺弄著一雙黃膠鞋,正在那裡給人補鞋子。
看見范陽來了,也沒個好臉色,連招呼也不打一個。
還是鋪子里那個雲南的老皮匠,姓王,五十多歲,帶著副眼鏡走了出來:「二娃子?怎麼有空來了?」
「哦,王大叔,我就來看看,對了,我媽叫我帶了點臘肉過來。」
「哦,行,行,吃飯了么?」王叔接過臘肉,將兩人迎進鋪子。
范偉還低著頭在那裡補膠鞋。
聽到吃飯,缺一門連忙搖頭說道:「還沒有呢,王叔你們早上吃的是啥?」
缺一門王叔還是認識的,這兩孩子一天到晚都在一路,也是個可憐人,便說道:「早上吃的稀飯,還有兩個饅頭,你們坐一下,我去給你們熱熱。」 一秒記住http://m.bqge.org
「不用,不用,王叔我自己來。」
鋪子有上下兩層,當時范明禮還掙得到錢,也準備把這個鋪子經營好,就把樓上也一起租下來了,上面住人,有廚房,廁所,還鋪了兩張床。
王叔也是有股份的,范明禮進去了,他一個人也捨不得走,也無處可去,據說他雲南的家裡都沒什麼人了,至今還未結婚,算是個老光棍,但是人挺不錯的。
缺一門少了只手,但只要牽涉到吃的,手腳就麻利得飛快,稀飯還沒等熱,就草草鏟起來了,和范陽一人幹掉兩大碗。
吃過飯,范陽便仔細的觀察起鋪子上的東西來,鋪面不大,大概五六十個平米的樣子,靠門的地方一個玻璃櫃檯,只有櫃面還算乾淨,柜子裡面,兩層的商品隔斷,都爬滿了灰。
裡面還放著范明禮當初進回來的商品,有幾筒水煙絲,還有幾把水煙槍,下面一格放著幾餅普洱茶。
旁邊的一個柜子,放著一些古錢幣,軍功章,主席像章,小件的玉器,平安扣,玉蟬,還有幾個觀音頭像等等。
有些是范明禮帶回來的,有些是鋪子上向農民收購的。
左邊的牆壁上訂了幾塊木板,上面放著兩排皮鞋,旁邊掛著幾捆皮帶,樣式都很老土。
後面就是一大堆捲成卷的皮革原材料。
范明禮帶回來的人造革,大部份都還沒賣出去。
此時一看,這個皮貨店雖然亂了一點,卻看得范陽頻頻點頭。
嗯,應該穩了。
穿越時空管理局,看來對自己還不錯啊。
在92年擁有這麼一間制皮作坊,還作的是人造革,看來想不發財都難啊。
「王叔,最近鋪子上生意怎麼樣啊?」
「只能說將就。」
王大叔手裡拿著一張黑色的夾線橡膠,上面畫了一個鞋底的形狀,正在用一把鋒利的銼刀加工一張鞋底。
范陽便問道:「王叔你這是在幹什麼?」
「作鞋底啊。」
「作鞋底?這個買不到么?」
王叔推了下眼鏡:「這個還能買到?」
「額。」
按照後世范陽的認識來說,像皮鞋這種產品,早就有了專門作鞋底的加工廠了啊。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
由於國家三線建設的原因,直到90年代,四川這邊的企業大部份還是礦產重工之類,像這種輕工產品,只能說自給自足,經濟效益很不明顯,歷來都靠沿海一帶出口兼內銷,所以產業鏈條並不完整。
而沿海一帶的一線城市,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有橡膠製品廠專門製作鞋底了,用汽模壓鑄,產量高,價格也就便宜。
而人造革,其本身也算得上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除了質量差一點之外,幾乎沒什麼缺點,從七八十年代,人造革製品就已經暢銷南北。
例如皮夾克,那些年代真正讓皮夾克風靡起來的,還是人造革。
而到了新世紀,人造革的產品就更加火爆了,特別是皮鞋,直接樹立了一種溫州模式,細分產業鏈條,就好比橡膠製品廠,那他就專門生產鞋底。
普通的手工作坊,要加工出一雙皮鞋,那就很簡單了,按照皮鞋的樣式,只需要在皮革上畫出鞋面,進行裁剪之後,按照相關規格再縫製起來,與鞋底進行粘貼就行。
這樣作的好處就是創業的門檻極其低廉。
幾個人,哪怕在農貿市場,都能買到橡膠鞋底,明碼標價,款式齊全。
再利用家庭的剩餘勞動力,就能製作出款式多樣,製作精美的皮鞋。
然後套別人的牌子也好,山寨別人的樣品也好,為別人代工也好,有一定資金了,還可以自己註冊商標。
後世溫州很多大的皮鞋廠,還有幾個全國馳名商標,大多數都是這麼慢慢發展起來的。
和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市場是一樣的。
什麼都有人做,就好比皮鞋,皮帶吧,不光有作鞋底的,鞋面也有人專業加工出來,再到某一種款式的皮扣,鐵扣,鞋帶,都有相關的人進行製作,各種款式的皮帶扣,也有不同的金屬製品廠生產。
而你需要創業,需要打造自己的產品,就兩個人,會組裝就可以了。
上下游的配套,都很齊全。
不像四川這邊,沒有相關的產業鏈條,那麼你開個皮鞋廠,什麼都需要自己作。
那投入就大了,好比生產個鞋底,不光要自己開模,未必你還引進一個橡膠壓鑄的生產線么?
所以王叔他們製作皮鞋,還用的是很古老的辦法,用5毫米的夾線橡膠,產量既低,還考技術,切得不好就歪歪扭扭的。
但這些都可以放到以後慢慢解決,這個皮貨作坊,好好經營一下絕對是大有可為的。
范陽都還記得2000年,到2010年這段時間,溫州的低價皮鞋,不光出口,內銷也很火爆,可謂是全國各地,遍地開花。
特別是二級縣市,一間小鋪子,裡面往往就放著無數款式新穎的皮鞋,39,59,69一雙。
非常適合年輕人的口味。
年輕人才不會管你質量有多好呢。
穿在腳上好看就完了。
哪怕硌腳也得忍著。
但這個必須得找對目標群體。
想著范陽便問道:「那這個皮鞋好賣不?」
王大叔搖了搖頭:「不咋好賣,鄉壩頭嘛,黃膠鞋好賣。」
剛聊兩句,范偉補完兩雙鞋子,一邊擦著手一邊走進鋪子。
看見范陽在那裡和王叔閑聊,眉頭一皺:「你又跑過來幹什麼?讓你去彈棉花咋的又不去了?」
「彈棉花?」
范陽多少有點哭笑不得。
92年的從業結構還很簡單,鐵飯碗捧不著,農村的孩子輟學,想要學個技術,無非也不過泥瓦匠,木匠,鄉村小鎮上的製造業也少得可憐。
整個鎮子,涉及生產的他們這個皮貨店算一家,賣水面,挂面的算一家,還有兩個裁縫算一家,一個打鐵的算一家,磨面榨油都只算是來料加工,再有就是點豆花的能算一家,除此之外就只有彈棉花了。
「不去,那個能有什麼出息。」
范偉一聽,直接就開罵了:「出息出息,你看看你自己又有什麼出息,什麼都學不會,還好意思跟我談什麼出息,有本事你掙兩個錢給我看看啊?」
「我要是掙到了,你怎麼說?」
「你要是掙到了,我管你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