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文帝駕崩
待的延裕來到楊堅寢宮後,王耀德將延裕與元岩給請了進來,隻見楊堅有氣無力的躺在榻上,嘴唇幹裂,雙眼無神,瞧見延裕後,楊堅立馬掙紮著在容華夫人的攙扶下靠著床榻坐了起來。
延裕當即跪拜了下去說道:“微臣楊延裕拜見陛下。”
楊堅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外麵現在是什麽情況?”
延裕想也沒想地說道:“越王楊素和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率領東宮府兵衝擊宮門,宇文述在山下攔截前太子楊勇。”
楊堅目光中流露出一絲絲無奈,喃喃自語道:“太子已經等不急要登基為帝了呀”
元岩與延裕彼此看了一眼,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隻聽楊堅繼續說道:“朕愧對楊家列祖列宗呀,朕費盡心血建立了這大隋朝泱泱江山,可是朕卻不是一個好父親呀,五個兒子,死的死,貶為庶民的貶為庶民,囚禁的囚禁……”
元岩拱手悲痛地說道:“有些事情根本不是陛下的過錯,陛下日理萬機,勤政愛民……”
沒等元岩將話說完,楊堅就擺擺手說道:“這是朕之過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原本勇兒是個不錯的人選,眾位皇子也服,隻是朕太過信任獨孤皇後,太過信任越王楊素的話,致使勇兒被喊冤囚禁,而今木已成舟,即使朕此刻幡然悔悟,也無濟於事。”
元岩聞聽此話,當即有些激動的說道:“陛下還來得及,前太子楊勇就要到達仁壽宮了,一切還來得及呀,陛下……”
楊堅歎了一口氣,無助地說道:“這一切都是上天早已經注定好的了,非人力可以更改,廣兒雖說品性不端,城府極深,但是最起碼能鎮壓住那些別有用心之人,這就足矣啦。”
元岩聞聽此話,頓時有些悲痛的說道:“陛下千萬不要將皇位傳給楊廣呀,這樣我大隋江山肯定會斷送在他的手裏。”
楊堅重重的咳嗽幾聲,看著延裕說道:“楊延裕,朕有一件事情交給你去做,希望你能答應朕。”
延裕點了點頭說道:“請陛下吩咐。”
楊堅緩緩說道:“你一定要護的楊勇周全,讓他好好活下去,不然朕縱然死了,於心也會不安的。”
延裕點了點頭說道:“請陛下放心,微臣一定護的楊勇周全。”
就在這個時候,寢宮的大門忽然被人撞擊開,陽光從門外影射進來,照在楊堅的臉上,楊堅用手遮住眼睛,喃喃說道:“是太子來了嗎?”
手執寶劍的楊廣,頓時扔下寶劍衝到楊堅的榻前,一副孝子賢孫的模樣,哭泣著說道:“父皇你怎麽樣了……”
楊堅微微一笑,慈祥的撫摸著楊廣的臉龐說道:“父皇時日不多了,這大隋江山,日後就要靠你了,你一定要……”
楊堅這句話沒有說完,雙手就重重的落在了榻邊,楊廣看著楊堅這般樣子,當即哀嚎大哭道:“父皇,父皇,父皇……”
楊廣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楊堅並沒有廢除他太子之位的想法,這一切都不過是自己庸人自擾,擅自揣摩出來的。
延裕看著楊堅已經駕鶴歸西,內心裏自然是悲痛不已,自從自己因緣際會巧遇陛下之後,自己的前途一直是平步青雲,就算那次牽連到楊俊的謀殺案中,陛下也給自己留了後路,讓自己鎮守鹽川郡五年,陛下這樣保護自己的拳拳之心,延裕又如何不明白呢?
出了內宮的楊延裕,立馬命人給駐守在北門的雄闊海傳去一個口信,遇見廢太子楊勇,一定要派人將楊勇送到安全的地方,而最安全的地方隻有鹽川郡。
待的柳述與楊勇費勁坎坷,悄悄的來到仁壽宮北門時,雄闊海立刻將柳述帶到一處無人的院落中,隻聽雄闊海說道:“柳大人,仁壽宮已經被楊廣給拿下了,你趕緊帶著前太子楊勇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吧。”
柳述一愣有些震驚的說道:“陛下呢?”
雄闊海難掩苦色的說道:“陛下已經歸西了。”
聞聽此話,楊勇當即悲痛的哭喊道:“父皇呀……”
看著楊勇哀嚎大哭的樣子,雄闊海著急的說道:“現在不是悲痛的時候,楊廣的人馬,正在漫山遍野的搜尋你們的身影,所以你們趕緊從後山離開吧。”
柳述無助的說道:“天大地大,該何去何從呢?”
雄闊海看著楊勇著急說道:“你放心吧,將軍已經說了,太子殿下可以去鹽川郡,哪裏有李靖將軍和房玄齡刺史,他們會照顧你的。”
柳述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殿下就上路吧。”
在柳述的建議下,楊勇換了一身普通士兵的服飾,在漫天風塵中,駕馬向著鹽川郡奔去,柳述無比悲痛的站在城牆上,看著楊勇的身影一點一點的消失不見。
現在一切都已經結束了,陛下駕鶴歸去,這大隋朝的新主人將是楊廣無疑,矗立在秋風之中的柳述,暗暗的想著,如果昨夜自己馬不停蹄的將楊勇從內侍監帶到仁壽宮麵見陛下以後,那麽結果到底是什麽?
隻是這人世間何來那麽多假如,何來那麽多如果呢?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這一切,早已經是上天注定好了的,任憑你怎麽改變都改變不了,你能改變的隻是讓自己的心不那麽痛而已。
仁壽三年九月,整個大隋朝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沉痛在無限的悲痛之中,楊堅的駕鶴歸西,使得長安城陷入到了一片沉寂之中,往日繁華無比的酒肆,青樓等等地方,都陷入到了無比安寧之中,再也沒有以前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的情景。
按照《周禮》所言,皇帝去世之後,新皇就會登基為帝,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是楊廣卻以楊堅去世,心情悲痛為由,拒絕立即登基為帝,反而親自率領自己的皇子們日夜守在楊堅靈柩前,守靈九九八十一天最後的幾天,楊堅的陵寢,終於在楊素日以繼日的催促下建造完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