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旁擊側敲
聞聽延裕竟然邀請自己二人前去觀賞風景,魏征與徐茂公彼此看了一眼,隻聽徐茂公抱拳說道:“楊將軍邀請,在下不勝榮幸。”
延裕當即將虎雀刀扔給裴元慶說道:“帶領將士們回營,本帥去去就來。”
裴元慶看著延裕要與敵軍兩人去那邊欣賞風景,唯恐有什麽不測,便有些擔憂的說道:“大哥,要不俺陪著你吧。”
延裕笑了笑,揮揮手說道:“好了,你去吧,無妨的。”
待得延裕駕馬來到這高地後,看著漫山遍野的青草樹木,腳下一條大河滾滾向東而去,微風輕柔的吹拂著,這般壯麗的山河,何其壯觀。
聞聽一陣腳步聲傳來,延裕當即轉過身,看著魏征與徐茂公走了上來,邀請二人坐在了青石之上,隻聽徐茂公說道:“久聞楊將軍大名,沒想到竟然在戰場上遇見了,實在令人有些意想不到。”
延裕輕輕笑了笑說道:“在下對於二位之名,亦是仰慕許久呀。”
魏征一愣,有些疑慮的問道:“楊將軍之前聽說過老道的名字?”
延裕緩緩說道:“玄成兄乃魏州曲城人氏,少年孤貧,一味的愛好就是讀書,莫說什麽諸子百家,天文地理,韜略兵法,無不精熟,就連詩詞歌賦卻也略通一二,素有大誌,然而自歎生不逢時,隱居華山做了道士,後來恰逢尤俊達在瓦崗寨聚義,你便來到了瓦崗寨,準備圖謀一番大事。”
聞聽延裕準確無誤地說出自己以前的事跡,魏征震驚的站了起來說道:“你緣何知道在下這些事情呢?”
延裕微微一笑並不說話,反而轉身看著徐茂公說道:“徐兄曹州離狐人,家中富貴,卻樂善好施,經常救濟貧苦百姓,徐兄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精通五行八卦,懂得行軍布陣,與魏征一樣,想著做一番大事業,這才散盡家財,投奔瓦崗寨。”
原本對於延裕說出魏老道以前的事跡,徐茂公就有些震驚,而此時聞聽延裕說出自己的往事,徐茂公同樣震驚不已的站了起來,不解的說道:“楊將軍竟然將我們二人的過去打探的這般清楚。”
延裕輕輕一笑說道:“本帥知道二位都不是一般人,乃是胸懷大誌,胸懷天下之人,卻不知道二位如何看待如今這個天下?”
魏征聞聽延裕問出這番話,當即有些意想不到的看了一眼徐茂公,隻聽徐茂公緩緩說道:“文帝輕徭薄賦,各項舉措深得人心,自從楊廣登基為帝後,征發百萬男女建造東都,導致民怨沸騰,長此以往的話,這個天下恐怕又要重歸亂世了。”
延裕聞聽這番話,非常佩服徐茂公這雙銳利的眼睛和近乎妖孽般的智慧,隻聽魏征說道:“不知道楊將軍將我等二人喚到這裏,所為何事?”
延裕擺擺手說道:“別無他事,眼下本將軍奉陛下旨意率領二十萬大軍前來征討瓦崗,臨走之前陛下說了,不管花費多大的阻力,一定要拿下瓦崗寨,所以在下就是想問問二位,假入你們這次你們將我也擊敗了,能不能擊敗朝廷第三次,或者第四次的圍剿。”
魏征聞聽此話,當即有些意想不到,他萬萬沒有想到朝廷竟然對瓦崗寨占山為王這件事這般在乎,原本以為瓦崗寨眾人不過就是打劫過往商客,朝廷不會在意,現在看來朝廷是下了血本來征討瓦崗的。
魏征無奈的說道:“盡管瓦崗寨現在有一萬多人,占據有利地勢,但是也經不起朝廷連番征討。”
徐茂公倒是義憤填膺地說道:“如果朝廷連番征討,我們倒不如直接進攻附近州縣,占據城池,邀請那些被朝廷壓迫的百姓造反,隻要我們造反成功,我相信河南郡那些被朝廷奴役的百姓,一定不會心甘情願被人驅使建造東都的。”
延裕聞聽徐茂公竟然有這般大膽的想法,當即無奈的說道:“天下大勢如今依舊在朝廷這邊,徐軍師認為朝廷對謀反作亂的百姓或者是群雄沒有辦法嗎?”
徐茂公頓時啞口無言,延裕繼續說道:“現在瓦崗寨隻有兩條路可走,其一我奏請陛下進行詔安,其二被本將軍剿滅,或許你們認為本將軍一番話是大言不慚,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對付瓦崗寨我有幾百種辦法,可以讓你們滅亡。”
徐茂公有些不悅的說道:“楊將軍是不是有些托大了,靠山王楊林,帶領三十萬大軍都敗在我們瓦崗軍的手裏,難道楊將軍僅憑二十萬大軍就可以滅了我瓦崗不成。”
延裕微微一笑說道:“想當初本帥憑借三萬不到的人馬就抵抗住了突厥十萬大軍,最後依靠我師傅魚俱羅三萬兵馬與我手下三千兵馬,就將突厥人打的一敗塗地,落荒而逃,徐軍師還認為我是在和你們開玩笑嗎?或者說徐軍師認為你們瓦崗寨將士比突厥人更加的凶殘。”
徐茂公頓時啞口無言,憑借瓦崗寨這一萬多人斷然不是楊延裕這二十萬大軍的對手,不過即便明知道不是楊延裕的對手,自己還是要放手搏一搏的,決不能放手投降或是詔安,畢竟瓦崗寨的未來不可限量。
再者而言,瓦崗寨聚集了眾多武藝高強的英雄好漢,在加上有自己和魏征出謀劃策,瓦崗寨的未來說不定會取得更高的成就。
不等徐茂公說話,魏征爽朗的笑了笑說道:“瓦崗寨之所以逐漸的壯大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楊將軍提出來的詔安一事,我們回去後自然會與眾位英雄好好商議一番,如果可行的話,我們會及時將消息告知楊將軍。”
延裕緩緩站了起來抱拳說道:“請二位仔細斟酌一番,瓦崗寨的未來到底能走到什麽地步,就靠二位了。”
魏征與徐茂公抱拳說道:“將軍好走。”
延裕看著二人歎了一口氣說道:“對於二位我是欽佩的,如果那一天走投無路的話,我楊延裕的大門隨時為兩位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