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三章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盯著衛央的人可不少,他最近都在幹什麼有太多的關注。
昨日,衛央眼看著要落雪,遂出大內去已經滿城救回的上百兒童暫且居住之處看了一回,王心如辦事很妥當,她沒有先徵用寺廟道觀,在城內尋了一家醫館,仿照西軍宿舍的類型搭建起雙層木床來,又安排了錦衣衛新招的會做飯的女子就近照顧,孩子們生活的不能算不錯,但溫暖有了保障。
衛央很高興,又去找了一下聶紫衣,她那邊的工作也很順利開展著,全京師的名妓都被投入了錦衣衛詔獄后,站在後面的吸血鬼一個也沒敢冒頭,正便宜了這個膽大的女子,她帶著廠衛兩個女子騎偵隊四面出擊,在各青樓的左右前後全部布置了據點,據點大部分是空的,正好可以把楊廷和招收的流民收容進去,一批老弱孤寡住下之後,已經在郊外建立起軍營的青壯們訓練起來也有了力氣。
這一來一去便是一天工夫,早上出城之時還沒有人關注衛央,到他黃昏時分進城,竟錯愕地發現,似乎不少士子名流在高談闊論這些事情。
他親耳聽到有人在酒樓里,一邊吟誦著「燕山雪片大如席」,一邊哀嘆「民生之多艱」,可奇怪的是這些人似乎是故意在他去大內的路上的酒樓唱和。
神經病?
「你哪裡知道這些文人的臭毛病,一個個矜持自以為是聖人門徒,美其名曰為風骨,他們哪,這是在給你演戲。」陪同的襄陽一笑,告誡道,「他們既想引起你這個權臣的主意,又不想顯得太近乎,你可別覺著誰有才就把誰順手提一把,真正有才的人,這個時候是不會假惺惺的穿著棉衣,烤著炭火,吃著熱酒,嘴裡長嘆一聲老百姓過的可真不容易。」
那是。
衛央想起王守仁推薦的人,那個湯子龍就很不錯。
既沒參與這種無聊透頂的聚會也沒嘴上喊著老百姓多麼可憐,人家是實實在在踏踏實實走遍京師做民情調查的人。
「年後,大概這個人會成為新的稅收要員,到時候就看他能否擋得住那麼多人的收買威逼,楊凌到京師后,與此人配合的好,皇帝的這幾年就能過的還可以,」衛央一笑道,「讓他們繼續清高去吧,不必理睬。」
哪想到,他才到宮門,迎面竟有幾個面生的文官匆匆而出,似乎剛下班,但他們跑作甚麼去了?
衛央本沒理睬,可人家遠遠拱手叫一聲「大將軍」,態度還算客氣,這就讓衛央奇怪了。
對此,老皇帝看得很透。
「朕也沒想過,一個翰林院學士就能把這些人給釣起來,方才你見到的是哪幾個侍讀學士,他們的目標是學士,是禮部尚書,至於你進門見到的那些文人么,他們自然還沒機會面對面和你交往,所以,你救濟流民與兒童,被他們輕飄飄寫首詩,或者找幾句酸文稱讚一下,這在人家看來就是給你最大的面子了。」老皇帝教導道,「可別上他們的大當啊,這些人壞著呢,今日能為了位子討好你,明日就可以寫文章斥責你,不要理睬他們。」
衛央恍然大悟,文人一貫的玩兒法么。
「真要是有心,早就該去看一看那些可憐的孩子了,黑面饃饃,當寶貝似的還要珍藏,一身新衣服捨不得穿,寧肯在大雪天里凍著,陛下,這些孩子里,將來必定出人才。」衛央極力推薦,「關注那些酸溜溜的蠢貨,倒不如多關心一下國朝的未來。」
老皇帝很贊同。
「汪直晌午送來的調查報告說得很好,這些孩子,他們很不幸,也很僥倖,有你們的幫助,他們是可以比一般人假的小孩更早的接觸教育的。」老皇帝嚴厲叮囑,「對付文人,千萬別心軟,尤其那些個以老鄉的名義找上門的。」
他們找上門才是真作死。
「明日歇息一天,年前的大朝你們得參加,空的這幾天,朕倒要看看諸王群臣貴勛都在搞什麼鬼名堂,搞不好,朕要定他們一個不敬太祖太宗的罪名。」老皇帝伸個懶腰道,「歇息吧,長期的拉鋸戰才剛剛開始。」
此事王九思上值前才得知,他消息靈通,心裡也惦記著好友康海的前途,這才匆匆來找他計較,康海一時心中焦躁,遂再門外等李夢陽。
「原來是這樣的。」李夢陽聽完,心中急切,連忙道,「王九思有沒有說是哪些人?」
「那倒沒有,不過,咱們昨天光顧著說話,沒發現有人請假,這些人,跑的可真夠快的,」康海跺腳道,「怎麼辦?我們要不要……」
李夢陽依舊還在猶豫。
他吞吞吐吐道:「可咱們怎麼找人家?秦國公位高權重,如今又住在大內,連閣老也未必能經常見到,咱們上哪裡去找人家?」
「這倒有人相助,我們有個老鄉就在大內當值,此人狡黠,但也有一片赤忱,前些日子擔任城門太監的時候還打過招呼,」康海面頰通紅,心中雖不齒,此事也顧不得那麼多,只道,「陛下返京之後,此人被調回了大內,懷恩前日整頓內廷,趕走了一批老內侍,此人得了個便宜,拿到了鐘鼓司掌院,算得上在內廷頗有權勢,我看他見我等老鄉著實熱情,此事應當能為我們奔走一二。」
找一個內侍?
李夢陽眉頭大皺,這不是丟人現眼么?
「我們既不送,他也不敢收,有什麼丟人?難道,那些投機的合該上前,你我繼續守著這個冷板凳不成?」康海道,「楊慎最近雖不在,但他只怕是果真如傳言中被秦國公點為《憲宗實錄》修編官了,咱們又不求拿到翰林侍讀學士的職位,倘若能在此事中有三分機會,那也是憑你我的本事攀升的路子,你說是不是?」
李夢陽猶豫再三難下決心,忽的有人說說笑笑而來,視之,是翰林院與他們差不多身份的人,眾人難掩酒氣,甚至還有人踉踉蹌蹌著,只看他們的面色,似乎早已得到了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的身份一般。
李夢陽一咬牙一跺腳:「成,此事我們一起來辦!」
康海心中不由鬆了一口氣。
李夢陽若說由他來辦,那肯定辦不成事。
但若說讓他康海去辦,他也不會再在此事上與這個人相交。
一起辦,這才說明此人既動心了,也願意和他共同進退。
那……
兩人並肩走進大門,不由都放下了沉甸甸的心理負擔。
總算有人陪著我一起做那種令人不齒之事!
「那個閹人……那老鄉叫什麼?」李夢陽順口一問。
康海道:「興平人,今名劉瑾。」
「劉瑾?」李夢陽點點頭,「我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