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幸福的生活
秀靈跟大寶結婚後一直生活得很幸福,這些年他們有了兩個孩子,老大是個帶把的,取名林愛軍,老二是個丫頭片子,取名林秋菊。
兄妹倆間隔還不到兩歲,所以算起來林大寶這頭老牛還是挺能折騰的,三年多的時間就讓陳秀靈給他生了兩個孩子。
分田到戶後林大寶就一心撲在了自家的田地裏,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心中的小康之花。秀靈的心思主要放在孩子們和家務上,盡心盡力的搞好後勤,用默默的奉獻和丈夫一起撐起這個來之不易的家。
由於家裏沒老人幫帶孩子,秀玲那些年實際上一點也不比林大寶輕鬆,既要照顧兩個孩子,又要一天到晚忙不停的做家務。每逢農忙的時候她還常常帶著孩子們去田裏地裏幫忙。
當然就算到了地裏田裏,兩個小寶貝因為還小也幫不了什麽忙。這時候秀靈就讓當哥哥的愛軍帶著當妹妹的秋菊在自家田坎邊的草地上玩耍。
往往這時大寶看著自己的一雙寶貝兒女,幹起活來就更帶勁,常常到天黑了兩口子才一個背著一個收工回家。
回到家後孩子都已經餓得肚子咕咕叫了。
愛軍倒是挺懂事的,像個小男子漢一樣餓了也不吵不鬧,乖乖的帶著妹妹在堂屋裏玩,一邊逗著妹妹玩一邊等著爸爸媽媽把飯菜做好。
秋菊就不同了,有時候餓得受不了了,不管哥哥怎樣逗她,她都是哇哇大哭鬧著要吃飯。
這時候林大寶就會跑去小賣部裏,先買些餅呀糖呀之類的回來讓兩個孩子墊墊肚子。
日子就這樣在忙忙碌碌中有滋有味的一天天過著,一轉眼兒子愛軍已經七歲了。
這時候的林大寶已是今非昔比,因為他在兩年前就已經當上了麻小村的村主任。
作為二寶爸和二寶媽的幹女兒,陳秀靈自然也是陳二寶的幹妹子。
其實不管是骨肉親情還是幹親,隻要常來常往,那就是越走越親。要是雙方不怎麽來往的話,就算是親爹親媽親兄弟親姐妹,隻怕最終也會慢慢的疏遠。
所以這些年來陳秀靈一直把二寶爸和二寶媽當作自己的親爹親娘來孝順,更是把二寶也當成了自己的親哥哥一樣。兩邊的來往甚至超過了陳秀靈和親娘家的來往。
因為親娘家畢竟在新同鎮,和麻小村的距離有幾十公裏的路程。幹爹幹娘家就不同了,麻小村和拉小村不過是八公裏的路程而已,而且連接兩個村子的那條路這些年早已經硬化成了水泥路,騎著自行車來回用不了多少時間,更何況林大寶又買了一輛正三輪摩托車,去幹爹幹娘家就更方便。
由於交通方便,秀靈每年都會帶著丈夫和孩子回新同鎮好幾次,特別是每年春節的大年初二,一定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
自從那年秀靈媽生病住院後,秀靈才真正知道林大寶才是她一生的依靠。
於是在慧珠和林大寶離婚後,她毫不猶豫的又回到了林大寶的身邊。
如此一來,當初她和父母的一絲隔閡也就煙消雲散了,新同鎮上從此再也沒有人說她什麽閑話。因為林大寶是個比她大十多歲的老光棍,長得又不怎麽樣,而陳秀靈不僅年輕漂亮,憑著她和陳二寶家的關係,再加上和楊成安一家的關係,在公社招待所轉正成為國家正式職工那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可她為了林大寶,寧願放棄多少人做夢都想得到的鐵飯碗,心甘情願的和林大寶回麻小村去做一個農民,憑這一點就感動了不少人,就連當初罵他罵得最毒的一些人,後來也都上門向她道歉了。
婚後的第一個春節,她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時候,整個新同生產隊都熱鬧起來。
那幾天有不少人上門來看望她,還有不少人請她和林大寶去家裏吃飯,招待他倆就像招待貴賓一樣。
從那以後她每年都要回去好幾次,不僅僅是去看望父母和家裏人,還常常去那裏走家串戶,和親朋好友們保持來往。
這一帶的孩子滿歲時是要辦滿歲酒的,男孩女孩都一樣。為愛軍辦滿歲酒的時候,楊成安老兩口和女兒女婿們一個不少的都來捧場。這還不算,整個麻小村的鄉親們也都來了。
更令陳秀靈感到有麵子的是,新同鎮那邊不僅他娘家人和親戚們都來,連隊裏的鄉親們也幾乎都來了。
那次為愛軍辦滿歲酒,陳秀靈和林大寶光是禮金就收了近兩千塊,那時候的兩千塊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普通農家辛苦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如此而已。
當然人來得多他們辦酒的花費也就多,但不管花費再大,過後一結算還是賺了不少。
後來到給秋菊辦滿歲酒的時候就更熱鬧了,因為那時候林大寶已經是麻小生產隊的隊長了。
至於林大寶和陳二寶的關係,說來還真有點意思。其實林大寶比陳二寶還大將近一歲,當初林大寶娶慧珠的時候,陳二寶見了慧珠就叫嫂子,自然見了林大寶也得叫聲大寶哥。
可當慧珠和林大寶離婚,秀靈又回到林大寶身邊後,他倆的關係就倒過來了。
因為秀靈是陳二寶的幹妹子,林大寶自然也應該依著秀靈叫陳二寶哥。
說實話倆人之間這種輩分上的變化,無論是林大寶還是陳二寶,打死也不會想到是這麽個結果。
再說陳秀靈家這邊吧,這些年的變化也是大得驚人。而變化最大的,就是陳秀靈的大哥陳誌民。
陳誌民落下殘疾多年,人到中年了還是光棍一條,這不僅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也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甚至成了一大家人的心病。
陳秀靈和林大寶結婚後,就開始考慮大哥誌民的事。她想幫大哥振作起來,讓他拋掉所有的自卑,昂起頭來堂堂正正的做人。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得把大哥的病治好,然後幫他找一個媳婦成一個家。
陳秀靈怎麽也沒想到,在她開始為大哥的事操心時,有一個人已經在開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