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靖武兵策
“掌薄大人,斂屍莊那幾個大兄弟對我很不錯,我不願意他們出點啥事,您不是說了我是孤煞非常的命格,處理死人不容易出事,我想幫我那幾個老大哥把死人給擋了,免得他們一大半年紀橫死。”
哎呦,掌薄聽完,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這張長生是好後生,雖然腦子不靈光嘴巴還笨,但是心還挺好的,這麽好的後生做這朝生夕死的斂屍匠真是委屈他了……
“掌薄大人,您要是不願意把武闈的死人給我,讓我幾個老大哥沒了命,我從今以後天天去殯葬司門口罵街!”
“……”
掌薄看著眼前傻裏傻氣的小結巴,不知道是哭還是笑,又被說盡好話,再加上吃了他一頓鹵煮火燒,正所謂拿人手軟吃人嘴短,他也有分派屍體的便利,也就隨了他的心願,點點頭答應下來。
“這幾天武闈的屍體,全都可以給你送過去。”
張長生嘴角勾動不易察覺的微笑,裝傻充愣了一陣子,終於爭取到有屍體分派權的掌薄支持了。
是的,從知道有武闈開科,張長生就在合計著怎麽把屍體拿到手,其他的做法隻是輔助而已。
斂屍匠卷手,張長生的目的始終是把武院出來的屍體縫好。
等殯葬司分派給他一兩個死人解解饞?
怎麽可能。
我全都要。
這武院,張老板今天包了。
他早就開始計劃,要把武闈開科打通關。
……
夜色如墨,十四號斂屍莊。
地上放了四具遺體,冷炕上還有一具。
大晚上的,屋裏放著五具遺體,周圍的氣溫濕寒粘人,仔細去感受後背發毛,讓人忍不住裹緊衣服。
張長生瞅著五具遺體,再冷心裏也高興得很。
這才武闈第一天就給了五具遺體,九天下來那得縫多少屍體啊。
也不枉他買的那幾碗鹵煮火燒,從殯葬司的掌薄這裏,得到了武闈開科所有屍體的獨家處理權。
這些遺體都能從斂屍卷拿到獎品,數量越多他的機會就越多,張長生呼吸著鋪子裏濃重的陰煞鬼氣,深深為它們著迷。
有屍體縫,那還要啥自行車兒啊!
話說回來,莊子裏有一人不縫二屍的規矩,眼下這裏足有五個死人,大概這就是所謂的陰盛陽衰。
好在張長生並不是一般斂屍匠,經過這些天默念宅經,補品滋養,張長生此時的功力至少有五十年了。
炁運周天,精氣充沛,跟周邊的宅邸形成吉像四鎮,氣息愈加旺盛。
張長生現在一個人的元氣,比好幾個膀大腰圓滿身橫肉的壯漢加起來還要充沛,以他現在的身段樣貌去街道晃蕩一圈,富家千金有錢太太指定前撲後擁打都打不走。
但是,在張長生看來,千金小姐和富婆對他沒什麽吸引力,他隻對死人感興趣。
三炷香燃盡,紙錢爆燃,帝鍾清響,張長生開始下手縫補。
斂屍卷浮現,一場場皮影戲唱起來。
天地秤砣不欺人,金木水火幺價錢。
屍體價值都在火字,斂屍卷獎品來了。
一部武學典籍,一部靖武兵策,一部道德經,一顆任督丹,一幅暗器索驥。
武學典籍大道至簡,但是看過以後讓人有所感悟,在身上藏功夫的同時做到心中有道義,如同站立在懸崖峭壁之上,每看一次,腳下就穩一寸,習武先修德之感愈加清晰。
張長生冥冥之中感受到一股文氣,想抓卻抓不住。
這文氣與他丹田炁鼎增長的“生機萬物”完全不同,而時一縷“儒武文氣”。
張長生陸續又多看了幾遍武學典籍,但是那股氣仍然琢磨不透,如指尖細沙,越是想抓就越是流失更更快,隻能把她暫時放在一邊。
這武學典籍跟陰陽鏟相同,都是永遠屬於他的技能,既然不著急消失,以後有時間再繼續研究也一樣。
張長生又拿起這本靖武兵策。
這獎勵來自一個老武夫,練了一輩子拳腳功夫,連妻兒都熬死了,一輩子寂寂無名,考了三十春秋,一次武舉人都沒有做過,都快瘋癲了,今晚在武院裏一邊在沙盤排布作戰法陣一邊掉眼淚,過來一個兵部大人看了他的沙盤,怪了句:“愚將。”
老武夫接受不了現實,血灑沙盤。
張長生修習完靖武兵策的全部知識,以武經七書為枝,孔孟真經做幹,騎射六藝,演武如神,忌紙上談兵,忌無端殺戮,遵循武聖天道,自當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整本靖武兵策看完,化作白霧滲入他毛細血管,張長生瞬間吸收萬千兵書知識,要是想賣弄,拿起筆就能把孫子兵法十三篇全部寫出,可是……你玩兵書,你玩兒它有啥用啊?
嘖嘖,張長生拍著後腦勺,這要是個武狀元有了這本領,肯定興奮得睡不著覺,關鍵是他不是武闈狀元,更沒有想給皇帝賣命,這對他來說還不如裹屍布重要。
好嘛,這是又多了個丟倉庫的本領。
張長生繼續拿起那本道德經,默寫一遍後,修得一身浩然正氣,習得禮儀廉恥仁義智信,甚至於出口成章,做到以德服人,才能待人以圓方律己。
這個獎品,張長生卻是喜歡的很。
華夏文明自古重道德,以德服人,德是比人的身份地位財富更重要的臉麵,代表人已擺脫低級趣味,展現君子俠客之美。
哪怕販夫走卒,如果一身浩然正氣,往往也能獲人敬佩賞識,讓人多敬仰你幾分,反之,任你會多少花拳繡腿,使得多少暗器損招,身佩多少絕世武器,隻要一身歪門邪道鮮廉寡恥,隻會讓所有人敬而遠之背後唾棄。
張長生前世雖然不是啥惡人,但也遠遠達不到俠義楷模的地步,如今一句句讀過江湖道德經,武道規矩明顯見漲。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江湖所有習武之人,在拜師學藝點香後,都會被恩師教導一句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術不比文賦詞藻,唇槍舌戰並不傷及身體,切磋武藝雖點到為止,卻仍然要分出勝負高低。
文人無德,最多口出惡言肆意謾罵,武人無德,必定耍橫好鬥,狠辣見血,有江湖正氣在心中,自然習武有道,切磋有度,手下留德,心中有數,宛然天下武人表率關二爺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