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無道誤道
蕭子申聽得眉頭暗皺,破戰諱,逐拓跋毓秀,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不過是帝九重與帥輕影罷了,自己隻不過與眾將一般聽命行事。
帝廷美這一來,好像這兩場戰役是自己指揮的似的。若真要功勞,也該是帝九重、帥輕影,何況自己也不在乎。
帝廷美見蕭子申仍沒有半點反應,瞟了石開一眼後,又坐下道:“蕭將軍,剛才本王早把你當作兄弟,可不是的場麵話,而是真心實意!現在本王也想聽蕭將軍一句實言,你覺得是現在的陛下好,還是魏王、秦王做了陛下好?”
帝九重、帝九詔沒做皇帝,可是整個下的有誌之士皆為之惋惜的,何況還是與帝廷義比,哪還有得比?
蕭子申自不怕傳出了話去,也不怕誰知曉,隻點頭道:“既然齊王問起,末將就實言來,正該是魏王、秦王二位殿下比當今陛下好!”著,眼珠一轉,嘿嘿續道:“當今陛下別與魏王、秦王二位殿下比,就是與……”話至此,隻把雙眼盯著帝廷美,隨後開懷一笑,就端起酒杯起身接道:“在下與眾位大人同敬齊王一杯!”
帝廷美見蕭子申直看著自己,已知那沒完之人是指的自己。雖按蕭子申的話意,自己比不鱗九重、帝九詔兄弟,但也是事實,隻要比過鱗廷義去,就萬事大吉,心一喜,就哈哈大笑著起身與眾人同飲。
飲罷,帝廷美突然將酒杯咚一聲頓在桌上,直嚇了剛坐下的蕭子申一跳,還以為是動手的信號,見四周沒有動靜,石開也自然,才鬆了一口氣。這一驚嚇,蕭子申已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帝廷美咬牙切齒道:“蕭將軍、石將軍、眾位大人,本王之前得知了一件怒人怨的大事,不吐不快,今日就當著蕭將軍之麵與眾位大人知曉吧!”隨即看向蕭子申問道:“蕭將軍,你可知曉侯布此人?”
蕭子申沒想到帝廷美竟是要侯布,就點頭道:“回齊王,據末將所知,侯布乃大同路泰武關鎮守大將,不久之前棄關而去,使拓跋毓秀長驅直入,威脅到了大同路及京西、京畿的安全,也才有了代州、原州被圍及大同路之戰!”
帝廷美點頭道:“蕭將軍的不錯,但也隻知曉了世人所知曉的一半事實,卻不知那侯布身為鎮邊大將,為何要莫名其妙的棄關而逃,不僅置大趙百姓於不顧,也置家人族中於不顧,這豈非古怪!”
蕭子申聞言一震,這也是眾人猜測的地方,也有往帝廷義身上靠,難道……想著,就猛的抬頭看向帝廷美。
帝廷美對蕭子申微微點零頭,隨後歎了口氣,自懷裏摸出了一道沾滿鮮血的詔書,嘭一聲拍在桌上,喝道:“這是本王無意中得來的,事實的真相就在這詔書之中!”著,就緩緩推到了蕭子申麵前,續道:“眾位傳著瞧瞧吧,自知前因後果!”
蕭子申心裏已有猜測,早翻起了驚巨浪,忙顫抖著雙手打開詔書一看,果然是帝廷義下詔讓侯布棄關自走,朕自有主意,保叫你高升無虞!
蕭子申愣住的功夫,眾人已傳看完畢,隨後詔書傳了一圈,又傳回了坐下的帝廷美手鄭
帝廷美手拿詔書,隻揚著道:“據侯布受詔棄關後,又覺得陛下吩咐內侍強取走詔書不妥,所以就去追了回來,這詔書就如此流了出來。也幸好這侯布聰明,多留了一個心眼,否則他就有冤無處訴,他枉死的家人族人也有怨無處訴,這也將成為我大趙大的冤案。可歎有些人狼心狗肺,利用完了侯布,竟派人去誅殺了侯布滿門,這血淋淋的無恥無良無德之事,我們還要任其再演下去嗎?”完,又是拍案而起。
蕭子申再也無法平靜,隻歎這帝廷義無智,也歎侯布無智,更歎侯布可憐。
帝廷義竟然讓內侍宣詔完後強索,這稍有見識之人都會發覺古怪,何況侯布能鎮守邊關重鎮,心智豈是普通?若帝廷義派高手去偷搶,或許侯布還不會多想。
而侯布無智,既非是不清楚帝廷義的心性,也非是不清楚詔書強取的不妥,而是不該對帝廷義的承諾抱有一絲幻想。他也不想想,就算沒有帝九重、帝九詔,帝廷義能完全做主,又怎麽可能讓一個棄關引賊的守將高升,這豈非公告下自己有鬼!
侯布之所以沒有想過去安排家人,怕也是認為就算帝廷義失信,應也不會將事做絕吧,否則就不怕自己將他醜陋的一麵公告下?卻沒想到帝廷義果然就如此絕!
不久前侯布入京,帝廷美手中的帶血詔書哪裏來的,已是不言而喻。蕭子申又偷偷的看了一眼帝廷美,看來侯布的下落,還要落在他身上,自己回去後,立馬就去告訴二位殿下。
又聽帝廷美道:“那侯布也沒有把奪回詔書當回事,隻滿心歡喜的帶著親信偷偷去正定路的刑州見陛下,欲討承諾,誰知等著他的卻是一場殺局。侯布親信兵將幾乎死盡,隻帶著十數人浴血奮戰脫出了殺陣逃出。這時的侯布才知上了陛下的大當,就擔心起了家鄉父母妻兒與親人族人,急忙連夜趕回,誰知等著他的卻是滿門被誅,府邸大火驚,已沒有了半個活口,已是晚了一步!”
蕭子申吐了口粗氣,看來自己與東宮元化入京時遇到的侯布,怕就是回了家鄉後的侯布。
侯布知道帝廷義已容不下他,何況又是生死血仇。而帝九重、帝九詔兄弟處他也不敢去,就算他棄關情有可原,終是不識大體,禍害大趙,把疆土、將士、百姓、將心當作了兒戲。就算帝九重兄弟饒了他性命,他也沒有了出頭之日,更遑論一家血仇!
如此算來,除了去投奔魏國以外,就隻剩下了一心想當皇帝,現在也對帝九重兄弟不滿起來的帝廷美可以依靠,這怕就是侯布入京之意。
而魏國的慕容太後、計策衍等人都是看重品行的,怕不會接納侯布,不定還會被斬首,所以舍棄了。沒想到帝廷美可能真收留了他,也沒有出賣他,所以才得了詔書,知曉鱗廷義這老賊的無恥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