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貴妃及時趕到
趙樸前後無援,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便又求著趙巧雲,想要讓她原諒自己,但是這趙巧雲哪裏是省油的燈,傷了她還想全身而退,獨善其身,恐怕趙巧雲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父皇,女兒還有一事想要告知父皇。”不等趙巧雲開口罵趙樸,趙靈君就先站了出來向宋徽宗福身道。
“講!”宋徽宗此刻倒是有耐心去聽這幾個人講話了,畢竟這件事是一定要處理的,所以宋徽宗倒是也耐得下性子。
“父皇您可還記得太子殿下溺亡的事情,其實那件事就算沒有人說,父皇您也應該能看得出來事有蹊蹺,而這件事,其實真的另有隱情。”
其實宋徽宗確實是知道這件事的,因為憑借宋徽宗對沈貴妃的了解,她絕對不是那種無中生有的人,所以既然沈貴妃來求他了,那麽這件事一定是有問題。
隻不過宋徽宗是個活在當下的人,死了的人也就死了,為他討回公道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必要,還要耗費自己的腦力體力,隻要是不危害到自己的性命也就罷了。
然而趙靈君又再一次提到了這件事,既然她提了,那自己也去聽聽,如果能一切解決了,那就再好不過了。
“難道香雲你知道這其中的隱情?”
“回父皇,女兒的貼身婢女燭慧曾經看到過趙樸出入太子殿下溺亡的地方,也就是西邊的那個池塘。”
趙靈君知道她的機會來了,宋徽宗這個時候正處在氣頭上,就算是趙靈君不將這件事說出來,那趙樸這次的罪過也是逃不了的,她添的這一把火就是為了讓趙樸再也翻不過身來。
“而且仵作早就驗過太子殿下的屍體了,死亡的時間與燭慧撞見趙樸的時間正好一致,燭慧身為女兒的貼身婢女,見到這麽大的事兒,一定會向女兒如實稟告。”趙靈君斜了趙樸一眼繼續說道,“因此,最早知道這件事情的就隻有女兒和燭慧。”
“那你怎麽不早來稟報朕!”宋徽宗聽到趙靈君這樣說吃驚得很,畢竟之前也隻是沈貴妃來求他,他並不知道還有這樣的事情,但是轉念一想,那段時間趙靈君正被自己關在了天牢裏,哪裏會有機會來告訴他呢?
想到這裏,宋徽宗臉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了,便揮了揮手讓趙靈君繼續:“你接著說!”
“是,父皇,在那之後,女兒掌握了趙樸的把柄,因此趙樸一直想要找機會置女兒於死地,因此,便聯合了蔡京偽造了那封來自金國的信件,隻是為了將女兒定罪之後殺人滅口。”
趙靈君這個時候還不忘要將蔡京帶上,畢竟打到一個是一個稍微帶上說不定這次能將這兩個人一網打盡。
“女兒從來都沒有埋怨過父皇將女兒打入天牢,父皇您隻是被奸人蒙住了雙眼,所以沒能在第一時間將事情查探清楚。”
趙靈君此時絕對不能將宋徽宗治她的罪的事情說成是他自己的過錯,畢竟宋徽宗是個愛麵子的人,哪裏能受得了女兒說自己昏庸呢?
“但是這件事也讓女兒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論是誰犯了罪,父皇您都一定會秉公處理,大公無私,絕對不會因為是父皇您的兒女您就心軟,這才是一個明君應該做的事情。”
雖然這件事在某種意義上最大的罪魁禍首就是宋徽宗,因為旨意是他下的,他是直接能決定趙靈君生死的人,但是趙靈君卻巧妙地將這件事情換了個角度,反而是將宋徽宗誇了一通。
聽著趙靈君這麽說,那宋徽宗心裏是相當得意了,畢竟剛才宋徽宗還覺得自己將趙靈君打入天牢有失偏頗,可是趙靈君不光不怨恨自己,反而是讚揚了自己,誰都愛聽好話,宋徽宗當然是高興得很了。
“香雲你說得對,既然犯了罪那就一定要認罪伏法,絕對不能讓罪人逍遙法外。”
宋徽宗接過了趙靈君的話,表達出了自己對待這件事情的嚴肅程度,也算是給趙靈君吃了一顆定心丸。
“而且女兒還在天牢之時,燭慧在宮裏十分危險,多虧了沈貴妃一直幫襯著,將燭慧留在自己的寢宮中一直保護著她,不然女兒出天牢後都可能要幫燭慧收屍了。”
趙靈君還是很知恩圖報的,何況趙靈君說的這也是事實,沈貴妃也算是個有情有義之人,兩人這是互相幫助,趙靈君在這種情況下提到沈貴妃,也是為了讓宋徽宗體會到這件事情的真實可靠。
“香雲你說的對,沈貴妃向來心善,一定不會故意陷害別人的。”
宋徽宗越想越覺得趙靈君說的話十分有道理,每一件事都能完美的解釋,而且也能夠將趙樸的罪行全部揭露,宋徽宗覺得很好,起碼不用他再去費腦子了。
“皇上,沈貴妃求見。”
宋徽宗正思考著如何解決這件事,門外的守門太監就來通報了,宋徽宗立馬揮手讓沈貴妃進來。
“皇上,這次您可萬萬不能再敷衍臣妾了!”沈貴妃高聲喊著踏了進來,跪在了宋徽宗的麵前,有些埋怨的說道。
宋徽宗知道沈貴妃這是在怪自己沒有明察太子溺亡的事情,但是的確是自己錯了,沒能給沈貴妃一個交代,所以宋徽宗心中還是有些愧疚的,便答應著沈貴妃。
“愛妃大可放心,朕這就替你主持公道,絕對不會再讓罪人逍遙法外了!”宋徽宗伸手抬了抬,示意沈貴妃起身,“愛妃快起來,莫要再跪著了。”
“謝皇上。”沈貴妃聲音哽咽地站了起來,“皇上,您可一定要為我們的兒子討回公道啊!”
其實這沈貴妃能這麽快前來幫助趙靈君共同指證趙樸,還要多虧了燭慧,趙靈君在拖著趙巧雲從禦花園出來的時候就安排了燭慧趕快去報告沈貴妃,讓她前來幫忙,挑個合適的時機麵見皇上指證趙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