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靈君出招
剛剛一趕到皇宮,趙靈君就又聽到了宋國失守的消息,不單單是青州,就連永州,懷州都已經被金國給攻下了。
趙靈君這才知道,原來青州失守隻是一個開始,金國的目的遠不止一個州一個縣,金國要的,是整個大宋。
趙靈君不禁覺得有些心慌,在外人看來國力強盛的大宋國其實就是一個空殼子而已,金國沒有進攻之前宋國還可以假裝一下,但是金國一旦進攻了大宋國,那麽一定會發現大宋國是有多麽的不堪一擊,多麽的外強中幹。
特別是攻下青州的時候,由於大宋國的士兵都沒有準備,也沒有部署好防禦措施,因此當金國士兵已經攻到城下的時候,宋國的士兵當場就嚇傻了。
就連守城的將領也都不在現場,沒有能時時刻刻做好準備提防別國進犯,反倒是在家裏吃香的喝辣的,不然就是在一些風塵之地享福作樂,絲毫沒有作為領導者的責任感,不懂得怎麽去保護城裏的百姓,履行好自己的責任。
這些將領們因為長時間的不去帶兵打仗,對戰場上一些新式的策略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何談怎樣去破解它呢?再加上每天花天酒地,貪圖享樂,舉個東西,穿個衣服都嫌累手,怎麽可能再去戰場上拿起武器拚殺呢?
因此,當金國士兵的刀劍已經架上了這些人的脖子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城池已經被金國攻下了,自己也已經成為了金國拿來對抗宋國的俘虜。
這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淒涼啊!金國士兵就好像進入無人之境一般,不損傷一兵一卒,不耗費一絲一毫的氣力就能穩穩的將城池攻下,宋國與金國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兒,而是隔了十年,二十年後的努力成果,因此,宋國在金國麵前就像螞蟻一樣不堪一擊。
青州沒有準備,那永州,懷州得到消息後總該有所防備了吧!
但是更讓人覺得心寒的是,當永州,懷州的將領們得到這個消息後,最先想到的不是怎樣趕快集結士兵做好準備,而是怎樣先把自己的家人安排好,甚至還有不少人收拾好了行李,隨時準備去逃亡。
但是他們難道就沒有想到嗎?他們可就是守護這城池的士兵啊!這整個城裏的百姓都需要他們來保護啊!如果他們就這樣逃跑了,那麽城池要怎麽辦?難道要讓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們舉起鋤頭,舉起菜刀來和兵強馬壯的金國士兵抗衡嗎?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麽就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滿城殘屍,血流成河。
當孩子們看見自己的爹娘為了保護自己死在孩子麵前時,那孩子們將會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啊!那恐怕會給他們的一生都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可是那有能怎麽樣呢?整個宋國從上到下,一個個的都貪圖享樂,從來不去真正的想想怎麽樣去讓百姓們的生活富足起來,怎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他們想的是,如何剝削他們,如何榨盡他們的最後一滴血,這樣一來,還有哪個百姓的心裏會向著宋國呢?
甚至還有不少的百姓認為宋國早就該被金國給占領了,在金國士兵來之前他們就一直做好準備舉手投降了。
不論是金國還是宋國執政,百姓始終都是百姓,隻不過是換了一批領導者罷了,對於百姓們來說又有什麽分別呢?恐怕宋國政權被推翻也是民心所向吧!
趙靈君知道自己一定要做點兒什麽,哪怕宋國的士兵再怎麽孱弱,趙靈君也要盡力去守護這一方水土,一方百姓。
“磐凜,你幫我個忙,一會兒我寫封信,你去幫我交給李大人。”
一路快步回到寢宮後,趙靈君便一刻不敢耽擱,招呼燭慧拿出筆墨,研好墨後,趙靈君的毛筆便在宣紙上飛快地書寫著,好像隻要她多節省一秒就能多救一個百姓,很快,趙靈君便洋洋灑灑地寫好了這封信。
似乎是燭慧研墨時加水太多,又或者是現在的趙靈君很是心急,墨跡久久不幹,趙靈君隻得拿起紙來,湊過臉去輕輕吹拂,想要讓墨跡盡快幹結,也好早點兒送到李茂手中。
實際上,整個過程都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隻不過是趙靈君太過焦急了,才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快到不等她反應,時間就已經從指縫中溜走了。
趙靈君在信中提到,現在大宋國的現狀很是讓人堪憂,如果再不想些措施去拯救的話,恐怕這大宋國的江山就要拱手送給金國了,因此,趙靈君在信中也提到了自己對於如何抗爭金國的方法。
趙靈君在金國呆過五年,這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五年足夠讓一個毛頭小子長大成為一個帶領千軍萬馬上場殺敵的將士,同時,五年也可以讓曾經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將軍們傷痕累累,再也無力提劍抗爭。
其實在這五年裏,趙靈君一直都在緊緊觀察著金國的一舉一動,身處金國,趙靈君既要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又要抓緊各種機會來找到金國的弱點,還要在大宋國有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以自己嬌弱的小身板去對抗群臣,隻為給宋國換來一方安寧。
雖然遠在金國,但是趙靈君也在時時刻刻關注著大宋國的動向,隻不過這些消息趙靈君隻能從金國人的嘴裏得到。
雖然通過金國了解宋國這看起來好像是有失偏頗,但是實際上,這卻是最能了解宋國的一個辦法了。
因為有些時候,敵人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所以他們要想盡辦法去探得宋國的策略,去揣摩人的想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了解了對方,才能在戰場上占據有利的地位,才能有更大的勝算。
宋國人才濟濟,也的確是不缺英勇無畏的將士的,趙靈君通過偷聽金國將領們的談話,隱約也能從他們的話語中體會到他們對宋國的畏懼,特別是有幾個將軍,在金國人口中出現的頻率相當的高,趙靈君便暗暗記下了這幾個名字。
回到宋國之後,趙靈君也曾經去調查過這幾個人,有不少還奮鬥在第一線,是大宋國的第一道屏障,時刻守護著大宋國的安全,還有幾個年紀稍大一些的,已經退居二線頤養天年了。
不過這些人雖然在體力上比不過那些年輕的將士,但是在戰場經驗上卻是無人能敵的,出謀劃策,排陣巧攻,這些方法可都是老將軍們的寶貝,但凡要拿出一個來,就能將敵軍打得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