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張楊之死
張遼、張楊與呂布同為並州軍出身,為昔日並州刺史丁原手下三大猛將。
如今的張楊與呂布已為割據一方的豪雄,看起來倒是張遼最不起眼。
輸人不輸陣,好在楊翦現在弄個官職還是挺容易的。
在張遼兵臨河內野王城下之時,朝廷進封張遼為平南將軍、徐晃為平北將軍、趙雲為平西將軍、高順為平東將軍,閻行與龐德為奮武、奮威將軍。
按照漢朝軍製,將軍封號有重號雜號之分,隻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為重號將軍,但到了此時的亂世,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將軍也成了重號將軍。
涼州與並州兩地,民風鄙樸、少禮文、好射獵,皆以產生驍勇善戰之士聞名天下,兩地騎兵更是威名赫赫,也正因為如此,一向為自命清高、儒禮傳家的關東士族所不容,這也是涼州與並州勢力在逐鹿中原的亂世中,先後傾覆的主要原因。
說回正題,張遼與張楊同為昔日並州丁原下麵三員猛將,在並州征伐匈奴烏桓等異族,鎮壓亂匪山賊,私交甚篤,如今刀兵相見,難免令人感慨。
張楊這個人雖然有不少缺點,貪財好色,愛慕虛名,但亂世之中還能忠於權威蕩然無存的皇帝,自是難得。
楊翦並不想與張楊真的兵戎相見,用張遼主持河內戰事,更希望兩人能坐下來敘敘舊日情誼,以德服人,讓張楊主動歸附。
楊翦也再次請到了詔書,派出了使者,求見張楊。
朝廷進封張楊為大司馬,入朝為官,舉家遷往長安城。
太守府內,張楊正長噓短歎,不知何往。
偏將楊醜、眭固沉默無言。
楊醜看著張楊,眼底閃過一絲無奈。
主公憂柔寡斷的性格,在這種重要的選擇麵前,再次表露無疑。
眭固再次勸道:“主公,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是戰是和,須早做決斷。”
張楊歎道:“戰,拿什麽戰?就靠我們現在這兩三萬餘人馬?上黨自顧不暇,沒有餘力救援。於扶羅死了,他弟弟廚泉與兒子劉豹忙於爭權,更沒空搭理我們。”
眭固看了楊醜一眼,說道:“要不,我們投袁紹去?以楊翦如今的實力,肯定不敢得罪他的,這樣河內自然就保全下來了。”
楊醜反對道:“投袁紹還不如投楊翦呢,至少名正言順。”
張楊更加煩惱,說道:“好了,你們先出去吧。容我再好好想想。”
眭固出了太守府,與楊醜作別而去。
楊醜看著眭固離去的背影,閃過一絲忌憚,臉色陰晴不定。
到了第二日,張遼請張楊城外相見的請求再次被張楊拒絕。
楊醜再次勸張楊歸附朝廷,張楊仍然猶豫,隻以言辭推脫。
到了入夜時分,楊醜突然帶領數百甲士衝入太守府中。
太守府百餘護衛措手不及,根本抵抗不住,很快便被斬殺於淨。
張楊困守屋內,被蜂湧而入的叛兵團團圍住,雖然憑個人武勇接連斬殺十餘人,但身未披甲,受創多處,流血過多,再也無力支撐。
張楊一臉絕望與不甘,問道:“為什麽?平日裏,我待你待將士們素來不薄,為什麽叛我?”
楊醜眼中的愧疚之意漸漸隱去,冷冷說道:“主公待下仁厚,昔日連背叛自己的人都能原諒。可惜你似乎忘了,你是並州出來的三虎之一,不是婆婆媽媽、婦人之仁的婦人。”
說完,再不遲疑,一刀斬下了張楊的首級。
楊醜提了張楊怒目圓睜、兀自在滴血的首級出了太府,在部下的簇擁下向著西門而去,準備開門向朝廷投降。
忽有人馬從前後湧來,將楊醜等人堵了個嚴實。
在他前麵,眭固披掛整齊,於戰馬之上,持矛對他怒目而視,一臉悲憤。
無話可說的兩人直接開幹,楊醜也算得上是張楊手下的虎將,但眭固本是黑山軍與於毒、白繞齊名的悍匪,雖然在東郡敗於曹操,歸附了張楊,單論個人戰力,本就在他之上。更何況此時挾恨出手,又是以多打少,楊醜部下很快便被屠戮,橫七豎八的倒了一地。
眭固手持長矛於馬上突刺,楊醜單手持刀,大為不利,眼見部眾接連倒下,死了個幹淨,心中慌亂,被眭固一矛刺穿了咽喉,仰天而倒,就此死去。
眭固將張楊首級迎回太守府,拚好入殮,召集張楊部屬,宣布了楊醜弑主罪行,眾人推眭固為首,出東門徑投袁紹去了。
張遼第二日發現野王城城牆不見守軍人影,派人探查,才知昨夜變故。
張遼派人飛報洛陽,自己率軍追趕眭固,一直追到淇河岸邊,對岸出現了袁紹軍隊的身影才停了下來,駐軍於淇河岸邊的朝歌。
張楊既死,徐晃趁勢攻取上黨,占據東麵太行山險關壺關,控扼邯鄲、魏郡、鄴城。
此後,徐晃與馬岱兵馬兩路北上,攻取晉陽,又用了將近兩月時間,驚晉陽與河東之間的匈奴人驅逐至晉陽以北。
至此,朝廷已據有關中關西,收複並州近半,同時出關東,據朝歌、武平、陳留、穎陽、潁川,宛如伸出了一隻拳頭,擊向中原大地。
楊翦暫止兵鋒,轉以安撫治理好新占之地為主。
在楊翦的建議下,朝廷下詔減免賦稅,鼓勵農耕,並大量征辟各地望族入朝或是在地方為官。
唯一遺憾的是,穎川荀氏在楊翦兵出關東之初,荀彧便將荀氏舉族東遷至鄄城。
但也不是全無收獲,汝穎多奇士,穎川除了荀氏,還是陳氏。
陳氏的底蘊遠不及荀氏,也不同於荀氏這種士大夫官僚世家。陳氏本是寒微之家,後來出了位名列“穎川四長”的人物陳寔,便是他,依靠自己非比尋常的品德,逐漸累積的聲望,成為漢末最有聲望的名士之一。其子陳紀、陳諶,亦是高名之士,與其被時人並稱“三君”,加上八十三歲的罕見高齡,陳寔硬是憑一己之力,把陳氏從平民,拉到了一流士族的行列。
陳紀本在朝中為官,楊翦特意將他少有才名的兒子陳群請到了自己身邊作了主簿。